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靈臺湛空明-從〈藥方帖〉談黃庭堅的異香世界

并列篇名

A Clairvoyant Mind: Incense Recipe Inscriptions of Huang Ting-chien and His Distinct Olfactory Senses

DOI

10.29831/TDPC.200912.0005

作者

劉靜敏(Ching-Ming Liu)

关键词

嬰香 ; 黃太史四香 ; 香方 ; 香文化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09 / 12 / 01)

页次

99 - 1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藥方帖〉,記載嬰香方一則,是黃庭堅書法作中少爲人討論的行草尺牘,收入〈宋賢書翰冊〉中第三幅,幅左舊標籤題「此藥方筆勢是黃山谷書」,入《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流傳有緒。此開〈藥方帖〉,看似隨意寫來的嬰香配方,於宋代香文化高度發揚的背景之下,實則寓含黃庭堅對香材選擇、香法、氣味品鑑等,適度反映文人階層對於香的看法,從避瘴、除臭、醒腦等實用的功能,提升到嗅覺、氣味品評,乃至鼻觀先參的精神層次。其次,以此〈藥方帖〉爲引,延伸到黃庭堅與友人大量往來應和詩文、閑居生活紀事、研製香方,以香爲題,即興遣懷,見識黃庭堅少爲人知,對香之氣味的審美品評。而香對黃庭堅而言,正則如李琳則所說:「黃魯直隱几炷香,靈臺爲之空湛。」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宋吳炯(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五總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宋周去非著/校注、楊武泉校注(1999)。嶺外代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 宋洪芻、王雲五主編(1966)。叢書集成簡編:香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宋范成大(1966)。桂海虞衡志。臺北:藝文印書館。
  5. 宋晁公武(1967)。郡齋讀書志。臺北:廣文書局。
  6. 宋張邦基(2002)。墨莊漫錄。北京:中華書局。
  7. 宋陳郁(1986)。藏一話腴、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宋陳敬(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陳氏香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宋曾慥(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類說。書目文獻。
  10. 宋黃庭堅(1966)。知不足齋叢書:宜州乙酉家乘。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宋黃庭堅(1975)。四部叢刊初編•集部: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宋慎微撰、艾晟校定(1977)。經史證類大觀本草。臺南:正言出版社。
  13. 宋葉寘(1986)。坦齋筆衡、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宋歐陽修撰、宋祁撰(1976)。新唐書。臺北:鼎文出版社。
  15.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1986)。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6. 宋蘇軾、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1982)。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17. 宋顧文薦(1988)。負喧雜錄、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明周嘉胄(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香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明姚廣孝奉敕/監修(1977)。永樂大典。臺北:世界書局。
  20. 梁沈約(1979)。宋書。臺北:鼎文出版社。
  21. 清英和輯(1995)。石渠寶笈三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漢東方朔撰、王根林點校(1999)。海內十洲記、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中田勇次郎編集(1982)。蘇軾、黃庭堅、米芾-書道藝術。東京都:中央公論社。
  24. 孔凡禮(1998)。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25. 吉川忠夫校注/譯、麥谷邦夫校注/譯、朱越利譯(2006)。真誥運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26. 周侗主編(1998)。中國墨跡經典大全第六卷-黃庭堅。京華出版社。
  27. 林柏亭主編(2006)。北宋大觀書畫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
  28. 唐圭璋編(1998)。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29.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77)。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宋賢書翰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纂委員會編(1965)。故宮書畫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1. 陳直夫校釋(1987)。萬震:南州異物志輯稿。香港:陳直夫教授九秩榮慶門人祝賀委員會。
  32. 黃君(2006)。書法研究
  33. 黃寶華(2000)。黃庭堅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
  34. 劉靜敏(2004)。丁謂〈天香傳〉考述。逢甲人文社會學報,9
被引用次数
  1. 商海鋒(2018)。「香、禪、詩」的初會-從北宋黃庭堅到日本室町時代「山谷抄」。漢學研究,36(4),73-111。
  2. 商海鋒(2018)。北宋本洪芻《香後譜》辨正輯佚。故宮學術季刊,36(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