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戰後臺灣造船公司的技術學習與養成
|
并列篇名
|
Taiwan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Cultivation after Post War Period
|
DOI
|
10.29473/OCJ.200806.0006
|
作者
|
洪紹洋(Sao-Yang Hong)
|
关键词
|
臺灣造船公司 ; 資源委員會 ; 三一學社 ; 技術移轉 ; 公營企業 ; Taiwan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 The Resource Committee of National Government ; Technology Transfer ; Public-Owned Enterprise
|
期刊名称
|
海洋文化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4期(2008 / 06 / 01)
|
页次
|
153
-
19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研究將以臺灣造船公司作為考察對象,觀察戰後初期的人力填補和1950年代後的技術移轉。臺灣造船公司在日治時代為臺灣船渠株式會社,因此在戰後的發展歷程中,除接收日治時代的廠房設備和臺灣籍員工之外,主要的管理和技術人員絕大部分來自於中國大陸。除此之外,在1960年代後又大量吸收日本技術,使得公司業務從原本以修船為主轉為具備大型船舶的生產能力。在此脈絡下,或可體現出臺灣造船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時受到日本和中國大陸兩種制度的傳承和影響。最後,將針對戰後臺灣造船公司發展的歷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和公營事業的限制進行討論。
|
英文摘要
|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aiwan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and the scarcity of human resource in the earlier post war period and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after 50s. Taiwan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was named Taiwan Dockyard Company during Japanese colonization era. Hence, in the development after the post War Period, besides the factory buildings and Taiwanese employee in colonization era, the mai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staff came from China Mainland. Taiwan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absorbed it's technology from Japan after 60s. Which means its primary business went from repairing ships to building large ship. The company development was much affected by Japanese and Chinese institutions. Finally, the paper will discuss on the roles of government and the restriction on Public-Owned Enterpris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海洋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社會科學 >
軍事學
|
参考文献
|
-
瞿宛文(2001)。臺灣產業政策成效之初步評估。臺灣社會研究,42,67-117。
連結: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國營事業類(十一)臺灣造船公司歷次董監事聯席會議記錄及有關資料。李國鼎先生贈送資料。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資源委員會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資源委員會檔案
-
經濟部國營事業司檔案
-
經濟部國營事業司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資源委員會檔案
-
經濟部國營事業司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基隆總廠檔案
-
Alexander Gerschenkron(1962).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Alice H. Amsden(1991).Diffusion of Development: The Late-Industrializing Model and Greater East Asi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1(2),282-286.
-
Alice H. Amsden(1989).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tul Kohli(2004).State-Direct Development-Political Pow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erophe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Frank, Ander Gunder(1970).Latin America: Underdevelopment or Revolution.New York:Month Review Press.
-
Paul A. Baran.(1957).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rowth.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
World Bank.(1993).The East Asian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Washington, DC:World Bank.
-
山下幸夫(1993)。海運·造船業と国際市場。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
-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1963)。中華民國工商人物志。臺北: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
-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事業部。
-
王先登(1994)。五十二年的歷程-獻身於我國防及造船工業。王先登。
-
王奐若(1987)。海軍機械學校建校四十週年憶往。海軍學術月刊,21(5),76-81。
-
王洸(1977)。我的公教寫作生活。王洸。
-
史振鼎編(1955)。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概況。基隆: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
-
交通銀行(1975)。臺灣的造船工業。臺北:交通銀行。
-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1964)。美援運用成果檢討叢書之二 美援貸款概況。臺北: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79)。十項重要建設評估。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
吳若予(1992)。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臺北:業強出版社。
-
李邦傑編(1972)。二十年來中日關係大事記。臺北:中日關係研究會。
-
李憲昶著、須川英德、六反田豐譯(2004)。韓國經濟通史。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
-
辛元歐編(1996)。船史研究,9
-
林本原(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洪紹洋(2007)。開発途上国の工業化の条件-1960年代の臺湾造船公司の技術移転の例。社会システム研究,15,87-106。
-
洪紹洋(2007)。戰後初期臺灣造船業的接收與經營(1945-1950)。臺灣史研究,14(3),137-174。
-
唐桐蓀(1976)。百忍文存。臺北:中華民國船長公會。
-
國立海洋大學造船工程學系(1998)。國立海洋大學造船系四十週年系慶專刊。基隆:國立海洋大學造船工程學系。
-
張兆喜(198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海洋研究所航運組。
-
張守真訪問(2001)。中鋼推手趙耀東先生口述歷史。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
張群(1980)。我與日本七十年。臺北:中日關係研究會。
-
許毓良(2006)。臺灣文獻。57(2),192-233。
-
陳政宏(2005)。造船風雲88年。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程玉鳳、程玉凰(1988)。資源委員會技術人員赴美實習史料-民國三十一年會派。臺北:國史館。
-
隅谷三喜男、劉進慶、涂照彥(1992)。臺湾の構造-典型NIECの光と影。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經濟部(1971)。廿五年來之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臺北: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
-
經濟部(1973)。臺灣之造船工業。經濟參考資料,5,8-9。
-
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編(1962)。海專概況。基隆: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
-
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出版組(1959)。海專概況。基隆:臺灣省立海事專科學校。
-
臺灣省政府人事室(1950)。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臺北:臺灣省政府人事室。
-
臺灣省政府人事處(1947)。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臺北:臺灣省政府人事處。
-
臺灣船渠株式會社(1937)。第壹期營業報告書。
-
臺灣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編(1972)。中國造船史。基隆:臺灣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
臺灣機械造船股份有限公司(1948)。資源委員會臺灣省政府臺灣機械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概況。臺灣銀行季刊,1(4),156。
-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劉進慶(1995)。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
鄭友揆、程麟蘇、張傳洪(1991)。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史實與評價。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
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臺灣經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
魏兆歆(1985)。海洋論說集(四)。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
被引用次数
|
-
林玉茹(2011)。2009 年度臺灣產業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成大歷史學報,41,237-262。
-
(2009)。戰後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技術移轉:以臺灣造船公司為個案分析。臺灣史研究,16(1),131-167。
-
(2010)。戰後臺灣機械公司的接收與早期發展(1945-1953)。臺灣史研究,17(3),151-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