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劉熙載《游藝約言》書論中藝術審美的創作觀

并列篇名

On the artistic aesthetic creation in the Calligraphy Theory of Liu Xizai "enquirer"

作者

袁啓陶(Yuan,Chi-Tao)

关键词

游藝約言 ; 書概 ; 造乎自然 ; 由人復天 ; 達天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9 / 06 / 01)

页次

143 - 1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游藝約言》書論67則,有許多觀點是對《書概》書法理論的補充,此著作雖未經劉熙載親自彙整歸納,立論缺少連貫,無《書概》明顯的系統性質,但其中的經典語句及書理見解,仍可視為劉熙載對書法藝術及審美創造理論的高度體現。本文嘗試探討劉熙載《游藝約言》書論的「悟有頓、漸」到《書概》的「觀天之章」,進而承接「書肇於自然」、「書當造乎自然」、「由人復天」、「人以復天」的「達天」觀點,以期理解劉熙載關於書法藝術創造的美學論述,掌握以人為主體的規律,發覺到「人與天」、「書法與天」互補相合的種種關係。劉熙載評論前人書論時,既能深刻展述自己的美學思想,又能呈現其對書法藝術思想的辯證能力,其經年累月對書法藝術思想深刻探討的成果,精采豐富,難能可貴,研究《游藝約言》書論,對於深入研究《書概》及其文藝美學思想,是很有助益的。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2006).古典文獻研究輯刊.台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 王世徵(2012).歷代書論名篇解析.北京:文物出版社.
  3. 王國安(標點)(1985).劉熙載 · 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王鎮遠(1990).中國書法理論史.合肥:黃山書社出版社.
  5. 宋明信(2005).中國古典書法理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6. 李玉姣(2014)。濟南,山東師範大學。
  7. 李曉琳(2004)。吉林,吉林大學。
  8. 周小儒,張揚(2011).中國歷代文學家書法.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9. 金學智(1994).中國書法美學.上海:江蘇文藝出版社.
  10. 金學智(2007).書概評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1. 俞膺潔,俞建華(2015).中國書法通解.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12. 姜澄清(2008).中國書法思想史.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
  13. 夏劍軍(2009)。明清書法評論語詞要論。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北京:
  14. 徐林祥(2010).劉熙載及其文藝美學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5. 徐林祥(2001).中國美學初步.佛山:廣東人民出版社.
  16. 秦金根(2009)。劉熙載書法理論研究。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北京:
  17. 袁津琥(2009).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
  18. 敏澤(1989).中國美學思想史.濟南:齊魯書社.
  19. 曹靜(2008)。浙江大學。
  20. 陳方既,雷志雄(1994).中國書法美學史.洛陽:河南美術出版社.
  21. 陳名生(2014)。廈門,廈門大學。
  22. 黃簡(1979).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23. 楊抱樸=楊寶林(2010).劉熙載年譜.審陽:遼海出版社.
  24. 楊疾超(2005)。書肇於自然與書造乎自然─中國古代書法重要理論命題述論。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北京:
  25. 楊疾超(2009)。藝概 · 書概研究。歷屆書法專業碩士學位論文選,北京:
  26. 楊寶林(2011).劉熙載書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7. 楊寶林(2009)。吉林大學。
  28. 葉朗(1985).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9. 鄒其昌(2002).中國美學與藝術學探微.武漢:崇文書局.
  30. 鄒韡(2009).劉熙載 · 書概.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31. 熊秉明(1999).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臺北: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2. 劉正成(2014).書法藝術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33. 劉立人(點校),陳文和(點校)(1993).劉熙載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4. 劉鑒毅(2001)。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35. 劉鑒毅(2002)。筆性墨情,人之性情也─劉熙載《書概》淺談。中華書道,37,42-52。
  36. 樊波(1998).中國書畫美學史綱.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
  37. 潘運告(2004).晚清書論.長沙:胡南美術出版社.
  38. 薛正興(點校)(2000).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