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刑法學的思索:四十年來台灣刑法學發展的回顧

并列篇名

Deliberations on Taiwan's Criminal Law Study

DOI

10.6199/NTULJ.2011.40.SP.02

作者

徐偉群(Wei-Chun Hsu)

关键词

刑法學 ; 刑法理論 ; 主體性 ; 過失概念客觀化 ; 客觀歸責理論 ; 在地化 ; criminal law ; criminal law theories ; subjectivity ; objectivizing of negligence ; objective attribution theory ; localization

期刊名称

臺大法學論叢

卷期/出版年月

40卷S期(2011 / 10 / 01)

页次

1429 - 14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台灣刑法學這四十年來的發展,靠著新知識與新思潮源源不斷地輸入而成長。特別是在1990年以後,刑法學領域的著述量大幅提昇,到今天正呈現一幅活力充沛的景象。台灣刑法學向來是一種繼受刑法學。在這個繼受模式下,外來刑法知識的轉錄與摩寫成為我們最大宗的生產工作。當然,對一個後進國家而言,知識的轉錄與摩寫勢不可免,而且這麼做也節省了許多從頭走起的時間和力氣。不過,刑法學的任務,最終還是在影響一個社會如何決定刑法與人的關係。所以,我們不能不問,這四十年來,參與在台灣刑法學裡的人們,究竟是以什麼樣想法在構築著刑法與人的關係,構築著刑法的知識系統?我們一路以來見證了德國刑法學的演變過程,應該很早就能體認到,這個知識系統裡的種種意見並不當然都是嚴密思考下的結果。它們可能不明確、雙重標準,也可能流於武斷、層次混淆或犯下邏輯謬誤。然而,在我們繼受德國刑法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過早地放棄提問。這種盲目的跟隨曾經使我們陷於難以自處的窘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因果關係理論的選擇。說到底,刑法學價值的核心,並不在新知的累積,而在於追求刑法與人的關係,以及刑法知識本身的合理化。這個目標的達成,無論是對哪一個國家而言,都是依靠努力不懈的思考工作。而思考活動的前提,是要有思考地主體的存在;體現思考主體性的途徑,則是發問,是批判。本文認為,台灣刑法學至今普遍的現象,便是缺乏做為思考主體與知識主體的自信,以及向權威提問的勇氣。

