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學評鑑指標訂定與高等教育政策規劃執行之落差

DOI

10.6797/LTARGE.200708.0151

作者

開一心

关键词

大學評鑑 ; 評鑑指標 ; CIPP評鑑模式

期刊名称

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卷2期(2007 / 08 / 01)

页次

151 - 1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大學評鑑執行逾三十年,近年來愈受矚目,主要是評鑑背後牽涉諸多資源利益。自1975年以來實施的大學評鑑結果常被教育部用來作為改進大學教育及擬定高教政策之參考。由於大學評鑑實施過程由教育部主導,評鑑指標的選定常依據高教政策之需求而定;然此舉的公平、公正性卻常遭質疑。批評者認為大學評鑑的精神遭到蹂躪,不僅被誤用為大學聲望調查手段,評鑑結果也遭量化評比成為國家公告的大學排行榜。尤其不宜的是評鑑結果被高教決策單位當成教育部補助各大學經費,以及教育部核准私立大學彈性收費之重要依據。 國內現行大學評鑑的問題之一是:目前用以評鑑大學效能各項表現指標的訂定與採行,呈現明顯偏重以評鑑菁英教育(Elite Education)的研究大學績效指標(Accountability Indicators)為主。這型評鑑指標模式與現行之高教政策走向,亦即以成立社區大學、學院或二年制技術院系,著重教學為主的普通教育(Mass Education)或技職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確有自相矛盾、互相違背之實。問題之二:由教育部主導選定評鑑指標之方式,其指標雖能符合一般系所業務(如教育目標、教學研究、輔導、推廣、及發展)之標準,卻難以配合性質屬性不同或系所獨特專業之需求(如以技能專長為主之體育學院、藝術學院等)。此類評鑑指標的訂定,不僅違背「評鑑必須切實依據大學傳統、目標、與學術文化」之原則,且不符鼓勵大學分類發展特色之高教政策。問題之三:因高教決策單位將評鑑結果列入教育資源分配之參考指標,誤導各受評之系所校院,為因應評鑑指標所著眼之評鑑項目,而調整現行制度或未來發展方向,進而模糊各校院各系所之特有專業或屬性特質,打亂各校院各系所之特定專業或屬性特質之發展腳步。 本研究旨在評析大學評鑑指標的選項與高教政策規劃與執行間之落差與矛盾,並說明表現指標之選擇與訂定過程與高教政策制定間之關係,期能使表現指標之選擇與訂定與高等教育政策走向互相配合,更期望決策者於選取及訂定大學評鑑指標之際,賦予抽象指標具體操作型定義,並將既定政策走向列入考量,得以大學評鑑指標之選定來落實決策單位現行之高教政策。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葉啟政(2004)。缺乏社會現實感的指標性評鑑迷思。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討論會,台北:
    連結:
  2. Alkin, M. C.(1979).Evaluation Theory Development.Evaluation Comment,2,1.
  3. Ashworth, A.,Harver, R.(1994).Assessing Quality in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London:Jessica Kingsley.
  4. Ball, R.,Halwachi, J.(1987).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16,393-405.
  5. Berk, R. A.(1981).Educational Evaluation Methodology.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P..
  6. Bormans, M. J.,Brouwer, R.,In't Veld, R. J.,Mertens, F. J.(1987).The Rol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Improv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11,181-194.
  7. Carley, M.(1981).Social Measurement and Social Indicators: Issues of Policy and Theory.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8. Cascio, W. F.(1992).Managing Human Resources.New York:McGraw-Hill.
  9. Clark, B. R.(1973).Development of the Soci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Sociology of Education.
  10. Cronbach, Lee J.(1973).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 Practice.Ohio:
  11. DES(1985).Green Paper.HMSO.
  12. Hansen, R. A.,Siegel, D. F.(1991).Formative, Summative and Confirmative: The Three Phases of Evaluation.Paper presented at AACTE Conference,Chicago:
  13. Hufner, K.(1987).The Role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German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11,140-148.
  14. Jarratt, T.(1985).Report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for Efficiency Studies in University.London:Committee of Vice-Chancellors and Principals.
  15. Johnstone, J. N.(1981).Indicators of Education System.Paris:UNESCO.
  16. Kells, H. R.(1990).The Inadequacy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Ne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Development Construct.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2,258-270.
  17. Kells, H. R.(1992).Purposes and Means in Higher Education Evaluation.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4(1),91-103.
  18. Kells, H. R. (ed.)(1990).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Paris:OCED.
  19. Kogan, K.(1986).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An Analytic Overview.London:Hutchinson.
