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草書的情性表現

并列篇名

The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 in Cao Shu

DOI

10.29831/TDPC.200912.0015

作者

柯志正(Zhi-Zheng Ke)

关键词

草書 ; 狂草 ; 氣韻 ; 書法美學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09 / 12 / 01)

页次

341 - 3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書體的演進,在篆、隸、楷、草四體之中,論結構形式,以草書最爲簡便,但在筆畫線條技巧的變化上,卻最富有變化。在草書的演變歷程中,章草、今草、狂草分別代表草書三種演化程次和風格,其中章草發生在先,今草次之,而狂草殿後;狂草的產生在活用今草的變化法則,它以今草的組織爲本,在體勢和佈局上卻更誇張加強自由求變的曲度,在暸解了書法藝術中造形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後,書法家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將其表現於書法的創作上,而書法的個性化,也就是書法風格,乃是一個綜合的存在,它牽涉到線條、技巧、形式構成、章法配置等各種技術因素,也牽涉到書家的性情、個性、追求及審美意趣……等等。人們常說「字如其人」,此話雖然作不應作絕對化的理解,但也有其一定的道理。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87)。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 中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3. (1989)。中國美術全集書法篆刻編5明代書法。台北:錦繡出版社。
  4. (1986)。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5. (1986)。故宮文物月刊。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6. (2002)。書法雜誌。上海書畫出版社。
  7. (1995)。王鐸書法墨蹟彙編。榮寶齋出版社。
  8. (1985)。書法自學叢帖一行草。上海書畫出版社。
  9. (1995)。祝枝山草書真迹。榮寶齋出版社。
  10. 山內觀編(1998)。傅山的書法。二玄社。
  11. 史作檉(2001)。以哲學人類學之方式看中國文字與書法藝術。2001現代書法新展望,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
  12. 史紫忱(1981)。草書藝術。台北:華正書局。
  13. 史紫抌(1976)。書法美學。台北:藝文印書館。
  14. 朱光潛(1986)。談美。台北:天龍出版社。
  15. 李惠正(1991)。書法與書法表現。省立新竹師院學報,3
  16. 李醒塵(2000)。西方美學史教程。台北:淑馨出版社。
  17. 周俊杰編著(1991)。書法知識千題。河南美術出版社。
  18. 周斌(2002)。書法篆刻。上海畫報出版社。
  19. 周積寅編著(1985)。中國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
  20. 季伏昆編著(1988)。中國書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
  21. 宗白華(1984)。美學的散步I。台北:洪範書店。
  22. 邱振中(1995)。書法藝術與鑑賞。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23. 金學智(1989)。書法美學談。台北:華正書局。
  24. 姜一涵(1997)。書道美學隨緣談。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5. 姜壽田主編(1997)。中國書法批評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26. 候文正輯注(1987)。傅山論書畫。台北:華正書局。
  27. 祝敏申主編(1986)。大學書法。台北:丹青圖書公司。
  28. 馬國權(1990)。書譜譯註。台北:華正書局。
  29. 陳振濂(2000)。大學書法創作教程。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30. 閔祥德編(1985)。書法百問百答。香港:明天出版社。
  31. 黃賓虹著(1984)。中國書畫論集。台北:華正書局。
  32. 葉秀山(1987)。書法美學引論。北京:寶文堂書店。
  33. 熊秉明(1990)。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34. 劉濤(1999)。書法談叢。北京:中華書局。
  35. 賴賢宗(2001)。抽象與意境的融合:當代書法美學的一個嘗試。2001現代書法新展望,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