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臺灣在日治時期的社會狀況,臺民普遍對清朝廷放棄治理權感到失望,拒絕接受日人領導,處於一種亟欲自立、不甘淪為殖民身分的心態,當時丘逢甲(1864~1912)等在臺志士,持續發表抗日言論。然而,在日人陸續接收臺灣各地後,臺民心理轉為戒慎恐懼,個人的所思、所想與言說都甚為謹慎。學者、仕紳處於如此情勢,紛紛轉以文學、藝術形式表達內心情思,在各地區形成不少賦詩吟詠的集社形態,透過詩文內容呈現該時臺民的心聲與知識份子對時務的看法及態度,像是日人山本竟山(1863~1934)、澤谷星橋(1876~1925)等人便是經由頻繁參與詩社或書會的團體活動,進而與臺民有良好互動;甲骨文字學家羅振玉(1866~1940)與歷史學、漢學知名學者久保天隨(1875~1934)等海外學者的研究著錄,亦隨著書家口耳相傳與教學的方式,在臺灣漸漸的傳播開來。日治時期「以書著稱」的臺籍書家團體,並非全體皆以書法教學或是從事書法研究為主要志業,還有一部分是站在社會文化訊息散播者的角度,從事當時臺灣地區報社的記者、編輯工作,又因報導需要,經常快速且大量的接觸到來自中國與東瀛的新資訊,由於記者身份、得與各界人士相互往來、交游,同時也肩負著傳遞與演釋新資訊進入臺灣的責任。此類以文化傳播工作為主的書家,主要代表有:梁啟超(1873~1929)、魏清德(1886~1964)等人,除專致在金石學、拓本收集與書法實踐外,也對篆印頗有心得,不單是頻繁參與臺灣書壇的各項活動,也憑藉自身的收藏及臨碑書作的展覽,將歷代經典碑版與拓本傳出,帶動日後臺灣書壇上金石書風的品評與美感論述,連帶也影響到後人學習書法的傾向。終身致力於書法教學、以書名著稱於當時的金石書家,有的設有私塾開課授徒,有的則是致力於編纂書法教學教材,如日下部鳴鶴(1838~1922)、曹秋圃(1895~1993)這些書家長年教授書法以此營生,累積豐富的教材與眾多門生,逐漸發展出門派、流風的模式,各家進一步再成立書會、舉辦各式展覽活動與競賽。單純的書家身份,反而成為除官方外,臺灣書壇的主要影響力,直接影響臺灣金石書風的發展與表現特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