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集中審理制度之新審理原則

并列篇名

Fresh Principles of System of Concentrated Trial

DOI

10.6199/NTULJ.2009.38.02.01

作者

許士宦(Shu-Huan Shyuu)

关键词

民事司法改革 ; 集中審理制度 ; 爭點集中審理主義 ; 紛爭集中審理主義 ; 適時提出主義 ; 協同主義 ; 直接審理主義 ; 爭點整理 ; 失權制我 ; 闡明義務 ; revolution in civil judiciary ; system of concentrated trial ; principle of concentration of issues ; principle of concentration of disputes ; principle of pleading in the due time ;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 pr

期刊名称

臺大法學論叢

卷期/出版年月

38卷2期(2009 / 06 / 01)

页次

1 - 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民事訴訟法於1999年至2003年間經大幅度之修正,其中最重要之改革係採行集中審理制度。為改善舊法時代所採行併行審理主義及隨時提出主義之弊端,乃採用爭點集中審理主義及適時提出主義,前者要求法院將訴訟事件之審理劃分成爭點整理階段及集中調查證據階段,進行有計劃性的審理,後者要求當事人依訴訟進行程度,於適當時期提出攻擊防禦方法,善盡其協力迅速進行訴訟之義務。而且,為擴大訴訟制度解決紛爭之功能,採行紛爭集中審理主義,放寬第一、二審有關訴之變更、追加及提起反訴之限制。並且,為確保上述諸審理原則之實現,同時採用協同主義,擴大法官闡明義務之範圍,要求法官協力於當事人之提訴(訴之變更、追加及提起反訴)及提出攻擊防禦方法。此等新審理原則均分別具體化於增修條文規定中,而各有其法理根據,藉以達成審理集中化之目標。由上述諸審理原則所構成之集中審理制度成為晚近民事司法改革之要項,其已更動向來是認之民事訴訟程序基本結構,並改變傳統相沿成習之審理模式。

