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花語.心境-李仁杰工筆繪畫創作研究

并列篇名

The Whisper of Flowers and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A Study in the Creation of Gongbi Paintings by LEE JEN-CHIEH

作者

李仁杰(Li, Ren-Jie)

关键词

工筆 ; 花語 ; 意境 ; 以形寫神 ; 師造化 ; 借物喻情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20 / 06 / 01)

页次

321 - 3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花語.心境-李仁杰工筆繪畫創作研究」旨在以天地有大美,人生活其間,是天地自然的一份子,當珍惜此一因緣,因此以緣物寄情,以花為名寫景、記事、藉物詠志,諭心為主體,將生活中對自然、人、事、物之情思感悟,以情感投注於自然物中,希望能闡述天地自然之理與道之真諦。以寫生為基礎的工筆繪畫,表現美好正向、有所選擇、是筆者對大地的關懷,對大地的愛,希望透過藝術呈現心中理想之意境。第一章緒論,此次創作研究的動機、目的、範圍、方法。第二章以形寫神,師造化開心源,意境是創作之靈魂,借物喻情,作為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之探討。第三章以題材選擇、深入觀察、畫意、構成、取捨美化進行創作與實踐。第四章作品解析:分為情懷意韻與造化悠思二系列,作品並以題材內容、創作理念、媒材與技法分別討論。第五章在省思與展望中檢視自我創作過程與未來創作方向深刻的體悟,繪畫藝術之本質,藝術創作是情感的投注,思想的表現,不論形式、技法、媒材,真、善、美、新當是藝術創作不變之方針。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吳清文(2015)。大地尋真─吳清文水墨創作理念與解析。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學刊,19
    連結:
  2. 張維元(2015)。映心化情─墨彩繪畫創作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19
    連結:
  3. 蔡友(2008)。從元陽梯田寫生談《寫生與創作的實踐》。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5
    連結:
  4. (東晉)王羲之(2008).蘭亭序五種.東京:株式會社二社.
  5. (清)劉熙載(1988).藝概,卷二詩概.臺北市:華正書局.
  6. 文史哲編,《中國名畫家叢書-宋元之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1904。
  7. 王秀雄(1981).美術心理學─創作‧視覺與造形心理.臺北:設計家出版公司.
  8. 王琢(輯錄)(1987).李可染畫論.台北:華正書局.
  9. 史葛路(1983).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0. 任伯年(1994)。九思图。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14,21。
  11. 吳冠中(1994)。小鳥天堂(二)。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002,19。
  12. 宋邵雍(1985).皇極經世書‧觀物篇.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13. 李可染(1994)。秋林放牧圖。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001,29。
  14. 李可染(1994)。牛背閒畫圖。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001,28。
  15. 李思瑩(2015)。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16. 李梅樹(1995)。清溪浣衣。中國巨匠美術周刊中國系列,33,25。
  17. 周積寅(1985).中國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
  18. 俞崑(2003).中國畫論類編上.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19. 俞崑(1984).中國畫論類編.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20. 俞劍華(1984).中國繪畫史.台北:華正書局.
  21. 姜美蓉(2009)。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22. 范寬(1995)。谿山行旅圖。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022,7。
  23. 凌嵩郎(1986).藝術概論.台灣學生書店.
  24.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編委員(2000).林玉山創作展.台北市:史博館.
  25. 張克齊(2014)。靜觀自得-工筆花鳥創作研究
  26. 梁楷(1995)。潑墨仙人。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60,27。
  27. 傅抱石(1985).中國繪畫理論.台北:里仁書局.
  28. 曾春海(2008).兩漢魏晉哲學史.五南書局.
  29. 楊大年(2005).中國歷代畫論采英.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30. 虞君質(1968).藝術概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31. 齊白石(1996)。蝦。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99,29。
  32. 劉昌元(1992).西方美學導論.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3. 潘天壽(1986).潘天壽畫論布置.臺北市: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34. 潘天壽(1985).談藝論.臺北市:丹青出版社.
  35. 潘運告(編)(2004).清人論畫.大陸:湖南美術出版社.
  36. 鄭昶(1982).中國畫學全史.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37. 盧輔聖(編)(2000).中國書畫全書第七冊.上海書畫.
  38. 簡惠美(2018)。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39. 羅立乾(1990).鍾嶸詩歌美學.東大圖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