  20. Mayston, D. J.,Jesson, D. J.(1991).Educationa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 New Framework of Analysis.Policy and Politics,19,99-108.
  21. Merton, Robert K.,N. W. Storer (Ed.)(1973).The Sociology of Scien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2. Neave, Guy(1988).On the Cultivation of Quality, Efficiency and Enterprise: An Overview of Recent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Western Europe, 1986-1988.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3(1/2),7-23.
  23. Nobuko, Miyairi(2004)。引文分析與學術評鑑研究會。台北:國家圖書館。
  24. Phi Delta Kappa, National Study Committee on Evaluation(1971).Educational Evaluation & Decision Making.Ithaca, IL:F. E. Peacock.
  25. Ramsden, P.(1991).A Performance Indicator of Teach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16,129-150.
  26. Ranking, S. C.(1992).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Assessment.NASSP Bulletin,September,66-76.
  27. Sallinen, A.,Konttinen, R.,Panhelainen, M.(1994).Interactive Model of Self-Evalu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Jyvaskla: A Pilot Study.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6(3),357-375.
  28. Scriven, M.,R. W. Tyler(1967).Perspectives of CurriculumEvaluation.Chicago:Rand McNally & Co..
  29. Segers, M. (eds.),Wijnen, W. (eds.),F. Dochy (eds.)(1990).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Netherlands:Van Gorcum, Assen.
  30. Seldin, Peter(1988).Evaluating and Developing Administrative Performanc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31. Seyna, E. J.(1986).The Fad That Changed Management.Long Range Planning,19,116-123.
  32. Sizer, J.(1992).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Higher Institution Relationships: Lessons for Government.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4,156-163.
  33. Sizer, J.,F. Dochy (eds.),M. Segers (eds.),W. Wijnen (eds.)(1990).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Netherlands:Van Gorcum, Assen.
  34. Sizer, J.,H. R. Kells (ed.)(1990).The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Higher Education.Paris:OCED.
  35. Spee, A.,Bormans, R.(1992).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nment-Institution Relation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4,139-155.
  36. Stufflebeam, Daniel L.(2003).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3 Annual Conference of Oregon Program Evaluator Network,Portland, Oregon:
  37. Stufflebeam, Daniel L.,Webster, W. J.,Madaus, G. F. (ed.)(1985).Evaluation Models.Boston:Klumer-Nirhoff.
  38. Tognolini, J.,Adams, K.,Hattie, J.(1994).A Methodology to Choos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Research Attainment in Universities.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38(2),105-117.
  39. Vught, F. V.,Alma Craft (ed.)(1994).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London:The Falmer Press.
  40. Watson, D.(1995).Quality Assurance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Systems and Outcomes.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7,25-38.
  41. 王保進(1993)。台北,政大。
  42. 王保進(1996)。評鑑高等教育的表現指標可行模式之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6(1),127-147。
  43. 王保進(1994)。國家層級大學教育指標系統建構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18,25-49。
  44. 王保進(1996)。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7。
  45. 王保進、陳漢強編(1997)。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46. 王保進、陳漢強編(1997)。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47. 台灣評鑑協會(2005)。大學評鑑說明會。台北:
  48. 台大教與學期刊電子報
  49. 江宜樺(2004)。關於台灣學術評鑑制度的幾點建議。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討論會,台北:
