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命教育之儒學闡釋-孔孟仁義思想的現代意義

并列篇名

The Confucian Interpre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Thinking in Confucius and Mencius

DOI

10.7042/JYDXTSXB.201201.0045

作者

謝君直(Chun-Chih Hsieh)

关键词

生命教育 ; 仁義 ; 仁心 ; 義理 ; 禮 ; 道德生命 ; 哲學實踐 ; Life Education ;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 Rite ; Moral Life ; Philosophical Practise

期刊名称

嘉義大學通識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12 / 01 / 01)

页次

45 - 7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說明「生命教育」的研究非是單一概念,而是多元觀念,若以儒家哲學探討之,則教育學子不僅是客觀知識的賦予,亦應包含德性生命的啟發。本文乃分析孔子與孟子對仁與義的敘述,指出孔孟仁義思想作為倫理學或道德哲學,不僅是實踐哲學之理解,更蘊含哲學實踐之充盡其極。易言之,概念之辯析固然有助於瞭解人的種種生命面貌與表現,然而生命之價值與意義,以及是非善惡之存在,非是僅止於論說或視為知識客體,而應在道德實踐中證成其為真,此即使價值實踐的意義能夠進入到生活世界中,令生命充實而有光輝。根據前述觀點,本文乃具體回應生命教育之施行所設定的課程中,「哲學與人生」是闡釋仁義價值觀的人生智慧在實現人的尊嚴,並啟發學生以義利之辨與義命關係面對人生各種困境與試煉。而在「道德思考與抉擇」的課程方面,除了教授仁義思想作為道德判準外,思辨價值實踐能力之根源,呈顯道德之實踐性,以致推擴至極,與天地萬物形成價值關係,更是教育仁義思想之真義。是以本文結論,從孔孟仁義思想的理論開放性而言,儒學即涵蘊生命教育。

英文摘要

My purpose of thesis is to demonstrate that life education is not single concepte, but multiple perspective. And if study life education by confucianism, we'll find life education is not only learning knowledge, but also enlightening student's moral life. Therefore my thesis has three demonstration. Firstly, analysis Confucius and Mencius'benevolence(仁) and righteousness(義) thinking, illustrates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thinking not only as moral philosophy and ethics, but also emphasis on philosophical practise. Secondly, the life with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is related to the world, and making the life world full of meaning. Thirdly, respond to courses of life education,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thinking that in course of philosophy and life establishes values, distinguishes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and it lead us to face to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bout the course of moral thinking and choices, according to the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thinking, we can make moral judgment, thinks about the original of values, and it makes us form relations to cosmos. Finally, I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onfucius and Mencius'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thinking imply the life educ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64
    連結:
  2. 謝鎮群(2010)。自由民主體制下的生命教育政策之制定。生命教育研究,2(1)
    連結:
  3. 生命教育課程綱要「生命教育學科中心」,網址http://life.ltsh.ilc.edu.tw/。
  4. 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5. 朱熹(2000)。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6.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牟宗三(1985)。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 牟宗三(2007)。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
  9. 牟宗三(1987)。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0. 阮元重刻(1989)。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唐君毅(1989)。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2. 唐君毅(1988)。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 唐君毅(1986)。唐君毅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
  15. 徐復觀(1988)。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6. 袁保新(2008)。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國立編譯館。
  17. 袁保新(1992)。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18. 張心澂(1979)。偽書通考。臺北:宏業書局。
  19. 陳德和(2006)。儒家思想的生命教育理論─對諍於多元知能論、全人教育論與層次進步論(下)。鵝湖月刊,368
  20. 陳德和(2002)。台灣教育哲學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陳澔(1953)。禮記集說。臺北:台灣啟明書局。
  22. 勞思光(2002)。中國哲學之世界化問題。勞思光思想與中國哲學世界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3. 勞思光(1991)。對於如何理解中國哲學之探討及建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
  24. 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25. 黃俊傑(1991)。孟子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6. 楊伯峻(1991)。春秋左傳注。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
  27. 鄔昆如(2001)。基督宗教與生命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6
  28.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9. 蔡明昌、葛蕙蓉(2006)。生命教育教師教學知能之德懷研究。中等教育,57(2)
  30. 黎建球(2001)。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
  31. 謝君直(2010)。老莊哲學的自然觀對生命教育研究的意義。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44(2)
被引用次数
  1. 李美秀(2018)。台灣臨床倫理困境之解決-由儒家義理做解析。護理雜誌,65(6),95-103。
  2. 謝君直(2013)。論〈學記〉成德之教對大學生命教育的啟發。生命教育研究,5(2),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