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杜甫與蘇軾論書詩分析比較研究

并列篇名

Analyt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ems in which Du Fu and Su Shi Commented on Calligraphy

作者

方連全(Fang Lien Chuan)

关键词

杜甫 ; 蘇軾 ; 論書詩 ; 瘦硬 ; 肥勁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16 / 12 / 01)

页次

291 - 3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蔡振念在《杜詩唐宋接受史》書中提及「詩人被一時代接受的程度,可從數方面見出梗概,一是當代選集選入的情形,二是詩人詩集在其時流傳的情形,三是當代詩人或詩評家所受到的影響或對詩人的批評。」詩藝如此,書藝亦無當例外。杜詩號稱「集大成」,他具足了上述三條件,經得起檢驗,而其詩中之有論及書法者,是否亦如此?蘇軾對杜詩的接受,胡仔《苕溪漁隱叢詁》后集卷三十云「余觀東坡自南遷以後詩,全類子美虁州以後詩,正所謂老而嚴者也。」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說蘇軾詩「本似李杜,晚喜陶淵明。」東坡更喜於詩中以杜甫自喻;如〈次韻陳四雪中賞梅〉云:「杜陵休歎老,韋曲已先春。」〈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云:「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雖存耳先聵。」清代宋犖《漫堂說詩》更云:「後來學杜者,昌黎、子瞻、魯直、放翁、裕之各自成家,而余於子瞻彌覺神契。」以為東坡詩甚得杜詩神韻。本文擬就杜甫較少為人所知的詩中有談及書法者與東坡詩作提出分析,稍做比較,理出其間關係,查驗蘇軾論書詩對杜詩的接受性何如?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沈尹默等《中華藝林叢論》, 文馨出版社.1936 年2 月。
  2. 宋陳思(2013)。書苑菁華。上海辭書出版社。
  3. 宋黃庭堅(1971)。山谷題跋。台北:廣文書局。
  4. 宋黎靖德編(200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5. 宋蘇軾(1971)。東坡題跋。台北:廣文書局。
  6. 明董其昌(1977)。畫禪室隨筆。台北:廣文書局。
  7. 清馮武。書法正傳。仰哲出版社。
  8. 清劉熙載、秦金根疏解(2011)。藝概・書概。北京:人民出版社。
  9. 于還素譯(1976)。書道全集。大陸書店。
  10. 仇兆鰲。杜詩詳註。台北:里仁書局。
  11. 王永照(1994)。蘇軾論稿。台北:三民書局。
  12. 王靜芝、王初慶。千古風流。洪業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3. 任平(2000)。筆歌墨舞。浙江人民美術社。
  14. 佘雪曼(1975)。蘇東坡和他的書法。《書譜》雙月刊,6
  15. 姜澄清(1997)。中國書法思想史。河南美術出版社。
  16. 馬宗霍(1982)。書林藻鑑。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崔成宗。杜詩與書法。《杜詩與唐宋詩學》( 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九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8. 梅萼華(1976)。杜詩和書法。《書譜》雙月刊,8
  19. 曾棗莊、曾濤(1998)。蘇詩彙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0. 楊素芳編、后東生編(1998)。中國書法理論經典。河北人民出版社。
  21. 趙雁君。杜甫「書貴瘦硬」論辯。《中國書法》月刊
  22. 蔡振念(2002)。杜詩唐宋接受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3. 蔡崇名(1979)。書法及其教學研究。台北:華正書局。
  24. 蔡顯良(2005)。唐代論書詩研究。書法研究,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