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王志楣(2007)。從有身到無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國文學誌,15,31-49。
連結:
-
黃俊傑(2002)。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541-564。
連結:
-
鄭曼青(1956)。簡易太極拳淺說。連載于新生報。
-
葉大密 (2003)。柔克齋太極傳心錄。為門人金慰蒼校注。未出版。
-
郭建成(2012)。罕見疾病團體企鵝家族,太極拳與身體平衡。取自彰化基督教醫院,彰基訊息網址http://www.cch.org.tw/news/news_2_detail.aspx?oid=1881&no=5。
-
丁建華(1990)。運動治療學。台北市:南山堂。
-
王壯弘(2009)。上善若水─王氏水性太極拳講記。中國:海南。
-
余功保(2013)。董家太極—董英傑太極拳傳承與精義。北京:當代中國。
-
吳沛京(2009)。從身體的角度看體育的“智識”教育。體育學刊,16(7),14-17。
-
吳唯平、王令儀(2012)。運動與平衡。政大體育,21,73-89。
-
李世昌(2006)。運動解剖學。北京:高等教育。
-
李道純(2010)。中和正脈。北京:宗教文化。
-
汪永泉(1096)。楊式太極拳述真(一)。台北市:純一。
-
林文中譯、Franklin, Eric(2011)。舞蹈意象與身體訓練。台北市:藝軒。
-
林佳慧、丘周萍(2002)。運動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9(6),83-88。
-
姚馥春、姜容樵(2001)。太極拳講義。中國:山西科學技術。
-
迪克 斯瓦伯、王奕瑤譯、陳琰璟譯、包愛民譯(2012)。我即我腦。台北市:漫遊者文化出版。
-
郝少如(1994)。武式太極拳。台北市:大展。
-
張育愷譯、Lox, Curt L.、 Martin Ginis, Kathleen A.、Petruzzello, Steven J.(2011)。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實務的整合。台北市:禾楓。
-
曹醉夢(2006)。藝用造型解剖學。中國瀋陽市:遼寧美術出版社。
-
曹樹偉(1993)。太極拳密奧剖析。台北市:台灣珠海。
-
許樹淵(1976)。人體運動力學。台北市:協進圖書。
-
郭志輝(2011)。舞蹈應用生理解剖學。台北市:五南。
-
陳微明(1981)。太極拳講義。台北市:華聯。
-
傅宇輝編譯(1990)。頸椎學。台北市:合記。
-
楊澄甫(2001)。太極拳用法圖解。台北市:五洲。
-
楊澄甫(1986)。楊家太極拳體用全書。台北市:華聯。
-
劉進枰(2007)。定義“體育”與“運動”的諸多問題。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2,154-160。
-
鄭曼青(1984)。太極拳運動之新論。太極拳雜誌,36
-
鄭曼青(2007)。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臺北:時中學社。
-
瞿世鏡(2010)。楊氏太極兩岸一家。台北市:時中學社。
-
魏道慧(2011)。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新北市:北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