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細覺.心視域-視覺隱喻與身體醒覺

并列篇名

A Delicate Sense, A Mind Vision: Visual Metaphor and Body Awakening

作者

林洪錢(LIN Hung-Chien)

关键词

記憶 ; 圖像學 ; 鏡像 ; 他者 ; 意象空間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7 / 06 / 01)

页次

65 - 9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新世代的水墨創作者在筆墨性上而言,其墨韻的濃淡乾溼變化,大多已逐間消融在創作者的作品意象與內容之中,墨韻酣暢淋漓的五色變化也退居於色彩、造型與觀念建構的後面,大多的作品色彩的強度與形像張力勝過墨韻的美學評判,更多的是造型刻畫的「明晰性」與圖像之間的「表意性」。從以前強烈墨韻的詩意性轉化為影像(圖像)思維的「敘事性」,或者說是「語意性」。同時,也從筆墨的「書寫性」變為技法鋪成的「製作性」,這些現象的轉化可以歸結為新世代創作者對於視覺感知的強化,但也因創作技法的私有性或獨特性而形塑出自身的「繪畫語言」,而這種的處理方式上產生相當程度的世代創作差異。這無關乎創造的優劣或對錯,而是時代所造就的審美趣味,這種趣味無法用某一種制式或僵化的標準去評判,就像我們看待元代的作品就不能用宋代的審美標準去解讀、去批評。新世代的創作觀現象,除了存在著一種集體性的創新意識與個人化的理念之外,對於材料的多樣性與學習經驗與資訊的快速閱讀有相當大的關聯在,當然也包括市場性與現代審美思維有關。另外青年創作者對於生活議題性的探討也更為入世與顯著,創作者自身的反思性更為直白,而身體的觸覺更為細緻,同時,切入了自身記憶、心理意識或思維覺醒的創作模態,這些創作者透過創作時的不斷地推敲、細疊,將個人的情緒透過筆尖予以釋放,轉換,將蟄伏於內在的思緒,透過技法、形式一點一點地附加在形象上,這種「細活」的製作方式,以「細看」、「慢觀」或「陌生形式」的閱讀運動,讓觀者以近觀和感知於創作者的心思、言語。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陸洛,〈人格心理學〉,2016/5/25 瀏覽 file:///C:/Users/Houn/Desktop/3b.pdf
  2. 張一兵,〈魔鬼他者:誰讓你瘋狂?―拉康哲學解讀〉,2016/4/28 瀏覽於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318。
  3. 路況,〈班雅明的「廢墟」美學〉,2016/04/19 瀏覽於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546356/
  4. Loftus, E.、Ketcham, K.、洪蘭譯(2003)。記憶vs.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5. 白潔(2014)。記憶哲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6. 伯格森、肖聿譯(1999)。材料與記憶。北京:華夏出版社。
  7. 保羅.利科、佘碧平譯(2013)。作為他者的自身。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8. 姥海永(2011)。神話與鏡像─關於精神性的藝術與思想。北京:金城出版社。
  9. 高千惠(2001)。在藝術界河上─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10. 高宣揚(2004)。傅科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1. 陳榮華(2003)。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12. 楊凱麟(2014)。起源與重複:德勒茲哲學的差異問題性。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1
  13. 齊格蒙.鮑曼、鮑磊譯、楊渝東校(2013)。來自液態現代世界的44封信。漓江出版社。
  14. 蘇珊.朗格、高艷平譯(2013)。虛幻的記憶─自《哲學新解》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理論。江蘇: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