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2010年亞運會優秀男子桌球選手比賽三段技術分析

并列篇名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staged Techniques Employed by the Excellent Male Players in 2010 Asian Game

DOI

10.6406/JNCKUPER.201110_43(2).0009

作者

沈啟賓;陳金海;侯淑玲;張富貴;陳敬能

关键词

亞運會 ; 桌球 ; 三段技術 ; the asian game ; table tennis ; three-staged techniques

期刊名称

成大體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43卷2期(2011 / 10 / 01)

页次

103 - 1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分析2010年亞運會優秀男子桌球選手比賽的三段技術指標,並探討桌球三段技術對成績表現的預測效果。本研究以參加亞運會桌球比賽的9位優秀男子選手為研究對象,蒐集其參加亞運會期間的桌球比賽為研究範圍,以桌球三段技術分析表為研究工具,使用觀察法將所得資料以桌球三段技術評估法、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法進行分析。根據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一、亞運會優秀男子桌球選手比賽三段技術指標的運用情形,在得分率方面:發球搶攻段為『不及格』指標、接發球搶攻段為『及格』指標、相持球段為『良好』指標,在使用率方面:發球搶攻段與接發球搶攻段為『及格』指標,而相持球段則為『不及格』指標。二、桌球三段技術中最能預測亞運會優秀男子桌球選手成績表現的是發球搶攻段得分率、接發球搶攻段得分率、相持球段得分率。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three-staged techniques employed by the excellent male players in 2010 Asian Game and to study the predictions on which the three-staged techniques was applied. The research targets are the 9 excellent male table tennis players who attended the 2010 Asian Game. The research scope includes those games in the Asian Game. The research tool is the three-staged techniques analysis chart an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method, the data collected are analyzed to authenticate the research assumption by three-part skill analysis in table tennis、stepwise regression.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As for the incidence for the three-staged techniques used by those excellent players in the Asian Game, the scoring rate: angle shot as ”failed” pointer, angle shot as ”pass” pointer, stalemate ball as ”good” pointer, in terms of usage: angle shot and angle shot segments for ”pass” pointer, while the ball was ”failing” pointer. 2. The best methods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cellent male players in the Asian Game by using the three-staged techniques are the scoring rate for the stage in serving the ball to attack, the scoring rate for the stage in receiving the serve to attack and the scoring rate for the standoff stag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Siedentop, D.(1983).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 E..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2. 孔祥智、張曉蓬(2001)。孔令輝─瓦爾德納爾技戰術比較分析。乒乓世界,99,32-33。
  3.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4. 田麥久(1997)。論運動訓練計畫。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5. 朱昌勇(1995)。1994年世界盃男子桌球錦標賽技術分析研究。政大體育,8,130。
  6. 余方亮、溫陽、殷俊(2009)。對王皓在第29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技戰術的研究。遼寧體育科技,31,1。
  7. 吳文嘉(2005)。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
  8. 吳煥群、李振彪(1990)。乒乓球運動員技術診斷方法的研究。乒乓世界,38,38-40。
  9. 李振彪(1991)。陳靜、李惠芬、焦志敏競技能力主要因素的診斷研究。體育學院學報,2,95-110。
  10. 沈啟賓(1988)。優秀桌球運動員技術分析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台北市:仰哲出版社。
  11. 沈啟賓(1996)。灰色系統理論在桌球運動員臨場比賽競技能力狀態診斷與目標設定運用之探討。台北市: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2. 周建軍、湯俊斌(2000)。在論大球對乒乓球技術、戰術的影響與對策。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6),136-139。
  13. 林松青、沈啟賓(1995)。1994年世界盃男子單打桌球錦標賽比賽綜合技術項目編製與比較分析研究。光武工商專科學校學報,20,287-335。
  14. 洪褀博(2008)。台北市,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15. 袁玉峰(2008)。雅典奧運會以來王皓、柳承敏動態實力比較。體育學刊,15(7),15-18。
  16. 張曉蓬(2004)。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17. 郭可雷、徐本力、龔健、張衛軍(2007)。2007年乒乓球男子世界盃柳承敏技戰術特點分析。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4(5),58-61。
  18. 郭明珍(2009)。世界優秀男子桌球運動員比賽技術分析比較研究。台北市:今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 陳健全(1999)。桌球運動技術分析。台灣省學校體育,51,50-56。
  20. 湯志賢(2003)。韓國乒乓球運動員柳承敏技戰術特徵研究。中國體育教練員,4,26-29。
  21. 黃振華(2009)。韓國優秀桌球運動員柳承敏的技戰術分析研究。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2. 黃淑燕(2004)。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23. 魯婷婷、閆振龍(2009)。第49屆世乒賽團體決賽直拍比賽的技戰術分析—兼談直拍進攻打法的發展趨勢。遼寧體育科技,31(1),40-49。
  24. 顏光男(2008)。台北市,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劉羿德、陳建彰、吳文郁(2017)。多球訓練在桌球教學與訓練運用之探討。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2,161-172。
  2. 王明月(2016)。桌球選手比賽臨場感與勝負結果之關係。大專體育學刊,18(3),221-233。
  3. 吳文郁(2012)。我國桌球青年好手洪子翔三段技術表現之分析。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2,97-114。
  4. 游鳳芸(2014)。奧運女子桌球選手單打技術分析探討-以2012年、2008年奧運為例。興大體育學刊,13,91-103。
  5. 詹貴惠、杜美華、王晨峰、王佩凡(2012)。以三段技術分析探討我國優秀少年男子桌球選手戰型打法。運動教練科學,26,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