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陳炳宏(2014)。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連結:
-
入境三千‧世代—水墨人物創作研究.臺北市:
-
(1974).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名品圖錄水墨美術大系.株式會社講談社.
-
(1994).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錦繡文化企業.
-
中國繪畫全集.
-
王怡仁(2019).賽斯書輕導讀.賽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王國維(2017).人間詞話.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
石守謙(2008).風格與世變.北京大學出版社.
-
艾倫·溫納, Ellen(2000).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何懷碩(2005).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余秋雨(2001).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李安德, Andre(2009).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李長俊(1979).西洋美術史綱要.雄獅圖書公司.
-
周積寅(2005).中國化論輯要.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
林文欣(2019).生命解碼—從量子物理、數學演算,探索人類意識創造宇宙的生命真相.八方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林君潔(2009)。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
星涉,高宜汝(譯).神心態:用科學方法打造內心強大的你.方智出版社股份.
-
珍羅伯茲, Jane,王季慶(譯)(2018).夢與意識投射.鴻柏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珍羅伯茲, Jane,王季慶(譯)(2010).未知的實相.鴻柏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珍羅伯茲, Jane,王季慶(譯)(2010).個人實相的本質.鴻柏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紅裕宏,高涌泉(2019).心靈黑洞.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枷達默爾(1999).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
袁金塔(1987).中西繪畫構圖之比較.藝風堂出版社.
-
高木森(2012).東西藝術比較.東大圖書有限公司.
-
郭淳華(1995)。臺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陳炳宏(2018).人境三千‧世代—水墨人物創作研究.臺北市:偉州印刷有限公司.
-
陳香君(2011).跨國移動.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
陳泰松(2009).穿越縫合—台灣當代藝術自我與他者.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
陳泰松(2009).穿越縫合.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
陳傳席(2014).中國繪畫理論史.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麥基卓, Jock,黃煥祥, Bennet,傅馨芳(譯)(2016).存乎一心—東方與西方的心理學與思想.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雲中岳(2016).冥想—讓生活從此開始改變.臺北市:種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馮作民(2002).中國美術史.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印行.
-
黃光男(1997).傳統現代藝術生活.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
葉維廉(1987).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熊宜中(1988)。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
劉其偉(2002).藝術人類學.臺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劉振源(2018).超現實畫派.偉州印刷有限公司.
-
劉振源(1998).超現實畫派.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印行.
-
潘運告(2007).中國歷代化論選下.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
鄧建邦(2014).未來學—理論、方法與應用.臺北市: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羅勃.魏格納, Robert,陳秋萍(譯)(2017).清醒夢:通往內我之門.臺北市:鴻柏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關紹箕(1993).實用修辭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蘭寧仕, Dimitrios(2008).新生命密碼.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