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出發與回歸-日治時期臺灣遊日作品探析

并列篇名

Departing and returning: Taiwanese Travel Literature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DOI

10.29473/OCJ.201212.0005

作者

李知灝(Chi-Hau Li)

关键词

旅行文學 ; 海洋 ; 日本 ; 臺灣古典詩 ; 臺灣文學 ; 蘊民 ; 民族主義 ; Travel Literature ; Colony ; Taiwanese Classic Literature ; Taiwanese Literature

期刊名称

海洋文化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2 / 12 / 01)

页次

103 - 138

内容语文

英文

中文摘要

日治時期臺灣遊日作品的產生,反映臺灣歷史發展的特殊變化。殖民政權刻意運用法令阻礙既有與中國的活動,又運用行政資源鼓勵臺灣文人前往日本旅遊,帶動遊日作品的產生。透過這些遊日作品,可以窺探臺灣文人的世界觀,及其在日本殖民政權控制下所展現的獨特觀察。日治時期的遊日作品在早期帶有日本民族主義的色彩。因為殖民政權試圖藉安排臺灣士紳赴日旅行,強化殖民地民眾對日本母國的認同,並體認日本的現代化與強大,帶有形構民族主義的意圖。然而,臺灣旅人並非單方向接收蘊民政權所提供的資訊。其接受現代文明洗禮之餘,在旅遊日本時,開始實踐對現代化的追求,進而產生現代化的視野與反思。另一方面,其內心的鄉土經驗因應旅程而有種種觸發。有些在作品中進行異域與鄉土間的經驗對話﹔有些則是以異域風物做為觸媒,抒發對鄉土景物與歷史的想念。還有部分作品跳脫旅遊地的框架,而遙念臺灣原本的母國中國。日治時期的遊日作品不只反映了當時臺灣的建民社會,更成為臺灣文化一環。

英文摘要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introduce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an attempt to block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imultaneously,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d Taiwanese scholars to travel to Japan which drove the proliferation of Japan travel literature by Taiwanese writers. Taiwanese travelers to Japan expressed their love for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described the history of Japan. Their work delivered an imagined community-Taiwan and Japan joined together as one nation. Moreover, those Taiwanese travelers experienced the modernity and strength of Japan which forced them to look at the undeveloped Taiwan in a new light. While the Taiwanese travelers were in Japan however, for some the scenery would evoke memories of Taiwan and the yearning pangs for the mother land-China. Some of these travelers considered Japan as a transit center to China and exploited the loophole in law to travel to China. The complex love triangles within China-Taiwan-Japan precisely reflected the unique emotions of Taiwanese people in Japanese-colonial period. In conclusion, Taiwanese scholars' work on Japan travel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not only reflected the then Taiwan's colonial social structure, the travelers' keen observations have also become a unique part of Taiwan's cul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海洋科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社會科學 > 軍事學
参考文献
  1. 廖炳惠(2000)。旅行與異樣現代性:試探吳濁流的《南京雜感》。中外文學,29(2)
    連結:
  2. 吳景箕,《兩京賸稿》(作者自刊本)
  3. 黃紹謨,《東遊百詠》,臺北:臺灣文獻館圖書室典藏,作者手稿。
  4. 魏清德,《潤庵吟草》,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本。
  5. 安德森(1999)。想像的共同體。臺北:時報。
  6. 宋美璍(1997)。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建構:論狄福、菲爾定和包士威爾的旅行書。中外文學,26(4)
  7. 李春生(1978)。東遊六十四日隨筆。臺北:文海。
  8. 沙畹、馮承鈞譯(1971)。中國之旅行家。臺北:臺灣商務。
  9. 周憲(2001)。旅行者的眼光─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臺北:
  10. 林獻堂(1992)。灌園詩集。臺北:龍文。
  11. 林獻堂、許雪姬校正(2000)。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12. 胡錦媛(1996)。繞著地球跑(上)─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83(11)
  13. 涂爾幹、黃丘隆譯(1990)。社會學研究方法論。臺北:結構群。
  14. 梁華璜(2001)。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
  15. 莊垂勝(2001)。徒然吟草。臺北:龍文。
  16. 莊嵩(1992)。太岳詩草。臺北:龍文。
  17. 連橫(1974)。雅堂先生餘集。臺北:中華書局。
  18. 陳益源(2003)。蔡廷蘭越南行跡及其民俗記載。東亞民俗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
  19. 陳逢源(1992)。溪山煙雨樓詩存。臺北:龍文。
  20. 陳滿盈(1992)。虛谷詩集。臺北:龍文。
  21. 彭修艮、高玉(1994)。旅遊美學。臺北:五南。
  22. 楊永彬(2000)。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
  23. 葉榮鐘(2001)。少奇吟草。臺北:龍文。
  24. 鄭鵬雲(1981)。師友風義錄。臺北: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