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傅山的書法臨仿創作表現性探析
|
并列篇名
|
An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pressiveness of Art Making through the Copying and Modeling in Fu Shan's Calligraphy
|
DOI
|
10.29831/TDPC.201112.0014
|
作者
|
陳心緹(Shin-Ti Chen)
|
关键词
|
傅山 ; 四寧四毋 ; 似與不似 ; 臨仿 ; 創作表現
|
期刊名称
|
書畫藝術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1期(2011 / 12 / 01)
|
页次
|
377
-
410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傅山(1607-1684年)作為十七世紀,明清之際著名書家,其留下豐富的書法作品及書藝理論,可謂是承襲傳統、踐行理論,進而開創藝術新貌的代表人物。其所提出「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的著名書學主張,在藝術審美上並占有一席重要之地。以現今和當時觀點來看傅山書法作品,皆具備了一個書家個人氣質、風格與創見性。從流傳為數不少的傅山臨仿作品到其創作表現,可深窺究竟。本研究即整理傅山臨仿的書法作品,從其臨書學習中,對照其書藝理念的想法,探討其作品所取法之理念,「似與不似」歷程演變,找出其臨書的重點,並從臨書學習進程到創作二者之間的關係,歸納出一個脈絡可循的創作方向,同時從傅山的書法作品中,印證傅山書藝的理念。亦即深入瞭解一位藝術家,畢其一生,從臨書到創作過程無數作品的實踐軌跡,對照其書學理念的心路歷程,所要傳達給世人的藝術訊息及內在真義,即是本研究所欲達到的一個目標。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白謙慎(1998)。十七世紀六十、七十年代山西的學術圈對傅山學術與書法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5,183-217。
連結:
-
(1986)。霜紅龕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
(1999)。淳化閣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
(2002)。中國法帖全集1─宋淳化閣帖。湖北:湖北出版社。
-
(2002)。中國法帖全集4─宋汝帖。湖北:湖北出版社。
-
(2006)。真宋本淳化閣帖。北京:文物出版社。
-
(2002)。中國法帖全集3─宋大觀帖。湖北:湖北出版社。
-
(1986)。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北京:文物出版社。
-
(2002)。中國法帖全集11─寶晉齋法帖。湖北:湖北出版社。
-
(2001)。中國書法傳世極品大幅仿真系列─傅山書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一真(1997)。傅山的連筆字與連綿大草。書法研究,3
-
山內観(1994)。傅山の書法。日本:株式會社二玄社。
-
王曉光(2008)。傅山與明末清初草書丕變。書法研究,140,63-81。
-
王螢(1986)。「寧醜毋媚」在書法上的時代性及美學意義。書法,3,30-33。
-
王鎮遠(1996)。中國書法理論史。合肥:黃山書社。
-
白雪蘭(198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
白謙慎(2005)。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
白謙慎(1998)。關於明末清初書法史的一些思考─以傅山為例。書法研究,2
-
白謙慎(2005)。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中譯增訂版)。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白謙慎(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
-
白謙慎、張佳傑(2007)。書藝珍品賞析‧傅山。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成瀨映山(2000)。條幅名品選4~傅山。日本:株式會社二玄社。
-
吳仲平(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
李勉(1990)。莊子總論及分篇評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李潤桓(2008)。傅山書藝與閣帖。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
杜三鑫執行編輯(1996)。明末清初書法展。台北:何創時基金會。
-
辛塵(1989)。傅山書法美學觀的淵源。書法研究,38,81-86。
-
季伏昆(2008)。中國書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
林淑愛(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
侯文正(1987)。傅山論書畫。台北:華正書局。
-
孫稼阜(2005)。朱衣道人─傅山的生平及藝術。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
梁育軍編(2007)。霜紅之韻~傅山誕辰四百周年書畫大展。太原:山西博物館。
-
梅墨生(2007)。追蹤傅山。中國書法,174,110-111。
-
莫家良編、陳雅飛編(2008)。書海觀瀾二─楹聯‧帖學‧書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
-
陳鼓應(2005)。莊子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章祖安(1989)。印象式批評與傅山書論之領悟。書法研究,35,31-41。
-
黃一鳴(2004)。從「方折」、「圓弧」談王鐸與傅山。造型藝術學刊,12,189-207。
-
葉耀才編(1995)。傅山書翰精選。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
-
趙寶琴、李月琴(2007)。傅山紀念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齊峰編(2007)。傅山書法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鄭元惠(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
羅景中(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
-
羅景中(2002)。傅山書畫論說探討─論學習理念的針對性。造型藝術學刊,12,247-2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