英文摘要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 Taiwan's criminal law ha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academic field, especially after 1990. This development relies on constantly hard work of transferring new ideas and knowledg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mainly from German. However, the core mission of academics in criminal law is not to compile or transplant new knowledge or theories. Rather, it is to search for a reason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iminal law and the people living in this society and to make criminal law itself reasonable. To do that, the academia of Taiwan's criminal law should find its own identity. We should dare to questions the knowledge and theories that we learn from others, and never give up the pursuit too soon like we did before. We should keep aware that the foreign models that we look after make mistakes too. In fact, they probably keep making mistakes today. Since we, rather than the foreign scholars, are the one who actually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riminal law, and therefore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inal results, we are the one who are responsible to think-critically and independentl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王育慧, Yu-Hui(2007)。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三○三七號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八十八年度上重訴宇第三九號判決之評釋(東隆五金案):以連續交易操縱行為與內線交易為範圍。臺北大學法學論叢,91,43-78。
    連結:
  2. 李傑清, Jye-Ching(2010)。金融帳戶之凍結、扣押或禁止處分。臺北大學法學論叢,73,185-235。
    連結:
  3. 莊永丞, Yung-Cheng(2005)。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證券詐欺損害估算方法之省思。臺大法學論叢,34(2),123-180。
    連結:
  4. 蔡育岱, Yu-Tai,譚偉恩, Wei-En(2010)。敵人刑法與安全化理論:國際實踐和理論衝突。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8,77-120。
    連結:
  5. Claus Roxin、許玉秀(譯), Yu-Hsiu(Trans.)(1994)。客觀歸責理論。政大法學評論,50,11-38。
  6. Jakobs、 Gunther,許玉秀(譯), Yu-Hsiu(Trans.)(1996)。罪責原則。刑事法雜誌,40(2),45-84。
  7. Joecks W.(Hrsg.),Miebach K.(Hrsg.)(2003).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München:C. H. Beck.
  8. Kemer、 Hans-Jiirgen,許澤天(譯), Tse-Tien(Trans.),薛智仁(譯), Chih-Jen(Trans.)(2008).德國刑事追訴與制裁:成年刑法與少年刑法之現狀分析與改革構想.台北=Taipei:元照=Angle.
  9. Kindhäuser, U(Hrsg),Neumann, U.(Hrsg),Paeffgen, H.-U.(Hrsg)(2010).Strafgesetzbuch.Baden-Baden:Nomos.
  10. Oehle、 D.,周冶平(譯), Yeh-Ping(Trans.)(1957)。德國責任論的現代問題。刑事法雜誌,1(3),47-57。
  11. Puppe、 Ingeborg,蔡聖偉(譯), Sheng-Wei(Trans.)(2010).法學思維小學堂.台北=Taipei:元照=Angle.
  12. Schönke, A.(Hrsg.),Schröder, H.(Hrsg.),Cramer, P.(Hrsg.)(2010).Strafgesetzbuch: Kommentar.München:C. H. Beck.
  13. Schönke, A.,Schröder, H.(1961).Strafgesetzbuch.München:C. H. Beck.
  14. Tiedemann、 Klause,許玉秀(譯), Yu-Hsiu(Trans.)(1987)。一九八○年之西德環境刑法:兼論西歐其他國家相關之規定。刑事法雜誌,31(5),71-96。
  15. von Liszt、 Franz,吳正順(譯), Cheng-Shun(Trans.)(1961)。刑法之目的思想(一)。刑事法雜誌,5(3),32-43。
  16. von Liszt、 Franz,吳正順(譯), Cheng-Shun(Trans.)(1961)。刑法之目的思想(二)。刑事法雜誌,5(4),35-41。
  17. 木村龜二, Kameji,周冶平(譯), Yeh-Ping(Trans.)(1956)。過失犯之構造。法律評論,6(5),65-80。
  18. 王兆鵬(編), Jaw-Peing(Ed.)(2002).當代刑事法學之理論與發展.台北=Taipei:新學林=New Sharing.
  19. 王皇玉, Huang-Yu(2009).刑罰與社會規訓:台灣刑事制裁新舊思維的衝突與轉變.台北=Taipei:元照=Angle.
  20. 王泰升, Tay-Sheng(2010)。創新版的「法學緒論」:秉持社會關懷的法學。台灣法學雜誌,148,1-26。
  21. 史尚寬, Shang-Kuan(1955)。論文書印文之偽造。軍法專刊,4(4),3-9。
  22. 史尚寬, Shang-Kuan(1953)。論民刑法上之緊急行為。軍法專刊,2(8),6-11。
  23. 台灣法學雜誌編輯部=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Taiwan Law Journal(2008)。敵人刑法:政治大學法學院「全球反恐趨勢下的形式管制與規範」研究計畫年度專案負責人陳志輝助理教授專訪。台灣法學雜誌,112,1-8。
  24. 甘添貴, Tian-Guei(1995)。違法性認識與正當理由。月旦法學雜誌,1,64-65。