英文摘要

The most significant revolution in the amendatory civil procedure form 1999 to 2003 was the adoption of system of concentrated trial. For getting rid of the disadvantage of principles of consolidation trial and pleading in free time, we adopt principles of concentrated trial and pleading in the due time, which mean that the court must divide the trial into procedures of issue-joinder and evidence-investigation for systematic trial, and parties must make pleadings in the due time, comply with progresses of trial, and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 to assist in a fluent trial. Moreover, for broadening the function of actions to resolution of disputes, we adopt the principle of concentration of disputes and loose the restriction on the change of actions, addition of actions, and counterclaim in court of first instance and appeal. Furthermore, to realize principles above, we also accept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which expands the scope of duty of judiciary clarification and asks judges to cooperate with parties’ actions (the change of actions, addition of actions, and counterclaim) and make pleadings. These principles are concreted in amendatory articles with their own theories in order to reach the goal of concentrated trial. System of concentrated trial consisting of principles above becomes the emphasis of contemporary revolution in civil judiciary, and it had changed the foundation of civil procedure, furthermore, it had shifted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trial.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王甲乙(1996)。民事暨行政訴訟研究。台北:司法周刊。
  2. 王甲乙、司法院編(2003)。民刑事訴訟新制論文集。台北:王甲乙。
  3.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2008)。民事訴訟法新論。台北:三民。
  4. 司法院編(1999)。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對照表暨相關法規。台北:司法院。
  5. 司法院編(1988)。司法院民事訴訟法研究修正資料彙編(四)。台北:司法院。
  6. 司法院編(2003)。司法院民事訴訟法研究修正資料彙編(十八)。台北:司法院。
  7. 司法院編(2000)。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對照表暨總說明。台北:司法院。
  8. 司法院編(2003)。民事訴訟法部分修正條文對照表暨總說明。台北:司法院。
  9. 司法院編(1998)。司法院民事訴訟法研究修正資料彙編(十四)。台北:司法院。
  10. 司法院編(1992)。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初稿條文暨說明。台北:司法院。
  11. 台灣高等法院(2007)。95年法律座談會彙編。台北:台灣高等法院。
  12.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1998)。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七)。台北:三民。
  13.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1986)。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一)。台北:三民。
  14.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2004)。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四)。台北:三民。
  15.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2003)。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一)。台北:三民。
  16.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2004)。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二)。台北:三民。
  17.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2000)。民事訴訟法之研究(九)。台北:三民。
  18. 民事訴訟法研究會(1987)。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二)。台北:三民。
  19. 吳明軒(2004)。中國民事訴訟法(上)。台北:三民。
  20. 吳明軒(2000)。民事訴訟中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所衍生之問題。華信金融季刊,11,49-65。
  21. 吳明軒(2004)。中國民事訴訟法(中)。台北:三民。
  22. 吳明軒(2004)。中國民事訴訟法(下)。台北:三民。
  23. 吳從周(2006)。闡明提出時效抗辯與二審失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78,246-250。
  24. 吳從周(2007)。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三)。台北:一品文化。
  25. 吳從周(2007)。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一)。台北:一品文化。
  26. 呂太郎(2002)。民事訴訟闡明之理論及其趨向。法官協會協會雜誌,4(2),227-263。
  27. 呂太郎(2000)。原因事實與基礎事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1,144-149。
  28. 呂太郎(2000)。法律關係之闡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5,138-144。
  29. 邱聯恭(2000)。民事訴訟法修正施行後之審判實務。法官協會雜誌,2(1),177-271。
  30. 邱聯恭(2007)。民事訴訟法修正之法曹倫理重建機能(下)。月旦法學雜誌,144,152-170。
  31. 邱聯恭(2000)。程序選擇權論。台北:三民。
  32. 邱聯恭(2005)。程序利益保護論。台北:三民。
  33. 邱聯恭(1996)。程序制度機能論。台北:三民。
  34. 邱聯恭(1992)。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台北:三民。
  35. 邱聯恭(2001)。爭點整理方法論。台北:三民。
  36. 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2008)。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台北:邱聯恭。
  37. 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2008)。口述民事訴訟讓講義(三)。台北:邱聯恭。
  38. 邱聯恭、法學叢刊雜誌社編(2006)。跨世紀法學新思維。台北:法學叢刊雜誌社。
  39. 姜世明(2008)。民事訴訟法基礎論。台北:元照。
  40. 姚瑞光(2005)。近年修正民事訴訟法總評。台北:弘揚圖書。
  41. 姚瑞光(2004)。民事訴訟法論。台北:大中國圖書。
  42. 張劍男(2001)。新修正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一)。司法周刊,1023
  43. 許士宦(2007)。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審判實務上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之新發展(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1,9-32。
  44. 許士宦(2008)。法律見解之表明義務。台灣法學雜誌,111,27-42。
  45. 許士宦(2003)。逾時提出之駁回與責問權之行使。月旦法學教室,5,14-15。
  46. 許士宦(2007)。法律關係之曉諭義務。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8,126-139。
  47. 許士宦(2008)。請求之基礎事實同-與訴之變更、追加。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04,97-117。
  48. 許士宦(2007)。民事訴訟法修正後審判實務上處分權主義與辯論主義之新發展(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0,1-19。
  49. 許士宦(2005)。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台北:新學林。
  50. 許士宦(2005)。審判對象與適時審判。台北:新學林。
  51. 許士宦(2003)。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台北:新學林。
  52. 陳計男(2004)。民事訴訟法論(上)。台北:三民。
  53. 陳榮宗(2005)。民事訴訟法(下)。台北:三民。
  54. 陳榮宗(2005)。民事訴訟法(上)。台北:三民。
  55. 戴森雄(2003)。民事訴訟有關建構金字塔型訴訟制度重要條文之修正及其評述。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1,301-309。
  56. 魏大喨(2004)。第二審上訴制度之研究。台北:台灣高等法院。
  57. 魏大喨(2004)。民事紛爭強制解決機制之客體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6,23-43。
被引用次数
  1. 黃朝琮(2015)。受託義務審查規則與舉證責任分配。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48,121-192。
  2. 劉明生(2010)。論補充處分權主義之法院闡明義務。臺北大學法學論叢,76,147-197。
  3. 游進發(2016)。民法之編纂─方法與考量因素。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0,1-65。
  4. (2011)。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之研究─以德國法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12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