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百場馬拉松跑者經驗敘說

DOI

10.29807/NTUSPE.201708_(16).0007

作者

張景盈;許績勝;許光麃

关键词

馬拉松 ; 百馬跑者 ; 嚴肅休閒

期刊名称

體育學系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7 / 08 / 01)

页次

69 - 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完成百馬跑者之準備策略及其經驗歷程與心得。過去參加馬拉松運動的人員,主要是那些訓練有素的菁英選手或喜歡勇於挑戰體力極限的人。但近幾年來參加這項運動的人群有了極大的轉變,除了菁英選手之外,大量業餘跑者蜂擁而至的投入進來。在這股發展趨勢逐年累積後,形成越來越多規律性馬拉松跑者達成一百場、二百場、三百場甚至更多場次的輝煌參賽紀錄,他們不僅僅是追求身體健康而已,完成百馬更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本篇研究方法與步轉採文獻分析法,資料蒐集範圍從跑者廣場官方網站、相關書籍及百馬跑者作為研究之對象。而百馬跑者係指跑者參加並於大會時限內完成馬拉松比賽,經臺灣百馬俱樂部所設立之馬拉松普查,累計完走了百場以上並登錄成功且經審核通過的全程馬拉松跑者而言。考量該樣本是否能夠代表百馬文化完整經驗個案進行準確的研究,選擇「公務員」、「企業老闆」、「工廠幹部」等不同職業別的四位跑者為代表性個案,用以探討百馬跑者長期參與嚴肅休閒活動現象的一般情況。研究結果發現完成百馬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多年努力的成果,要成為百馬俱樂部的會員一點也不簡單。百馬跑者追求的目標各有不同,有人是以跑健康為宗旨,不刻意追求成績。有人以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為目標。而跑者更須學會取捨與放棄的勇氣,保持身體健康與長久持續的跑下去才是百馬跑者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完成的過程中,找到支撐自己持續朝目標邁進的理由至關重要,百馬跑者才能說服自己為何而跑、為何而戰。因此,現在的馬拉松賽不再是一場單純的比賽,它被許多跑者賦予新的意涵與挑戰性的趣味。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邱榮基、畢璐鑿(2005)。探討臺灣馬拉松運動之發展。大專體育,80,54-61。
    連結:
  2. 李欣(2014)。路跑活動為何風靡台灣?取自(2014 ,1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http://big5.huaxia.com/tslj/jjsp/2014/01/3713295.html
  3. 運動筆記編輯團隊(2016)。猜一猜去年全台路跑賽事共幾場?取自(2016, 2月26 日)運動筆記。http://tw.running.biji.co/index
  4. 韋海浪(2014)。百馬園丁系列15。取自(2016,5月14日)跑者廣場。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
  5. 王文柄(2014)。百馬園丁系列14。取自(2016,5月14日)跑者廣場。http ://www.taipeimarathon.org.tw
  6. 陳國恩(2006)。嘉義市警察局馬拉松大隊成立源由。取自(2016,5月12日)跑者廣場。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
  7. 黃政德(2016) >馬拉松普查,取自(2016,5月12日)跑者廣場。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
  8. 江彥良(2015) 。馬拉松的一小步臺灣的一大步parti 1。取自(2015,3月11日)江湖跑堂設計中心。http://frank-jiang.com/tw/
  9. Anderson, J. R.(1990).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New York:Freeman.
  10. Birrer, D.,Röthlin, P.,Morgan, G.(2012).Mindfulness to enhance athletic performanc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ossible impact mechanisms.Mindfulness,3(3),235-246.
  11. Denzin, N.(Ed.),Lincoln, Y.(Ed.)(1994).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 CA:Sage.
  12. Field, L.,Steinhart, M.(1992).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nally directed behavior to self-reinforcement, selfesteem, and expectancy values for exercise.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7,21-27.
  13. Holt, N. L.,Lee, H.,Kim, Y.,Klein, K.(2014).Exploring Experiences of Running an Ultramarathon.The Sport Psychologist,28,22-35.
  14. Locke, E. A.,Latham, G. P.(1990).A theory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5. 李力昌(2005)。休閒社會學。臺北市:偉華書局。
  16. 李恆儒譯、宋季純譯、朱寧譯、蔡宛蓁譯、林姵吟譯(2015)。跑步.馬拉松圖解聖經:肌力強化訓練.運動力學解析.比賽策略規劃.傷害防護治療。臺北市:旗標出版。
  17. 李美枝(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市:文笙書局。
  18. 洪光遠譯(2006)。普通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
  19. 徐國峰、羅譽寅(2015)。體能!技術!肌力!心志!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
  20. 康正男(2000)。我國業餘棒球運動員運動成就動機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4,74-80。
  21. 張春興(1977)。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22. 許月雲譯、邱大昕譯、張珖玲譯、陳逸芬譯(1992)。心理學。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23. 游淑峰譯(2015)。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臺北市:時報文化。
  24. 楊世模(2012)。長跑運動全攻略─健康、訓練、比賽。香港:商務印書館。
  25. 盧俊宏、卓國雄、陳龍弘(2005)。健身運動心理學。臺北縣:易利圖書。
  26. 謝松林、李薇(2007)。運動成癮研究述評。體育學刊,14,4。
  27. 關家良一(2013)。跑步勝者的100天修練。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
被引用次数
  1. 曾昆一,陳季暐,畢璐鑾(2021)。高服務品質馬拉松賽會發展契機。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8(1),124-143。
  2. 文多斌(2017)。路跑民族誌─從5 公里到54 公里(2013-2017)。運動文化研究,31,83-123。
  3. 葉冠宏、許績勝、許光麃(2018)。參與馬拉松緣由、歷程與省思的生命敘說。體育學系系刊,17,65-86。
  4. (2023)。那些跑步教她的事:馬拉松對女性跑者之影響探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8(1),5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