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末到日治(1885-1945)社會變遷下的臺灣書法發展考察

并列篇名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in Taiwan in the Changing Social Conditions from the End of Qing Rule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85-1945)

DOI

10.29831/TDPC.201106.0008

作者

黃華源(Hua-Yuang Huang)

关键词

清末 ; 日治 ; 臺灣 ; 臺灣書法 ; 社會變遷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11 / 06 / 01)

页次

153 - 2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試以“社會變遷”之觀點,作為臺灣書法發展考察的基礎,藉〈清末到日治1885-1945社會變遷下的臺灣書法發展考察相關紀事係年〉之年表,及前輩學者對清末以來臺灣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之研究成果,綜合考察臺灣社會變遷與書法發展的關係。考察分三段進行,先以同一時代不同時期之書法發展,作社會環境與書法關係之考察;次論,清末到日治時期,社會變遷下四階段的臺灣書法發展;最後以係年表結合相關文獻,作清末到日治時期臺灣書法傳承、消長、新生之考察。就臺灣書法史研究而言,這次的探討,突顯了“社會變遷”與台灣書法發展密切之關係,此一研究方向應可進一步發展為一種“歷史觀點”並作為“臺灣書法史”研究的理論基礎。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cl.edu.tw/mp.asp?mp=2
  2.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1.ntmofa.gov.tw/opentaiwanart/c/image-3.htm
  3. Argan, Giulio Carlo、Fagiolo, Maurizio、曾堉譯、葉劉天増譯(1992)。藝術史學的基礎。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4. Kendrick, S.ed.、Straw, P.ed.、McCrone, D.ed.、王幸慧譯、江政寬譯、詹緣端譯、廖慧貞譯(1977)。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臺北:麥田出版社。
  5. 王天濱(2003)。臺灣報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6. 王國璠。臺灣鄉土文物淺說。北區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
  7. 吳守禮編、林宗毅編(1976)。呂世宜西村先生研究資料、臺灣林本源家文物及資料。臺灣:定?堂。
  8. 吳密察(2001)。臺灣歷史年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9. 吳逸驊(2004)。圖解社會學。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李郁周(2002)。臺灣書家書事論集。臺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
  11. 林顯宗編(1987)。社會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2. 南投縣美術學會(1980)。臺灣先賢書畫選集。南投:
  13. 高雄市立美術館(1998)。臺灣書法三百年。高雄:
  14.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2003)。臺灣早期書畫專輯。南投:
  15. 張炎憲編(1988)。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五十回紀錄,臺北:
  16. 張炎憲編(1988)。歷史、文化與臺灣。臺灣研究研討會五十回紀錄,臺北:
  17. 淡江大學文錙中心(2004)。翰墨珠林‧臺灣書法傳承展作品集。臺北:
  18. 陳昭瑛(1999)。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灣書店。
  19. 麥鳳秋(198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20. 黃才郎編(1984)。明清時代臺灣書畫作品。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1.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6)。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2. 葉心潭(1999)。日治時期臺灣小學書法教育。臺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
  23. 廖一瑾(1999)。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4.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72)。中原文化與臺灣。臺北:
  25. 賴澤涵編(2008)。臺灣經濟、社會與文化的變遷。臺北:威仕曼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6. 顏娟英編(1998)。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雄獅圖書有限公司。
  27. 顏娟英譯(2001)。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何美青(2014)。日治時期書家身份與其金石書風特質。書畫藝術學刊,17,165-220。
  2. 江燦騰(2019)。身軀動作與現代書法意識的歷史反思-試論林慶文原創性新著《書法哲學基礎問題》。漢學研究通訊,38(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