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劉豐榮(2004)。視覺藝術創作研究方法之理論基礎探析:以質化研究觀點為基礎。藝術教育研究學刊,8,77。
連結:
-
Adey,徐苔玲(譯),王志弘(譯)(2013).移動.台北:群學出版社.
-
Barthes, Roland(1975).Roland Barthes by Roland Barthe.
-
Barthes, Roland(1972).Critical Essays.Northwester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
Barthes,江灝(譯)(2019).神話學.台北:麥田出版.
-
Barthes,陳志敏(譯)(2008).符號的想像── Barthes 評論集.台北:國立編譯館.
-
Baudrillard, Jean(1994).Le crime parfait.Paris:Gallilé.
-
Baudrillard,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
Fabiani, Jean-Louis,陳秀萍(譯)(2019).布迪厄:從場域、慣習到文化資本,「結構主義英雄」l 親傳弟子對大師經典概念的再考證.台北:麥田出版社.
-
Saussure,高名凱(譯)(1980).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
Sennet(1976).The Fall of Public Man.
-
王振輝(2013).知識與權力:當代教育中的貧窮世襲.台北:五南出版社.
-
皮耶• Bourdieu,李猛(譯),李康(譯)(1998).實踐與反思.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
西恩•霍爾,吳奕欣(譯)(2015).這就是符號學.台北:積木文化.
-
吳孟芯,戴裕蒨(2013)。虛擬偶象紅翻天!初音未來的流行產製。犢:傳播與科技,5
-
李建緯,〈大眾媒體中的擬像與現代消費美學:Baudrillard〉,《李建緯的胡言胡語》(2010.06.08) ,網址:。
-
林志明(2020)。回望《物體系》:布希亞的幻象形上學與攝影消失術。物體系,台北:
-
林志明(2020)。描繪一個不存於任何地方的圓周。物體系,台北:
-
哈爾•福斯特(編)(1998).反美學.台北:新世紀.
-
約翰•費斯克(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
庫夫,林秀麗(譯)(2003).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
徐玉芳(2003)。大眾在大眾文化中的異化。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6(1)
-
高譜鎮(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Sur la television 一個透過「場域」概念的解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4
-
陳瑤玲(2018)。全球化下的「移動性」觀察。國家圖書館,3,110。
-
陳靜璇,吳宜澄(2011)。藝術領域研究方法之探討:以創作類研究為主之分析。藝術學刊,2(1),118。
-
陸揚(2002).大眾文化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
黃明慧(2006)。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研究所。
-
詹明信,吳美真(譯)(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文化.
-
趙毅衡,胡易容(2014).符號學︰傳媒學辭典.台北:新銳文創.
-
齊格蒙•鮑曼,陳雅馨(譯)(2018).液態現代性.台北:商周出版.
-
邁克爾•格倫菲爾(編),林云柯(譯)(2018).布迪厄:關鍵概念.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
羅伯特•斯坦,陳儒修(譯),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
-
羅蘭•巴特,江灝(譯)(2019).符號帝國.台北:麥田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