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一鼓寫破諸藝通-吳昌碩《石鼓文》全臨本析探

并列篇名

Writing Stone Drum Inscriptions consistently to comprehend Arts -An Analysis of Wu Chang Shuo's Stone Drum Full Copy

作者

林佳穎(Lin, Chia-Ying)

关键词

吳昌碩 ; 石鼓文 ; 篆書 ; 全臨本

期刊名称

書畫藝術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21 / 12 / 01)

页次

37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吳昌碩的書法藝術中各體兼擅,尤以篆書最為著名,又以臨寫《石鼓文》的成就最出色,而所臨的《石鼓文》拓本多為阮元(1764-1849)重刻范氏天一閣北宋本,從作品中款文當中可以看到,范氏天一閣舊藏北宋拓本相傳為《石鼓文》傳世拓本中的最善本。吳昌碩所寫過石鼓文不計其數,若要詳細計算也並非易事,全臨本的數量並不多,目前筆者所收集到的資料中全臨本應有五本,分別為五十九歲、六十五歲、七十五歲及八十歲所臨寫,從臨仿到主動詮釋,除了透過自身對於文字考證與金石研究,汲取刻石上的蒼勁樸實的質感,創造出屬於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重新詮釋對於《石鼓文》的理解與展現新的面貌,自然在其他書體和繪畫與篆刻的創作表現上融會貫通,呈現古韻新意的金石藝術風格。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中村伸夫(2000)。中国の書人たち。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
  2. 尹一梅(2015)。吳昌碩的《石鼓文》及其篆書。與古為徒:吳昌碩書畫篆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 王雨(2018)。自出新意前無古人-吳昌碩對石鼓文取法的突破及其影響。書畫世界,12,10-14。
  4. 仲威(2019)。《石鼓文》善本舉要。中國書法,348,4-33。
  5. 朱梁梓(2017)。清代篆書復興背景下的石鼓文書法探微。中國書法,318,159-164。
  6. 吳昌碩(1987).吳昌碩石鼓文墨迹.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7. 吳昌碩,吳東邁(編)(1993).吳昌碩談藝錄.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8. 吳長鄴(1999).我的祖父吳昌碩.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9. 吳倉碩(編)(1984).缶盧集.新北市: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10. 李含波(2017)。曾抱十石鼓-吳昌碩所藏所見《石鼓文》本述論。書法,12,81-85。
  11. 沃興華(2007).從創作到臨摹.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12. 松村茂樹(2002)。呉昌碩の石鼓文臨書について。中国文化 : 研究と教育,60,116-123。
  13. 姚夢谷(編)(1968).吳昌碩齊白石書畫選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4. 郁文韜(2018)。自我作古空群雄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法概述。紫禁城,2018(4),30-47。
  15. 神田喜一郎監修、西川寧監修(1975)。書跡名品叢刊-清・吳昌碩臨石鼓文。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
  16. 馬宗霍(編)(1986).書林藻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梅墨生(編)(2003).中國名畫家全集 6—吳昌碩.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18. 陳大中(2017)。自我作古空群雄—吳昌碩書法綜述。中國書法,319,74-85。
  19. 童衍方。吳昌碩書法篆刻藝術。吳昌碩書畫篆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 熊秉明(2004).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1. 劉江(2000).吳昌碩篆刻藝術研究.杭州:西泠印社.
  22. 戴家妙(2005).吳昌碩.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3. 謙慎書道會編(1982)。吳昌碩のすべて。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
  24. 謙慎書道會編(2004)。吳昌碩書畫集。東京:株式會社二玄社。
  25. 蘇友泉(1985).吳昌碩生平及書法篆刻藝術之研究.臺北:蕙風堂筆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