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宮崎駿日本動畫作品賞析-以“神隱少女”為例

并列篇名

An Study of the Implication of Hayao Miyazaki's Animated Film: "Spirited Away"

DOI

10.7042/JYDXTSXB.200709.0293

作者

林麗娟

关键词

日本 ; 動畫 ; 宮崎駿 ; 神隱少女 ; 作品賞析 ; Japan ; Animation ; Hayao Miyazaki ; Spirited Away ; Film analysis

期刊名称

嘉義大學通識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期(2007 / 09 / 01)

页次

293 - 3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以動畫「神隱少女」於2002年奪得柏林影展金熊獎,成為世界影史上第一次得到三大影展最高榮譽的動畫導演。此動畫並在日本國內創下了304億日幣的票房,成為日本史上最賣座的動畫電影。 宮崎駿強調:「我希望能夠再次藉著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為了提醒世人回歸到對大自然的關懷,片中運用許多象徵手法呈現社會病態。他認為過剩的娛樂已麻痺了現代人心靈,感嘆人們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小孩更是保護過當。因此,希藉由一個十歲平凡小女孩的故事,喚醒大家沈睡已久的心靈,並找回人類原有的生命力與善良純真。 然而,究竟本作品受到歡迎之特色何在?其蘊涵之寓意與精神為何?乃至反映出何種日本社會文化現象等等,皆是頗值得加以探究之課題。對此,本論文透過收集解析宮崎駿動畫相關文獻、專家學者與視聽大眾對此作品之評論,以及對照相關日本社會文化背景;針對:(一)宮崎駿與「神隱少女」之大千世界、(二)人道關懷與人性教化之神聖使命、(三)工業污染與環保議題之省思、(四)資本主義社會之現實與考驗等四方面加以探討。藉此深入洞悉本創作的主要精神意涵,並分析歸納出帶給我們之啟發與省思。

英文摘要

Japanese Animation Master, Hayao Miyazaki was awarded in 2002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Golden Bear, then became the first animation director who has three film festival awards. In Japan, it was the most popular animated film and has won the box office over 30.4 billion yen. Hayao Miyazaki said: ”I hope this film can save the falling soul of people again.” In order to remind people to concern about the nature, he used many emblems to express the common failing of the society. He sighed that people are losing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 and overprotect children. By this story of a 10-year-old girl, he tried to wake sleeping minds up, and find the losing innocent hearts. This paper collected Hayao Miyazaki's works and related papers, comments from experts and the mass population, and Japanese society culture context data: (一) The world of Hayao Miyazaki and ”Spirited Away”, (二) The vocation of humanity concern and analysis, (三) The reflection of industry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四) The Capitalism society's reality and challenge. From these, we hope to understand the implied meanings and generalize the enlightenments to u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陳仲偉(2005)。從知日到哈日:以日本動畫文化為例。思與言,43(1),25-70。
    連結:
  2. Don Slater著、林祐聖譯、葉欣怡譯(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 Robert Lapsley著、Michael Westlake著、李天鐸譯、謝慰雯譯(1997)。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 Roger Silverstone著、陳玉箴譯(2003)。媒體概念十六講。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5. 三浦朱門著、鄧麗寶譯(1992)。日本人的真面目。台北:稻田。
  6. 方振寧著(2002)。宮崎駿「神隱少女」與世界動畫大事紀。藝術家。
  7. 王元明著(1991)。佛洛姆人道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
  8. 王晶盈(2002)。日本動畫在巴黎-第二屆日本動畫展。電影欣賞季刊91年春季號,111,93-96。
  9. 王晶盈、Yvan Elbaz譯(2002)。宮崎駿談神隱少女及創作。電影欣賞季刊91年春季號,111,64-67。
  10. 王耀瑄(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11. 吳知賢(1993)。國小兒童解讀卡通影帶的研究-以「龍貓」為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6,131-168。
  12. 吳旻峰(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13. 李天鐸主編(2002)。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Ⅰ)。台北:遠流。
  14. 沈黎暉編、尹麗川編(1994)。宮崎駿的感官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
  15. 彼得杜拉克、傅振焜譯(1994)。後資本主義社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6. 林世彬(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17. 林群偉、鐘世凱(2003)。3D動畫影片分鏡研究-以「神隱少女」與「史瑞克」兩部動畫電影為例。藝術學報,99-114。
  18. 邱琡雯(2003)。日本文化在臺灣與亞洲(Ⅱ)。台北:遠流。
  19. 范健祐(2002)。2001年日本電影回顧。電影欣賞季刊夏季號,112,75-76。
  20. 范健祐(2003)。日本電影的昨日、今日、明日。電影欣賞季刊秋季號,116,77-82。
  21. 孫立群(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22. 馬振鋒(1993)。仁、人道-孔子的哲學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3. 張子樟著(1999)。少年小說大家讀。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24. 陳仲偉(2004)。日本動畫之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唐山。
  25. 彭懿著(1998)。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導論。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26. 黃正龍(1996)。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飛翔之夢。電影,6,81-85。
  27. 楊鵬(1993)。卡通敘事學。中國湖北: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28. 葉坦(1993)。日本文化深層結構研究。日本學刊,9,72-90。
  29. 齊格蒙·包曼、張君玫譯(2003)。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30. 齊格蒙包曼、王志弘譯(2003)。工作、消費與新貧。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31. 蔡州宙(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北師國教所。
  32. 蔡琰(1991)。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33. 談璞(1997)。人神廝殺之際矛盾糾結的仇恨與鬥爭-宮崎駿世紀末巨作「魔法公主(Mononoke姬)。影響雜誌,88,94-99。
  34. 鄭美琴編(1992)。宮崎駿經典集(I) (II)。台北:尖端出版有限公司。
  35. 顏忠賢(1993)。一個薛西佛式的行動-宮崎駿作品的「飛行器」分析。影響電影雜誌,40,137-143。
  36. 羅慧雯(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37. 鐮田慧著(1996)。當代日本社會百面觀。台北: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