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東方身體文化的覺醒

DOI

10.29793/TYHHHK.200304.0003

作者

蔡麗華;陳怡靜

关键词
期刊名称

體育學系(所)刊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3 / 04 / 01)

页次

25 - 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隨著生活健康與身體保健的意識影響,人們開始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體適能、有氧運動、瑜珈、太極拳、太極導引、藝術治療等課程也開始流行;傳統西方「奧林匹克」之身體文化中,講求更快、更遠、更高的教育目標,在此多元需求的世紀中,面臨了分化和挑戰。舞蹈藝術界,在90年吹起「東方身體風潮」,此風潮中,國內外的一些舞蹈先進們,紛紛從太極拳、氣功、瑜珈、冥想等修練方法中得著靈感和啟發;除此之外,2001年9月舉行的「亞洲東方人體文化研討會」中,劉峻驤教授提出了「東方人體文化」學門,正式將東方人體文化引進台灣,與學術界對話。由以上諸多現象中,可知「東方身體文化」正在打破國內傳統以來,以西方體系為主的「身體教育」,包括舞者身體教育;研究者本著對「身體探索」之興趣,對於此一覺醒和趨勢十分關切,於是著手進行「東方身體文化」的相關研究。此篇「東方身體文化的覺醒」,提出了東西方身體觀的相異衝突與相同交會之處,並以「東方人體文研討會」和「東方身體風潮」作為進一步探討其「內涵」與「表現」的依據。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明張介賓。類經圖翼。臺北:新文豐。
  2. 乾隆千年吳謙。醫宗金鑑。台中:志遠。
  3. 平行(1995)。舞蹈欣賞。臺北:三民書局。
  4. 吳士宏(2001)。舞蹈評析與身體觀。臺北:五南。
  5. 李立亨(2000)。我的看舞隨身書。臺北:天下。
  6. 李宗芹(1996)。與心共舞—舞蹈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張老師。
  7. 李建民(2000)。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支源流。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8. 栗山茂久(2000)。身體的語言。臺北市:究竟。
  9. 許天治(1987)。藝術感通之研究。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10. 陳定雄(1978)。體育思想。台中:書恆。
  11. 陶馥蘭(1996)。身體書。臺北:萬象圖書。
  12. 楊儒賓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
  13. 趙捷、尤廉(1993)。藝林折枝。臺北:萬象。
  14. 劉思量(1992)。藝術心理學。臺北:藝術家。
  15. 劉峻驤(1996)。東方人體文化。上海:上海文藝。
  16. 歐建平(1997)。舞蹈名人錄。臺北市:洪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7. 鍾明德(2001)。神聖的藝術。臺北:揚智。
  18. 鐘明德(1999)。舞道—劉紹爐的舞蹈路徑與方法。臺北市:時報。
被引用次数
  1. 熊道天,黃僅喻,王鈞逸(2022)。文化觀點論土耳其運動教育之推展。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8,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