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古漢字與雜體篆-以三十二體篆書盛京賦為例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 and Mixed-seal Characters

DOI

10.29831/TDPC.200612.0005

作者

游國慶(Kuo-Ching Yu)

关键词

盛京賦 ; 三十二體篆書 ; 雜體篆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6 / 12 / 11)

页次

71 - 9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乾隆十三年命大臣作三十二體篆體,並以各體錄其所撰《盛京賦》三千三百餘字,成三十二巨冊,各冊末附「篆書緣起」,即以此冊篆形記此篆體之創制與流傳。總字數逾十萬,交武英殿刊刻出版,實為總結歷代雜體篆書之一大盛事。 本文從介紹古漢字篆體切入,略敘古文字發展狀況,次述歷代雜體篆之興起與流變,所謂「百體」、「五十六種書」,從名義窺之,已見混雜楷行草隸,其為「篆」名者,又多重複或不詳所指,確實雜體篆形,唯見於此「盛京賦」。 目前可知之盛京賦見存二套半,台北故宮有一套半,全本三十二冊,其編序一至五冊為玉筋篆、奇字篆、大篆、小篆、上方大篆,業已涵蓋兩周籀篆、傳抄古文與秦漢篆。第三十二冊為鐘鼎篆,乃商周鐘鼎款識形錄,然亦從宋明以來刊刻之金石圖錄集字而得,時代亦錯雜。其間二十六體篆書,或屬籀篆、或屬古文,要不出籀篆奇字及傳抄古文、款識範圍,實亦合於古文字之發展序列。 歸納盛京賦各體篆之創形,除原篆外約有數法:一為起收筆輕重變化、二為起收處加飾、三為線條變化或加飾。而其間所示清代儒臣變化古篆、研發新體之法,或亦可為篆刻藝術創製之資云。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被引用次数
  1. 丁治民(2011)。新發現集篆寫本:姚敦臨《二十體篆》。書畫藝術學刊,10,1-13。
  2. 游國慶(2015)。道寧齋印考。故宮學術季刊,32(4),47-89。
  3. (2014)。清代福建臺灣總兵官印信考:附福建臺灣澎湖總兵官印信考。臺灣史研究,21(1),219-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