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藝術的創造力初探

并列篇名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reativity Power of Art

DOI

10.29831/TDPC.200806.0008

作者

吳恭瑞(Kung-Jui Wu)

关键词

創造力 ; 傳統 ; 限制 ; 自由 ; 想像 ; 直覺 ; 靈感 ; 質疑 ; 平淡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8 / 06 / 01)

页次

175 - 20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對於藝術創作歷程,爲了有更深入的瞭解,故摘錄心理學、精神分析之相關資料與東方繪畫思想做了幾點比對,欲藉由現代西方學理的研究,進行相互引證、思辨,以釐創作意識所容易産生的盲點,故本文著重於以下幾點方向: 一、探求深邃幽微的心靈線索,而予以關注、連結、醖釀,以蓄積創造力。 二、以精神分析和、心理學之角度,重新審視人們習以爲常的觀點,期待能有不同的思維面向。 三、分析藝術創作者較具共同的人格特質,以䂃於藝術創作的領悟與開展。 四、在撤銷謀劃、策略運作的創作氛圍裡,期待創作者能從不同的角度反省對藝術的初心。 文中並談到藝術創造的價值、傳統與創造、視覺與心理、自由、質疑、平淡等等與藝術創造的關係。希望由不同領域的資料整理,能對藝術創造過程裡所産生的困惑加以釐清、印證,並且希望藝術創作者的心靈與藝術創造力的實踐能有更密切的聯繫。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蔣伯潛譯註。四書讀本。臺北:?明書局。
  2. 宋郭若虛著、俞劍華注釋(2007)。圖畫見聞志。江蘇美術出版社。
  3. 明來知德註(1987)。來註易經圖解。臺北:武陵出版社。
  4. Carl G. Jung、Modern Man In Search of A Soul、蘇克譯(1990)。尋求靈魂的現代人。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5. H.泰勒著、沈豈余譯(1975)。藝術哲學。臺灣:洪氏出版社。
  6. 水天中(1999)。朵云第51集‧現代水墨畫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7. 王美欽編著(2002)。克利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8. 卡西爾、結構群譯(1989)。人論。臺北:結構群。
  9. 卡西爾(1990)。符號‧神話‧文化。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0. 史提夫‧姜生、洪蘭譯(2005)。心思大開-「我」在腦中顯影。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1. 布魯格、項退結編譯(1976)。西洋哲學辭典。臺北:先知出版社。
  12. 石濤著、朱季海注釋(1990)。石濤畫譜。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13. 朱光潛(1987)。文藝心理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4.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杜明城譯(2006)。創造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5. 余秋雨著(2005)。藝術創造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6. 余蓮著、卓立譯(2006)。淡之頌-中國思想與美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7. 李黎陽編著(2002)。塔皮埃斯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18. 李澤厚著(1986)。美的歷程。臺北:蒲公英出版社。
  19. 村上隆(2007)。藝術創業論。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商周。
  20. 周積寅編著(1993)。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
  21. 尚-馬賀‧杜瑞、陳文玲譯、田若雯譯(1999)。顛覆廣告。臺北:大塊文化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2. 邵彥編著(2002)。中國繪畫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3. 姚一葦(1985)。藝術的奧秘。臺灣開明書店。
  24. 凌嵩郎著(1986)。藝術概論。臺北:
  25. 席勒、徐恆醇譯(1987)。美育書簡。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26. 徐沛君編著(2002)。蒙德里安論藝。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7. 徐復觀(1984)。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恩田彰著、陸祖昆譯(1988)。創造性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
  29. 馬自毅注譯(2005)。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0. 高劍父(1989)。我的現代國化觀。臺北:華正書局。
  31. 張清治(1990)。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32. 許榮鐘(1989)。中國美術全集。臺北:錦繡出版社有限公司。
  33. 曾肅良著(2004)。藝術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34. 黃錦鋐注釋(2002)。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5. 塞莫‧薩基、潘恩典譯(2001)。腦內藝術館-探索大腦的審美功能。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6. 葉朗主編(1996)。現代美學體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37. 葉朗著(1986)。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
  38. 葉鈞點註(1987)。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熊禮匯注譯(2001)。新譯淮南子。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0. 赫伯特·里德、梁錦鋆譯(2006)。藝術的意義。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1. 劉振強(1985)。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2. 歐豪年文化基金會(2004)。嶺南三家遺墨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43. 盧輔聖主編(2000)。中國書畫全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44. 謝冰瑩編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45. 韓林德(1993)。石濤與畫語錄研究。江蘇美術出版社。
  46. 魏劉劭撰(1988)。人物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7. 羅洛·梅、傅佩榮譯(2006)。創造的勇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8. 麗塔‧卡特、洪蘭譯(2002)。大腦的祕密檔案。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9. 顧俊(1987)。美學辭典。臺北:木鐸出版社。
  50. 顧俊發行(1986)。中國繪畫美學史稿。臺北:木鐸出版社。
  51. 顧建華主編、張占國主編(1999)。美學與美育詞典。北京:學苑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18)。藝術創作歷程創造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後設認知的觀點。國際藝術教育學刊,16(1),14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