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趨吉避凶到安身立命:論先秦“佩帶印”

并列篇名

Form Pursuing Good Fortune Avoiding Harmed to Settle both Body and spirit Down: Pre-Qin "Pei-Dai Yin" Study

DOI

10.29831/TDPC.200812.0023

作者

蔡孟宸(Meng-Chen Cai)

关键词

璽印 ; 印章 ; 先秦 ; 禮記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5期(2008 / 12 / 01)

页次

505 - 52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從對當代璽印研究多依印面文字分類,而未能注意印章「佩帶」功能之提問,引發探究璽印「佩帶行爲」之動機。由肖形、祥瑞神獸所代表的圖騰功能開始追溯,至先民將祈願簡化爲文字,此階段仍屬於印章作「趨吉避凶」用途的範疇;至璽印印語逐漸受人文思維轉化,頻繁使用道德禮儀、人格修養等字句,顯示先民由對自然、鬼神之敬畏,轉向用道德規訓以自我救贖之途。總之,「佩帶印」使人類獲致心境的安寧、靈魂的依歸,本文主要目的在探討佩帶行爲之精神內涵,彰顯璽印表面文字下的深層意義。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1974)。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2. 漢鄭玄注(1965)。儀禮。台北:藝文。
  3. 毛子水註譯(1986)。論語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4. 王更生註譯(1987)。晏子春秋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5. 李勉註譯(1990)。管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6. 李漁叔註譯(1988)。墨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7. 那志良(1970)。璽印通識。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8. 林素英(1997)。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爲主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
  9. 孫希旦(1990)。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0. 莊新興(2003)。戰國璽印。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1. 熊公哲註譯(1988)。荀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
  12. 趙昌智、祝竹(2006)。中國篆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劉江(2000)。中國印章藝術史。杭州:西泠印社。
  14. 劉江(2000)。中國印章藝術史。杭州:西泠印社。
  15. 蔡國聲(1999)。印章三千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6. 蔡國聲(1999)。印章三千年。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7. 戴德撰、盧辯注(1985)。叢書集成初編: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
  18. 戴德撰、盧辯注(1985)。叢書集成初編: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