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八人制室內拔河比賽團隊動作形態探討

并列篇名

Motion Analysis of Indoor Tug of War Teams

DOI

10.6406/JNCKUPER.201404_46(1).0001

作者

葉明嘉(Ming-Chia Yeh);田詠惠(Yung-Hui Tien)

关键词

拔河 ; 八人制 ; 動作分析 ; tug of war ; eight people's ; motion analysis

期刊名称

成大體育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46卷1期(2014 / 04 / 01)

页次

1 - 1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拔河比賽在台灣盛行多時,然而此一運動已從多人參與、體重優勢,演變為今日的八人制拔河。經規則的擬定及修改,儼然成為具技術性的國際運動及比賽。目前許多研究針對八人制拔河比賽的啟動、進攻、防守等動作進行探討,也有學者著眼於訓練方面,但皆為片段式的研究分析。本文以實地拍攝及文獻收集的方式,就八人制室內拔河動作技術做分析,並以預備動作、啟動、進攻及防守三個動作分期分別討論,藉由統整此一運動的相關力學要素及技術特性,以供未來研究及訓練之用。

英文摘要

Tug of war games have long been popular in Taiwan. This sport, nevertheless, has been developed from an activity with multi-players and weight advantage into today's eight-puller tug of war competitions. With the formulation and amendment of the rules, tug of war has become a technical international sport and competition. There have been some researches on the actions of the start, offense, and defense of tug of war. Some other researchers focus on training of the players. These researches, however, are somewhat fragmentary. Though concentrating on field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movement techniques of tug of war, which includes preparation, starting and battle.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organize uni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raining.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潘 玉 龍 ( n.d. ): 八人制拔河運動科學基礎。2006 年6 月30 日, 取自http://sportweb.myweb.hinet.net/1.ppt
  2. 中華民國拔河運動協會(2002):國際拔河比賽規則(Rules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台北市:作者。
  3. 王峰偉(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4. 江玉棻、許影由(2002)。拔河運動不同啟動步之探討。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2002年會,台灣:
  5. 林淑親、林耀豐、涂瑞洪(2007)。國小學童室內八人制拔河運動指導法初探。屏師體育,11,231-238。
  6. 金良遠、高明峰(2003)。拔河不同握繩姿勢對拉力的影響。2003 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
  7. 翁梓林、謝志鍵、黎孝雅、林武成、蔡宗恩(2003)。八人制拔河不同坐姿起身之生物力學分析。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2003年會,台灣:
  8. 涂瑞洪(1998)。拔河之源由及基本力學概念。學校體育,38,52-59。
  9. 許樹淵(1997)。運動生物力學。台北市:合記出版社。
  10. 郭昇(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11. 陳志忠(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12. 黃家耀(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13. 楊萬娟、單文建(2006)。拔河源自楚地考據。江漢考古,2006(2),62-67。
  14. 劉于詮、陳祥慈、楊素冠(2007)。拔河動作之關節角度和傾斜角度分析-不同等級選手之個案比較。兩岸體育與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15. 蔡宗恩、翁梓林、謝志鍵、黎孝雅、林武成(2003)。拔河坐地後起身動作之肌電圖特徵分析。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2003年會,台灣:
  16. 黎孝雅(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17. 鐘民儒(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被引用次数
  1. 蔡琪揚,陳建文,張建邦,林子揚(2022)。世界室內拔河錦標賽技術、戰術與犯規形態分析-以男子560公斤級前六強為例。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8,6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