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法律行爲絕對無效與相對無效之區別

DOI

10.6199/NTULJ.1998.27.04.09

作者

陳忠五

关键词

法律行為 ; 無效 ; 絕對無效 ; 相對無效 ; 公共利益 ; 私人利益

期刊名称

臺大法學論叢

卷期/出版年月

27卷4期(1998 / 07 / 01)

页次

157 - 2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法律行爲絕對無效與相對無效之區別,有其必要性,但此項區別與法律行爲之無效是否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之問題無關,而係與導致法律行爲無效之法規範所欲保護利益之種類與性質有關。當法律行爲之無效是國家基於維護私法自治生活之基本秩序,以強制之手段幹預、介入私人間之法律行爲而否認其效力,其目的在維護一般的、抽象的公共利益時,法律行爲之無效,應解爲是絕對無效。當法律行爲之無效是國家基於維護契約正義之理想,爲確保訂定法律行爲當事人雙方處於對等之地位,締結內容上利益均衡之法律行爲,以回復寶質的契約自由原則,因而否詔法律行爲之效力,其目的在保護個別的特定當事人之利益時。法律行爲之無效,應解爲是相對無效。 基於此項區別標準,在絕對無效之情形,任何對該法律行爲無效之宣告具有利害關係之人均享有得否認或質疑該法律行爲效力之權利,但不生無效之法律行爲得因權利人之承認而確定有效之問題,且該法律行爲不生效力之事實不因時間經過而受影響。反之,在相對無效之情形,唯有法規範目的所欲保護之特定常事人或第三人始享有得否認或質疑該法律行爲效力之權利,該特定利害關係人得依其個人意思承認該法律行爲使其確定有效,且該法律行爲不生效力之事實將因時間經過而受影響。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被引用次数
  1. 黃健彰(2015)。行使具物權效力不動產優先購買權之法律效果。輔仁法學,50,41-90。
  2. 呂嘉穎(2018)。以法社會學觀點論「公民不服從」。法令月刊,69(6),98-117。
  3. (2004)。斡旋金契約之實務問題研究。公平交易季刊,12(1),35-98。
  4. (2004)。意思表示瑕疵與善意受讓。東吳法律學報,16(1),89-130。
  5. (2006)。保險法先契約據實說明義務之再建構(下)-波希米亞的狂想-。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3,47-58。
  6. (2010)。承攬人抵押權登記之效力-登記生效或登記對抗。中原財經法學,25,113-160。
  7. (2012)。違法聯合行為協議之私法上效力─競爭法與民法第71條之雙向實證與釋義分析。中研院法學期刊,11,65-127。
  8. (2013)。法律行為違反限制競爭規範在私法上之效力。公平交易季刊,21(2),1-28。
  9. (2018)。有效無效,法無定法─從法律解釋方法看民法第71條。中原財經法學,41,118-205。
  10. (2021)。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 73 條之法律性質及定位──以違反其規定取得之股份權利效力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315,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