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繪畫中的藤蔓生機與鄉曲生趣

并列篇名

The Vitality of Vine and the Natural Joy of Rural Rhythm in Painting

作者

陳美櫻(Chen, Mei Ying)

关键词

藤蔓 ; 鄉曲 ; 野意 ; 遷想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17 / 12 / 01)

页次

339 - 36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藝術是作者心靈的感受,透過觀察而得的真情流露,美包含物象的外在美和隱含內在的生命力,直到永恆。大自然些微的變化,深深觸動敏銳的創作者內心感性,豐富繪畫的養分,使作品更精彩。攀藤類的花果隨處以攀爬、依附、纏繞等方式生存,在不起眼的地方,它們默默地生長茁壯,顯現強勁的韌性與活力,展現優美的姿態,開出美麗的花朵,招引蜂蝶、禽鳥及人們的注視與親近,譜出美妙的詩意和樂章;也使人感情融入,體會許多生命的真諦。本創作研究,透過寫生,將歡樂的童年往事,經由藤蔓的糾纏與自在生長,使人「蔓蔓遷想」人生的百態,體會老子的人生哲學,藉此將「鄉曲野意」的畫境,結合中國繪畫中的詩意,突顯「道法自然」的生活哲學觀。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輯(2000)。大辭典。臺北市:三民書局。
  2. 中華民國歷史博物館編纂委員會編(1982)。胡克敏書畫集。臺北市:中華民國歷史博物館。
  3. 王伯敏(2011)。中國繪畫通史上冊。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 王秀雄(1991)。美術心理學。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5. 王政松編(2000)。吳昌碩書畫選。臺北市:倦勤齋藝術有限公司。
  6. 王朝聞編(2000)。八大山人全集。深圳:江西美術出版社。
  7. 石莉(2012)。中國繪畫大師精品系列—任伯年。南昌市:江西美術出版社。
  8. 吳瑪悧譯(2006)。藝術的精神性。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9. 宗白華(1984)。美學散步。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10. 俞崑(1984)。中國畫論類編。臺北市:華正書局。
  11. 胡克敏(1988)。胡克敏書畫集。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12. 涂璨琳繪(1986)。涂璨琳作品集。臺北市:
  13.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緝(1980)。趙少昂畫集。臺北市:中華民國國立歷史博物館。
  14. 張浣梅。齊白石中國近代畫壇的奇葩。臺北市:幼獅文化。
  15. 梅墨生編(2003)。吳昌碩。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16. 陳丹誠(1995)。陳丹誠書畫篆刻集。新北市: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 楊式昭(1979)。談書法入畫。美術論集,:
  18. 楊善深繪、何恭上編(1998)。楊善深畫集。臺北市:國父紀念館。
  19. 葉朗(1987)。中國美學的巨擘。臺北市: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20. 劉墨(2006)。八大山人。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1. 劉璍編、金濤編(2001)。中國花鳥畫全集。北京市:京華出版社。
  22. 劉璍編、金濤編(2001)。中國花鳥畫全集。北京市:京華出版社。
  23. 蔣勳編(1985)。齊白石—文人畫最後的奇葩。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4. 蔡友(1996)。自在耕耘意悠然。臺北市:中國美術。
  25. 蔡星儀(2003)。高劍父。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26. 鍾天山編選(1982)。任伯年花鳥人物。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
  27. 蘇峰男繪(2005)。山騁花競—蘇峰男水墨畫集。臺北市:正因文化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