  50. 吳明清、陳漢強編(1997)。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51.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台北:五南。
  52. 李聰明(1997)。大學評鑑的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53. 林景淵(1997)。大學評鑑之探討-以日本評鑑爲例。興大人文社會學報,6,185-197。
  54. 林聰明、巫銘昌、鄭美君、黃惠明(2005)。台灣高等技術教育的評鑑制度與實施。職業技術教育,22
  55. 政策論壇電子報
  56. 秦夢群、胡悅倫編(1998)。海峽兩岸大學教育評鑑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57. 九十五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
  58. 大學校院系所評鑑實施計畫96年度
  59. 95年度大學系所評鑑結果公布新聞稿
  60. 馬信行(1990)。論教育評鑑指標之選擇。現代教育,5(3),39-54。
  61. 馬信行(1993)。教育評鑑。台北:南宏。
  62. 馬信行、陳漢強編(1997)。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63. 國立教育資料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參考資料叢書-大學教育。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64. 張建邦(1996)。隴壟斷性競爭的高等教育。台北:淡江大學。
  65.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66. 張鈿富(1996)。臺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3),18-40。
  67. 張鏡湖(1993)。美國的大學評鑑。教育資料文摘,39(4),44-47。
  68. 張鏡湖(1997)。論大學評鑑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教育資料文摘,31(2),109-114。
  69. 教育部(1996)。高教簡訊,58
  70. 教育部(2000)。大學評鑑制度之檢討及其預算執行情形專案報告。
  71.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台北:教育部。
  72. 教育部(1996)。高教簡訊,66
  73. 教育部(1996)。高教簡訊,67
  74. 教育部(1996)。高教簡訊,65
  75. 教育部(1996)。高教簡訊,63
  7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2)。大學學門評鑑委託公正學術團體試辦計畫。台北:教育部。
  7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1)。七十九學年度大學校院文學院評鑑手冊。台北:教育部。
  78.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高教司提出提昇大學教育水準的具體措施。高教簡訊,85,4。
  79.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3)。大學校院教育評鑑(高教叢書-政策類5)。台北:教育部。
  8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建立「多元自主」的高等教育制度。高教簡訊,85,3。
  81. 教育資料文摘(1993)。文大向教育部抗議限制收費。教育資料文摘,31(3),6-7。
  82. 教育資料文摘(1993)。以評鑑成績爲私大彈性收費依據。教育資料文摘,31(1),20。
  83. 教育資料文摘(1992)。教育部承認私校評鑑有缺失。教育資料文摘,172,55。
  84. 陳伯璋(2004)。學術資本主義下台灣教育學門評鑑制度的省思。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討論會,台北:
  85. 陳漢強(1995)。大學評鑑與品質保證模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1,21-42。
  86. 陳漢強編(1997)。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87. 陳漢強編(1997)。大學評鑑。台北:五南。
  88. 陳漢強、C. P. Kearney、蘇錦麗、陳麗珠(1992)。國內大學評鑑委託公正學術團體辦理之研究與評估。新竹:新竹師範學院教學與學校評鑑研究中心。
  89. 陳漢強、蘇錦麗(1993)。大學評鑑委託公正學術團體辦理之研究評估。教育研究資訊,1(5),69-83。
  90. 陳維昭(2004)。理想高教-分級分工。台大校友雙週刊。
  91. 湯梅英(1992)。從績效責任談大學評鑑。現代教育,7(3),48-61。
  92. 黃光雄編譯、D. L. Stufflebeam、A. J. Shinkfield原著(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93. 黃厚銘(2004)。SSCI, TSSCI與台灣社會科學學術評鑑制度。當代,85,38-45。
  94. 黃政傑、簡茂發、黃坤錦、周祝英、李隆盛、張嘉育(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參考資料叢書-大學教育。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95. 黃振球(1992)。大學如何實施行政人員評鑑。現代教育,7(3),3-18。
  96. 楊文雄(1980)。教育評鑑的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決策上的應用。屏東:屏東師院。
  97. 葉忠達(1995)。大學教師對大學評鑑及「全面品質管理」之反應研究。教育研究資訊,3(4),73-87。
  98. 葉啟政(2003)。台灣社會學的知識-權力遊戲。政大社會學刊,35,1-34。
  99. 赫曼(1987)。柏克萊加大校長赫曼:人盡其才是治校秘訣。遠見雜誌。
  100. 劉永水、張添州(2003)。教育評鑑CIPP之應用。商業職業教育,90,17-24。
  101. 慶伊富長編(1984)。大學評價之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102. 盧增緒(1990)。教育評鑑的問題與趨勢。現代教育,5(3),15-38。
  103. 戴曉霞(2004)。大學評鑑的興起、模式與問題。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討論會,台北:
  104. 顏崑陽(2004)。再哀大學以及一些期待與建議-當前高教學術評鑑的病癥與解咒的可能。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學術評鑑討論會,台北:
  105. 蘇錦麗(1995)。大學學門評鑑試辦計畫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106. 蘇錦麗(1992)。談大學評鑑與聲望調查。高教簡訊,20
  107. 顧忠華(2004)。大學評鑑的顯性與隱性功能:以社會科學爲例。當代,85,28-37。
被引用次数
  1. (2010)。我國大學系所評鑑之問題分析與改進方向。教育政策論壇,13(2),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