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2012年奧運男子桌球選手比賽技戰術研究

并列篇名

Techniques and Tactics of Table Tennis Players in Men's Singles in the 2012 Olympic Games

DOI

10.6406/JNCKUPER.201304_45(1).0002

作者

施國森(Kuo-Sen Shih)

关键词

綜合技術 ; 發球搶攻 ; 奧運會 ; 桌球比賽 ; Complex Skill ; Serve-then-attack Tactics ; Olympic Games ;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s

期刊名称

成大體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45卷1期(2013 / 04 / 01)

页次

24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奧運會男子桌球選手比賽綜合技術的表現,以及戰術運用情形,並比較不同打法類型選手之主要綜合技術的戰術運用差異性,以作為教練擬定訓練計畫與比賽的參考。研究對象是2012年奧運各個國家代表參加桌球比賽的29 名男子選手,研究範圍則以這些選手所參加的31場賽程為主。研究工具包含影片觀察、桌球比賽綜合技術分析表與桌球發球搶攻戰術分析表。研究設計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先觀察研究所蒐集到的所有賽程,找出奧運會男子桌球選手比賽之主要綜合技術,第二階段再次觀察所有賽程以分析其主要的綜合技術所運用之戰術。資料分析中,影片觀察以描述性統計分析,桌球比賽綜合技術分析表與桌球發球搶攻戰術分析表則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法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各項統計考驗。研究結果如下:一、奧運會男子桌球選手比賽中最主要的綜合技術表現以發球搶攻階段得分率最能預測。二、奧運會男子桌球選手比賽發球搶攻階段的戰術運用以中間左後區最能預測。三、不同打法類型選手發球搶攻階段戰術運用差異比較:在發球旋轉及發球距離方面都未達顯著差異,在發球落點方面只有中間右中區達顯著差異,其中以削球型打法類型選手使用最多,左推右攻型打法類型選手使用最少。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erformance on integrated techniques in the Men's singles in the 2012 Olympic Games, to explore the players' tactics of applying their integrated techniques, as well a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actics among the player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can help coaches planning future training program and training table tennis players for future competitions. The subjects were 29 male table tennis athletes, who participating 31 games in the men's singles in the 2012 Olympic Games. The instruments of the method included video observation of the 31 games, Complex Skill Sheet and Serve-then-attack Tactics Sheet. The design of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to two phases: the researcher first observed the video of 31 games to identify major used integrated techniques in the Olympic Games men's singles, and then did it again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actics while the players demonstrating their complex skills. The analysis of the video observation was based on descriptive analysis, while the datum from Complex Skill Sheet and Serve-then-attack Tactics Sheet were using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ne-way ANOVA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follows: 1. In the Olympic Men's Single Table Tennis Players, the predicted result of the main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 the men's singles players was the game scoring rate aggress stage. 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erve-then-attack tactics could be best predicted in the middle of left rear area. 3. For players with different playing typ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ir serve rotation and driving distance. However, in Service Placemen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middle of the right in the district , which occurred mostly in the players who used ”chopper-type method”, while it occurring the least in the players who were using ”left to push the right offensive play metho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朱昌勇(2005)。我國優秀桌球選手三段技術、心理變項與成績表現之相關研究。北體學報,13,54-73。
    連結:
  2. 謝瑄容、郭明珍、陳金海、張富貴、侯淑玲(2010)。世界級男子桌球選手綜合技術之探討。長榮運動休閒學刊,4,34-43。
    連結:
  3. Siedentop, D.(1983).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oducation.New York: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4. Wu, X. W.,Zhang, Y. Q.(1993).Adaptability of table tennis players.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16(2),74-77.
  5. 孔祥智、張曉蓬(2001)。孔令輝─瓦爾德納爾技戰術比較分析。乒乓世界,99,32-33。
  6.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7. 田麥久(1997)。論運動訓練計畫。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8. 朱昌勇(1995)。1994 年世界盃男子桌球錦標賽技術分析研究。政大體育,8,130。
  9. 朱昌勇(1999)。1998 年世界盃女子桌球賽三段技術分析研究。大專體育,41,53-58。
  10. 余方亮、溫陽、殷俊(2009)。對王皓在第 29 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技戰術的研究。遼寧體育科技,31,1。
  11. 吳文嘉(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
  12. 李振彪(1991)。陳靜、李惠芬、焦志敏競技能力主要因素的診斷研究。體育學院學報,2,95-110。
  13. 沈啟賓(1992)。中油女子桌球代表隊綜合技術狀態診斷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台北市:仰哲出版社。
  14. 沈啟賓(1988)。優秀桌球運動員技術分析與成績表現預測之探討。台北市:仰哲出版社。
  15. 沈啟賓(1996)。灰色系統理論在桌球運動員臨場比賽競技能力狀態診斷與目標設定運用之探討。台北市:文笙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6. 林松青、沈啟賓(1995)。1994 年世界盃男子單打桌球錦標賽比賽綜合技術項目編製與比較分析研究。光武工商專科學校學報,20,287-335。
  17. 洪褀博(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18. 孫千嵐(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學系運動教練研究所。
  19. 袁玉峰(2008)。雅典奧運會以來王皓、柳承敏動態實力比較。體育學刊,15(7),15-18。
  20. 張勝彪(2003)。桌球新發球規則對不同技術風格的影響分析。鞍山師範學院學報,5(4),101-102。
  21. 張瑛秋(2006)。中國優秀青年乒乓球選手戰術特徵分析。中國體育科技,42(1),99-101。
  22. 張曉蓬(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23. 郭可雷、徐本力、龔健、張衛軍(2007)。2007 年乒乓球男子世界盃柳承敏技戰術特點分析。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4(5),58-61。
  24. 郭明珍(2009)。世界優秀男子桌球運動員比賽技術分析比較研究。台北市:今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5. 陳金海(2002)。1999 年世界級男子桌球選手綜合技術分析。長榮學報,6(1),149-162。
  26. 陳金海(2004)。無遮擋發球對桌球比賽技術之影響─以第六屆世界女子桌球錦標賽為例。長榮大學學報,8(1),63-71。
  27. 陳金海、侯淑玲(2001)。長榮女中桌球代表隊綜合技術之分析。長榮學報,5(2),107-119。
  28. 陳健全(1999)。桌球運動技術分析。台灣省學校體育,51,50-56。
  29. 湯志賢(2003)。韓國乒乓球運動員柳承敏技戰術特徵研究。中國體育教練員,2003(4),26-29。
  30. 黃振華(2009)。韓國優秀桌球運動員柳承敏的技戰術分析研究。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1. 黃淑燕(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32. 劉金香、陳麗波(2003)。論新規則對乒乓技術之影響。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8(3),64-66。
  33. 顏光男(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巿,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許吉越、翁文修、李坤哲、余信毅(2018)。高中桌球選手比賽技戰術分析。運動與遊憩研究,13(2),116-129。
  2. 王鈞逸(2022)。擰球技術對桌球競賽之影響。文化體育學刊,34,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