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明亡前後金陵勝景圖象之研究-以松巒古寺爲例
|
并列篇名
|
Research on Landscape Paintings of Historic and Scenic Spots in Jinling from Late Ming to Early Qing-Ancient Temple and Pagoda in Pine-planted Hill
|
DOI
|
10.29831/TDPC.200806.0011
|
作者
|
李珮詩(Pei-Shih Lee)
|
关键词
|
明末清初 ; 遺民畫家 ; 金陵八家 ; 勝景圖 ; 松巒古寺 ; 鄒喆
|
期刊名称
|
書畫藝術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4期(2008 / 06 / 01)
|
页次
|
257
-
29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明朝覆亡後,大批遺民湧入金陵,這些別地湧入金陵的遺民畫家,再加上原籍金陵的遺民畫家,逐漸形成一個具有共同意識的群體。對於這些不仕清的遺民們來說,加諸在心上、因亡國之辱與異族統治之恥所帶來的苦痛枷鎖,使他們常如實地於畫作中反映出沉積在心底的苦悶與悲痛。值得注意的是,畫作中各人風格技法或許不盡相同,但卻多有意識地反覆以金陵名勝景點入畫。而這群遺民畫家之所以選擇以金陵勝景入畫的理由,除了本身對金陵的感情外,更重要的是因爲「金陵」在明朝過往中所扮演的政治、歷史角色。因此,畫家們將金陵勝景圖象轉化成一種繪畫語言,表面上描繪的是金陵著名景點的圖畫,背後卻是以「金陵」象徵心中所思念的舊朝,藉以訴說心中的千言萬語。 本文旨在討論明朝覆亡前後,金陵勝景圖描繪方式與意義上的轉變,並以「金陵八家」之鄒喆最常使用的「松巒古寺」爲例,分析畫家將金陵勝景轉化成象徵符號的現象。本文擬於Jonathan Hay的研究基準上重新檢視這項勝景符號所代表的意義與連結,整理這類「松巒古寺」圖象的典故來源與意義指向,並進一步探討「松巒古寺」是否能再簡化爲「松」,成爲如同前者一般的繪畫語言。最後,取鄒喆「松巒古寺」之畫作與其父鄒典於明亡前所畫《金陵勝景圖卷》相較,以檢視鄒典父子在畫藝因襲相近的情況下,各於明亡前後所繪之金陵勝景圖像,是如何呈現迥異的表現方式與內涵意義。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白謙慎(1996)。傅山與魏一鼇-清初明遺民與仕清漢族官員關係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95-139。
連結:
-
石守謙(1998)。由奇趣到復古-十七世紀金陵繪畫的一個切面。故宮學術季刊,15(4),33-60。
連結:
-
楊敦堯(2006)。圖寫興亡:實景山水圖在清初金陵社會網絡中的意涵。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1,253-283。
連結:
-
Jonathan Hay(1999).Ming Palace and Tomb in Early Qing Jiangning: Dynastic Memory and the Openness of History.Late Imperial China,20(1),1-48.
-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1997)。中國繪畫全集。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
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編(1986)。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北京:文物出版社。
-
孔尚任(1991)。桃花扇。台北:里仁書局。
-
王煥、沈雲龍主編(1971)。中國名山勝蹟志叢刊:明孝陵志。台北:文海出版社。
-
王煥鑣、沈雲龍主編。中國名山勝蹟志叢刊:明孝陵志。台北:文海出版社。
-
朱之蕃(1983)。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金陵圖詠。台北:成文出版社。
-
朱之蕃(1983)。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金陵圖詠。台北:成文出版社。
-
何傳馨(1987)。明清之際的南京畫壇。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5,343-374。
-
余賓碩(1983)。瓜蒂庵藏明清掌故叢刊:金陵覽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余輝(1997)。金陵諸家繪畫。香港:商務印書館。
-
呂燕昭修(1974)。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重刊江寧府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
阮榮春。難金陵八家說,唱金陵六大家-兼談戴本孝在金陵畫壇的活動。故宮文物月刊,11(11),98-105。
-
周亮工、安瀾編(1982)。畫史叢書:讀畫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張岱、嚴一萍輯(1963)。百部圖書集成:陶庵夢憶。台北:商務印書館。
-
單國強主編(1997)。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金陵諸家繪畫。香港:商務出版社。
-
黃之雋編纂(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南通志。臺北市:臺灣商務出版社。
-
顧起元(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客座贅語。臺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
-
顧起元(1970)。嬾真草堂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