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代上元、江寧兩縣的生員數量及其仕進比例研究

并列篇名

Study on the Numbers of "Sheng Yuan" (Student-scholars) and the Ratio of Their Promotion in Officialdom in Shang-yuan and Jiang-ning Counties in Qing Dynasty

DOI

10.29456/SC.201007.0005

作者

劉淑敏(Shu-Min Liu)

关键词

生員 ; 上元縣 ; 江寧縣 ; 科舉制度

期刊名称

史轍

卷期/出版年月

6期(2010 / 07 / 01)

页次

71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代以科舉為掄才大典,並承襲明代「科舉必由學校」的制度,將學校與科舉考試緊密結合,從順治初年就開始舉辦歲、科試以錄取生員。各地府、州、縣學生員是科舉制度中最低階功名的擁有者,有一定程度的學識,具參加鄉試的資格,並享有種種司法、賦役、禮儀上的特權。大部分生員終其一生無法取得更高階的功名,只能流向社會維生,大量流向社會的生員對政治、社會、經濟、學術與社會風氣等方面都有不容小覰的影響力。因此,瞭解生員群體的數量和仕進情形是研究清代社會的基礎課題。 本文依據清末江寧文人陳作霖所撰《上江二縣釆芹錄》及地方志進行統計和分析,希望能呈現出清代上元縣和江寧縣的生員人數變化及其仕進情況。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2008)。中國地方志集成14。南京:鳳凰出版社。
  2. (2008)。中國地方志集成14。南京:鳳凰出版社。
  3. (1965)。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4. (2008)。中國地方志集成14。南京:鳳凰出版社。
  5. (2008)。中國地方志集成14。南京:鳳凰出版社。
  6. (1968)。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
  7. 汪鳴鑾署檢,《國朝三邑諸生譜》,光緒三十二年刻本
  8. Chang, Chung-li、李榮昌譯(1991)。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ese Society。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9. Ho, Ping-ti(1962).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0.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供稿(1993)。江蘇省通志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1. 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供稿(1993)。江蘇省通志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2. 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13. 陳作霖(2007)。金陵通傳。揚州:廣陵書社。
  14. 陳作霖編(1976)。上江二縣采芹錄。台北:聯經出版社。
  15. 陳詒紱(2007)。續金陵通傳。揚州:廣陵書社。
  16. 陳寶良(2005)。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7. 趙爾巽(1976)。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