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意象」角度談張大千潑墨潑彩山水

并列篇名

Talking about Chang Dai-Chien's splash-ink and Color Paintings from the Side of Imagination

DOI

10.29831/TDPC.201106.0010

作者

白宗仁(Tsung-Jen Pai)

关键词

張大千 ; 潑墨潑彩 ; 意象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11 / 06 / 01)

页次

243 - 2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張大千所處的時代是中國繪畫發展徘徊在復古與西化的十字路口,面臨抉擇猶疑與彷徨的難題。此時,無論是固守傳統、強調繼承,或妄自菲薄、全盤西化,都偏離了中國水墨畫正常發展軌道,具有一定的破壞性。在大時代的遽變中,張大千以無比的民族自信心,從傳統藝術出發,致力於傳統水墨畫的創新求變,其藝術幾經鎔鑄錘鍊,最終表現出超高的藝術水準。從歷史宏觀的角度來看,張大千在近現代中國繪畫史上獨樹一幟,對傳統水墨走向現代化具有蓽路藍縷之功,確實具有研究價值及其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意象」在藝術研究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於傳統水墨而言,「山水意象」是重要的審美範疇,本文擬以「意象」角度切入探討張大千晚年潑墨山水的情意內涵,揭開畫家情感特質與獨特的繪畫風格,一窺其晚年生命底蘊的真實內涵同時期許自己能就此探出不同或更深層的張大千風貌,也是本文探討的最終目標。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梁劉勰、清范文瀾註(1991)。文心雕龍註。台北:學海出版社。
  2.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1983)。周易王韓注。台北:中華書局。
  3. 王充原、國立編譯館編(2000)。新編論衡。台灣古籍出版社。
  4. 包立民(1986)。張大千的藝術。北京:三聯書店。
  5. 何懷碩(2002)。從自卑與依附走向自主與創造—中國水墨畫的困境與前景。藝術家雜誌,325,409-410。
  6. 李長俊(2002)。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7. 宗白華(2002)。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8. 孫雲生 口述、朱介英執筆(2008)。絕美的生命交集。北京師範學出版社。
  9. 孫雲生 口述、朱介英執筆(2008)。絕美的生命交集:孫雲生與張大千。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0. 袁行霈(2002)。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1. 陳望衡(1998)。中國古典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2. 陳雪帆(1984)。美學概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公司。
  13. 陳植鍔(1990)。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 陳傳席(2006)。畫壇點將錄。香港:三聯書店。
  15. 馮幼衡。藝術界與上帝—大千居士談抽象畫。香港大成雜誌,111,35。
  16. 葉朗(1986)。中國美學史大綱。台北:滄浪出版社。
  17.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臺北:臺灣書局。
  18. 薛慧山輯(1988)。張大千紀念文集─張大千畫語錄。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 謝家孝(1983)。張大千的世界。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20. 謝稚柳編、許禮平編(1993)。與古俱化說大千:名家翰墨—張大千山水畫特集。臺北:翰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