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花蓮縣河東地區行動郵局與社區互動之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vable Post Office and the Community in Hodong, Hualien

DOI

10.29704/JDIT.200612.0005

作者

劉秀琴(His-Chin Liu)

关键词

璞石閣 ; 河東地區 ; 行動郵局 ; 交叉分析 ; 1. Po-Shi-Ko ; 2. the area of Hodong ; 3. the movable post office ; 4. intersection analysis

期刊名称

大漢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6 / 12 / 01)

页次

61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秀姑巒溪中游的東岸,通稱河東地區,也就是花蓮一九三縣道90至110.5公里處,台灣目前僅存的汽車行動郵局,行駛其間。行動郵局不僅是花蓮縣重要的觀光文化資產,更是河東居民生活的一部份,與社區互動關係至為密切。 本計劃的研究範圍,是以玉里鎮河東地區的六個里,包括十二個聚落、九個社區發展協會為主軸。研究的方法,參考中、日文文獻資料與田野調查並重,並多次隨行動郵局在各停靠站做實地訪談,確實做下紀錄。 利用問卷調查表整合統計出河東地區行動郵局「族群」與「所屬里」使用情況和瞭解狀況作「交叉分析」。並就行動郵局使用者的年齡層,清楚的繪出「年齡層的使用頻率圖」。 在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方便、安全、親切的行動郵局,使用頻率最高的年齡層是30至39歲佔27%,其次是40至49歲佔23%;修正了行動郵局大多是老年人在使用的刻板印象。

英文摘要

The area of Hodong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shore of the midstream of the Shiouguluan River, ranging from the labeled 90 kilometer to the labeled 110.5 Kilometer of Hualien County Highway No. 193. There is an only existing movable post office running in the area in Taiwan. The movable post office, which has intimat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mmunity, is not only one of the important cultural assets, but also a part of life of Hodong residents. The study investigates six neighborhoods, including 12 villages and 9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reviews as well as field survey are the major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er also went with the movable post office to interview the residents and recorded everything truly. The research gathers statistics with intersection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groups which make use of the movable post office and the neighborhood they live in. The use frequency chart of age is drawn according to the age groups who make use of the movable post offic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age group which prefers to use the convenient, safe, and friendly movable post office the most is thirties, 27% of the use population; next age group forties, 23% of the use population. The results change the impression that elders make use of the movable post office the most frequent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基礎與應用科學綜合
醫藥衛生 > 醫藥衛生綜合
生物農學 > 生物農學綜合
工程學 > 工程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鄉名探源
  2. 花蓮縣觀光資訊網
  3. 帶著殼路的郵局
  4. 玉里鎮戶政事務所
  5. 玉里鎮公所
  6. 經濟部水利署
  7. (1996)。玉里-璞石閣。自由時報(1996/08/01)。
  8. 毛利之俊(1933)。東台灣展望。台東:東台灣曉聲會。
  9. 王國榮(2005)。金多兒筍爲部落產業帶來契機。更生日報(2005/11/21)。
  10. 台灣教會公報週刊(1997)。台灣古早教會巡禮。台南:人光出版社。
  11. 玉里郡役所編(1985)。花蓮港廳郡庄要覽輯存。成文出版社。
  12. 田哲益(1995)。台灣布農族風俗圖誌。台北:常民文化公司。
  13. 伊能嘉矩(1965)。台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
  14. 伊能嘉矩(1928)。台灣文化志。
  15. 伊能嘉矩著、楊南群譯註(1996)。台灣踏查日記。遠流出版社。
  16. 安倍明義(2000)。台灣地名研究。武陵出版社。
  17. 吳玉階(1955)。花蓮郵政沿革誌略。花蓮文獻,3
  18. 李立法(1998)。水底寮「領路頭」清朝浸水營古道起點。台灣時報(1998/06/17)。
  19. 李儀亭(2005)。流動的郵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 林文龍(1994)。吳光亮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21. 林炬璧(2000)。花蓮講古。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研究所。
  22. 社論(2005)。多觀賞東部生態地景人文內涵。更生日報(2005/11/04)。
  23. 花蓮港廳編(1934)。花蓮港廳要覽。花蓮:花蓮港廳。
  24. 邱顯明(2005)。近百年古道八通關越道貫通。自由時報(2005/11/19)。
  25. 邱顯明(2005)。安通咖啡場將規劃渡假村。自由時報(2005/12/15)。
  26. 胡傳(1960)。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台北:
  27. 夏獻綸(1959)。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文獻叢刊。台北:
  28. 康德培(2005)。續修花蓮縣志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29. 張柏東(2005)。東豐文旦豐收物美價廉。聯合報(2005/09/13)。
  30. 張柏東(2005)。赤柯山春田古道走得通了。聯合報(2005/12/10)。
  31. 張振岳(1996)。後山西拉雅人物誌。台北:常民文化公司。
  32. 張振岳(2004)。富里鄉志。花蓮:富里鄉公所。
  33. 張愛莉(2005)。有關行動郵局資料三頁。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
  34.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35)。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阿美族。
  35. 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96)。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南天書局。
  36.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台灣原住民史阿美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37. 連雅堂(1954)。台灣通史。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38. 陳秀淳(1998)。日據時期台灣山地水田稻作的展開。稻鄉出版社。
  39. 黃武東、徐謙信、賴永祥(199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台南:人光出版社。
  40. 黃茂卿(1991)。迪階觀音山教會早期五十年史。台南:共同文化公司。
  41. 黃聰明(2005)。修復德武圳。更生日報(2005/09/09)。
  42. 黃聰明(2005)。璞石閣公園富有濃厚藝術味。更生日報(2005/11/24)。
  43. 黃聰明(2005)。最後的獵人、德武國小特映會。更生日報(2005/12/16)。
  44. 黃聰明(2005)。苓雅部落推廣金多兒筍。更生日報(2005/09/11)。
  45. 黃聰明(2005)。春日里族群聯歡。更生日報(2005/09/09)。
  46. 詹前善(2001)。玉里行動郵局骨董車。聯合報(2001/02/06)。
  47. 劉良璧(1993)。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48. 劉瑩三(2005)。續修花蓮縣志自然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49. 劉還月(2002)。處處為客處處家。花蓮:鳳林鎮公所。
  50. 賴永祥(1998)。教會史話。台南:人光出版社。
  51. 駱香林(1978)。題詠花蓮風物。雁山彩色印刷公司。
  52. 駱香林、黃瑞祥、苗允豐(1974)。花蓮縣志。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53. 戴國熙(2000)。人瑞王阿武有一顆年輕的心。更生日報(2000/10/16)。
  54. 戴興盛(2005)。續修花蓮縣志經濟篇。花蓮:花蓮縣政府。
  55. 戴寶村(2001)。宜蘭縣交通史。宜蘭:宜蘭縣政府。
  56. 簡東源(1993)。玉里汽車行動郵局。中國時報(199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