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近海古樸的山城:從地域文化看蘇軾詞的密州書寫

并列篇名

Simple & Unsophisticated Coastal Mountain City: Understanding Su Shih's Poetry at Mizhou from a Regional Perspective

DOI

10.29473/OCJ.201112.0003

作者

顏智英(Jy-Ing Yan)

关键词

地域文化 ; 蘇軾 ; 宋詞 ; 密州 ; regional culture ; Su Shih ; Ci-poems of Sung Dynasty ; Mizhou

期刊名称

海洋文化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2011 / 12 / 01)

页次

35 - 6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作家、作品與地域文化間有密切關係,而且,這種關係在作家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蘇軾(1037-1101)的廿一首密州詞中,有高達半數反映了密州地域在自然與人文上的特徵,同時,也透顯了他對密州「地域性」特色的特殊「人文感應」,是探求蘇軾在密的心靈世界及形成原因的另一種研究取徑。本文試圖參酌相關方志史料、地域文化理論、文化空間學說,透過蘇軾相關的十首詞作及其相關詩文,從山水風物的歷時性書寫中,採察出蘇軾兩年來對密州這座近海的山城由陌生、適應、關愛到歸屬的情感變化軌跡;從民情習俗的書寫中,抉發出蘇軾對個人生命與政治理想的深層思索,透顯出融合儒家用世與道家曠達的人生哲學。同時,也體察出蘇軾在與密州清幽、古樸、豪邁的地域文化互動中,詞作亦同步反映出懷古、言志的新內容與豪放超曠的新詞風;從而肯定了密州的地域文化,對蘇軾詞作題材的擴大與風格的轉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英文摘要

An intimate link connects writer, work and regional culture. Each aspect to varying degrees forges the work. And it is well worth noting that of Su's 21 Ci-poems; almost half contain references to the natural or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zhou region. This revealed, we now explore Su's spirit world in Mizhou and its formation, through his distinct humanistic sense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uses relevant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Through the ten most relevant Ci-poems of Su and their related works, we trace the trajectory of emotions from strangeness, adaption, solicitude, to attribution from the diachronic writing of scenery.We also review his reflections on human life and political ideals from the writing of local customs, 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his philosophy that merges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with philosophical Taoism as can be felt in the poet's interaction with Mizhou culture that is boldly unsophisticated and unrestrained. And the poet here masters a rare nostalgia and ambition that each stanza boldly conveys.This work as a mirror of Mizhou regional culture is of a great importance and shows an expansion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ransformation of style in Su's Ci-poe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海洋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社會科學 > 軍事學
参考文献
  1. 胡曉真(2006)。旅行、獵奇與考古─《滇黔古司婚禮記》中的禮學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47-83。
    連結:
  2. 張高評(2008)。蘇軾題畫詩與意境之拓展。成大中文學報,22,23-60。
    連結:
  3. 宋脫脫(1994)。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4.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1990)。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5. 宋蘇軾、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1999)。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6. 宋蘇轍、曾棗莊校點、馬德富校點(1987)。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南朝梁沈約(1993)。宋書。臺北:鼎文書局。
  8. 唐魏徵(1993)。隋書。臺北:鼎文書局。
  9. 清孫葆田纂(2006)。山東通志。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10. 清宮懋讓(1976)。山東省諸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1. 清畢沅(1982)。續資治通鑑。臺北:文光出版社。
  12. Clifford, James(1986).Introduction: Partial Truths.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Berkeley:
  13. Islam, Syed Manzurul(1996).The Ethics of Travel: From Marco Polo to Kafka.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4. 中共諸城市委員會編(1999)。中國第十屆蘇軾研討會論文集,濟南:
  15. 方瑜(2005)。抉擇、自由、創造─試論蘇東坡筆下的陶淵明。唐詩論文集及其他,臺北:
  16. 王水照(1994)。北宋洛陽文人集團與地域環境的關係。文學遺產,3,74-83。
  17. 王水照、朱剛(2004)。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8. 王星、孫慧民、田克勤(1990)。人類文化的空間組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朱靖華編、劉尚榮編(2005)。中國蘇軾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20. 余英時(1988)。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21. 吳德崗(2001)。地域文化與蘇軾詞的創作。文史雜誌,2,38-40。
  22. 孟元老(1980)。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大立出版社。
  23. 邱文山(2006)。齊文化與中華文明。濟南:齊魯書社。
  24. 保苅佳昭(2005)。新興與傳統─蘇軾詞論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唐圭璋編(1998)。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26. 夏鑄九編譯、王志弘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27. 孫康宜、李奭學譯(2004)。詞與文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連劭名(1997)。商代的舞雩。古籍整理研究學刊,4,1-5。
  29. 陳新雄(2000)。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30. 楊萬里(2006)。宋詞與宋代的城市生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31. 葉嘉瑩(1989)。靈谿詞說。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32. 鄒同慶、王宗堂(2002)。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3. 赫維人、潘玉君(2002)。新人文地理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4. 劉若愚、王貴苓譯(1986)。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35. 鄭毓瑜(1996)。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學生書局。
  36. 鄭毓瑜(2000)。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
  37. 戴偉華(2006)。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北京:中華書局。
  38. 繆鉞(1966)。詩詞散論。臺北:開明書店。
  39. 薛瑞生(1998)。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
  40. 鍾敬文編(2008)。中國民俗史(宋遼金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