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柴燒陶印下的漢印篆刻創作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the Renaissance of Han Dynasty Artistic Form through Ceramic Seal Cutting by Wood Kiln Burning Process

作者

劉建伯(Liu, Chien-Po)

关键词

漢印 ; 封泥 ; 篆刻 ; 陶印 ; 陶藝 ; 柴燒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8 / 06 / 01)

页次

177 - 1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篇主要採拙作〈新復漢式-陶瓷篆刻創作研究〉一論中的柴燒作品部分進行探討,它有別於一般陶瓷印使用電窯進行燒造,而以難度較高的柴燒工藝來創作。以「漢印」與「漢代藝術形式」來發揮,運用刀刻於柴燒土以及燒結後的效果以產生不同的特色。在實務上,取得了柴燒與篆刻之間的聯繫,它提供了有志於陶瓷篆刻者另一項選擇。在陶刻印文的樣式分析中,充分體現了封泥的韻味,並運用在許多漢印的形式上;在印身的雕飾塑造,使用燒造、落灰、鈕式及雕刻等手法,大大改變了印身的外觀與製法。所列四件作品當中,循序漸進,最後在「超越自在」-〈從柴燒文字走到《心經》〉作品之中,可以看到文字一脈在此工藝上的轉化成果;也可以在「神奇寶貝」-〈從柴燒肖形走到〈抓寶記〉〉的作品中,看見圖案一脈的演進過程,皆原始、粗獷並深具線條趣味。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清吳式芬、清陳介祺(2013)。封泥考略。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 清陳介祺(1985)。十鐘山房印舉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3. 王北岳(1990)。篆刻藝術。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 朱艷萍(2007)。中國歷代篆刻集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5. 李剛田(2008)。中國篆刻技法全書。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
  6. 沙孟海(1999)。印學史。杭州:西泠印社。
  7. 服部畊石(1981)。篆刻字林。東京:三圭社。
  8. 柏巧玲(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9. 孫慰祖(1993)。兩漢官印匯考。香港:上海書畫出版社大業公司。
  10. 孫寶文(2007)。漢印字典。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11. 徐暢(2002)。安陽殷墟出土銅印―兼談璽印的起源。篆刻,2(2),29-30。
  12. 祝竹(2006)。歷代篆刻經典技法解析叢書漢印技法解析。重慶:重慶出版社。
  13. 康殷、任兆風(2002)。印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
  14. 張郁明(2003)。歷代印風系列肖形印。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5. 郭哲吟(201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書畫藝術學系碩士班。
  16. 陳信良(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
  17. 陳重亨(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
  18. 陳勝德(201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書畫藝術學系造形藝術碩士在職專班。
  19. 葉其峰(1984)。故宮博物院藏肖形印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 蕭高洪(2004)。篆刻史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1. 羅福頤(1987)。秦漢南北朝官印徵存。北京: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