题名

保護性服務社會工作者工作困境之研究-以台北縣家暴中心疑似性侵害案為例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Social Workers' Dilemma on Protective Social Services-The Case of Sex Offense Reported in Taipei County

DOI

10.29814/TSW.200507.0004

作者

沈慶鴻

关键词

保護性服務 ; 家庭暴力 ; 專業困境 ; protective social service ; domestic violence ; professional dilemma

期刊名称

臺灣社會工作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5 / 07 / 01)

页次

112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為了呈現保護性服務工作者專業工作的工作困境,本研究以2002年底爭議最大、影響最廣的台北縣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疑似性侵害案件的討論做引言,了解從事保護性服務社會工作者之工作困境和決策依據;本研究運用非結構之焦點團體訪談法,針對國內八縣市家暴中心之社會工作者共29位、舉辦8次的焦點團體訪談;研究發現「北縣案例」不僅形成了各縣市保護性工作者的集體創傷經驗,也對他們的工作士氣、工作態度和組織關係,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而在保護性議題的特殊性下,亦使得受訪者形成了多樣的決策型態。

英文摘要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dilemma in the protective services the study began with the controversial child sex offense case from the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center, Taipei county. The study used unstructured focus groups assembled by 29 social works from the domestic violence prevention centers in 8 cities to understand the professional dilemma and decision of protective social service workers. The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Taipei county case” not only has become a collective traumatic experience, but also impacted heavily on workers' moral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 The study also discovered various decision patterns among workers because of the uniqueness of protective social servic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Golding, P.,Franklin, B. (Eds.),Patton, N. (Eds.)(1991).Social Work, the Media and Public Relation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2. Howarth, V.,Franklin, B. (Eds.),Patton, N. (Eds.)(1991).Social Work, the Media and Public Relations.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3. Skidmore, R. A.,Milton G.,Thackeray, O.,Farley, W.,Smith, L. L.,Boyle, S. W.(2000).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MA:Allyn & Bacon.
  4.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02)。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福利業務報告。社區發展特刊
  5. 江季璇(2000)。從早產兒的生存權談社會工作倫理的落實。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會訊,36,9-10。
  6. 余漢儀(1998)。兒保過程中之社工決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8,81-116。
  7. 余漢儀(1999)。變調的兒童保護。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149-179。
  8. 李宗派(2002)。探討美國社會工作之教育政策與立案標準。社區發展季刊,99,126-141。
  9. 周月清(2000)。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10. 姚淑文(2001)。從各縣市家暴中心的運作談家暴法實施困境。女性電子報,86
  11. 胡慧嫈(1999)。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12. 翁毓秀(1994)。兒童虐待指標與處遇策略。學生輔導通訊,35,30-37。
  13.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2002)。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社會福利業務報告。社區發展特刊
  14. 許嘉倪(2001)。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15. 陳武宗(2002)。醫務社工面對保護工作之挑戰與因應。內政部兒童局:走出暴力創傷-兒童保護家暴目睹兒童個案處遇研討會
  16. 陳晉杰(2001)。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17. 曾華源、胡慧嫈(2002)。強化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品質-建構「價值與倫理課程」爲學校核心課程。社區發展季刊,99,73-83。
  18. 馮燕(1988)。生存權的捍衛-臺灣地區的棄兒保護。人口學刊,19,161-194。
  19. 黃源協(1997)。英國社會的源起與發展-台灣社會工作的借鏡與啓示。社區發展季刊,78,141-156。
  20. 黃鈺倫(2000)。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21. 楊玫瑩(1997)。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22. 萬育維、賴資雯(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爲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31。
  23. 廖秋芬(1996)。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24. 潘淑滿(1998)。臨床社會工作專業倫理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被引用次数
  1. 沈慶鴻(2009)。弱勢社工服務弱勢案主?!婚暴防治社會工作者實務困境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8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