  25. 甘添貴, Tian-Guei(2003)。強吻與猥褻。月旦法學教室,4,18-19。
  26. 甘添貴, Tian-Guei(1992)。罪數理論之研究(2)。軍法專刊,38(11),12-21。
  27. 甘添貴, Tian-Guei(1992)。論不罰之後行為。軍法專刊,38(9),19-24。
  28. 甘添貴, Tian-Guei(1995)。教唆犯之立法原則。月旦法學雜誌,5,54-55。
  29. 甘添貴, Tian-Guei(1992)。罪數理論之研究(1)。軍法專刊,38(10),10-16。
  30. 甘添貴, Tian-Guei(1995)。不作為與片面從犯。月旦法學雜誌,2,45-46。
  31. 甘添貴, Tian-Guei(1971)。英美法容許傳聞證據之例外情形。中興法學,2(1),57-61。
  32. 甘添貴, Tian-Guei(2010).刑法各論(下).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33. 甘添貴, Tian-Guei(2010).刑法各論(上).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34. 甘添貴, Tian-Guei(1981)。古典學派與近代學派於現代刑法理論之影響。中興法學,17,61-97。
  35. 甘添貴, Tian-Guei(1970)。非法搜索與扣押。法商學報,6,607-633。
  36. 甘添貴, Tian-Guei(1992)。可罰的違法性之理論(上)。軍法專刊,38(6),2-7。
  37. 甘添貴, Tian-Guei(1992)。可罰的違法性之理論(下)。軍法專刊,38(7),2-5。
  38. 伍思吟, Ssu-Yin(2006)。證券交易法第155條及第157條之1有關市場操縱及內線交易規範之修正重點。證券暨期貨月刊,24(2),11-16。
  39. 竹田直平, Naohira,林誠一(譯), Cheng-Yi(Trans.)(1967)。賓廷(Binding)的規範說(二)。刑事法雜誌,11(6),71-75。
  40. 竹田直平, Naohira,林誠一(譯), Cheng-Yi(Trans.)(1967)。賓廷(Binding)的規範說(一)。刑事法雜誌,11(4),39-43。
  41. 何承斌, Chen-Pin(1967).刑法總則實用.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42. 何賴傑, Lai-lier(2008)。設立警示帳戶之刑事正當程序。檢察新論,4,80-91。
  43. 余振華, Chen-Hua(2003)。對性犯罪之刑罰規定的再檢討。月旦法學雜誌,96,88-102。
  44. 吳正順, Cheng-Shun(1970)。論詐欺罪之行為要件。軍法專刊,16(2),9-18。
  45. 吳正順, Cheng-Shun(1969)。論刑法上物之持有(一)。軍法專刊,15(6),14-18。
  46. 吳正順, Cheng-Shun(1969)。論刑法上物之持有(二)。軍法專刊,15(7),12-14。
  47. 吳登堡, Thomas,蔡墩銘(譯), Tun-Ming(Trans.)(1977).德國刑法學的現狀.台北=Taipei:臺灣商務=Commercial Press.
  48. 呂有文, Yu-Wen(1965).刑法各論.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49. 李佳玟, Chia-Wen(2009).在地的刑罰.全球的秩序.台北=Taipei:元照=Angle.
  50. 李佳玟, Chia-Wen(2009).在地的刑罰.全球的秩序.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51. 李茂生, Mall-Sheng(2000)。死刑廢止運動的社會意義。律師雜誌,251,15-26。
  52. 李茂生, Mall-Sheng(2004)。刑法新修妨害電腦使用罪章芻議(下)。台法學雜誌,56,207-220。
  53. 李茂生, Mall-Sheng(1998).權力、主體與刑事法:法邊緣的論述.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54. 李茂生, Mall-Sheng(2009)。風險社會與規範論的世界。月旦法學雜誌,173,145-153。
  55. 李茂生, Mall-Sheng(2003)。論刑法修正草案第十條有關性交的定義。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6,144-154。
  56. 李茂生, Mall-Sheng(2004)。刑法新修妨害電腦使用罪章芻議(上)。台法學雜誌,54,235-247。
  57. 李茂生, Mall-Sheng(1998)。翻甾犯罪立法模式的比較法學分析。臺灣法學會學報,19,171-217。
  58. 李茂生, Mall-Sheng(2004)。刑法新修妨害電腦使用罪章芻議(中)。台法學雜誌,55,243-256。
  59. 李傑清, Jye-Ching(2006).洗錢防制的課題與展望.台北=Taipei:法務部調查局=Investigation Bureau, Ministry of Justice.
  60. 李開遠, Kai-Yuan(2004)。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七條之一有關股市「內線交易」犯罪行為構成要件及其相關責任之探討。銘傳大學法學論叢,3,177-206。
  61. 李聖傑, Sheng-Chieh(2010)。刑法第二二二條第一項第一款「二人以上共同犯之」之適用思考。政大法學評論,115,1-54。
  62. 李聖傑, Sheng-Chieh(2003)。從性自主權思考刑法的性行為。中原財經法學,10,1-40。
  63. 李聖傑, Sheng-Chieh(2005)。過失犯罪行為的檢驗:評台灣板橋地方法院九十二年矚訴字第一號刑事判決。民主、人權、正義:蘇俊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Taipei:
  64. 李聖傑, Sheng-Chieh(2001)。風險變更之結果客觀歸責。中原財經法學,7,47-72。
  65. 周冶平, Yeh-Ping(1968).刑法各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66. 周冶平, Yeh-Ping(1957)。罪數論。刑事法雜誌,1(6),22-32。
  67. 周冶平, Yeh-Ping(1958)。刑法理論之史的發展。刑事法雜誌,2(5),21-44。
  68. 周冶平, Yeh-Ping(1972).刑法總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69. 周冶平, Yeh-Ping(1960)。「危險概念」概說。刑事法雜誌,4(4),15-24。
  70. 周冶平, Yeh-Ping(1968).刑法總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71. 林山田, Shan-Tien(1975)。論刑罰之意義與目的(下)。軍法專刊,21(9),14-25。
  72. 林山田, Shan-Tien(1978).刑法特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73. 林山田, Shan-Tien(2007).二OO五年刑法修正總評.台北=Taipei:元照=Angle.
  74. 林山田, Shan-Tien(2008).刑法通論(下).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75. 林山田, Shan-Tien(1999)。評一九九九年的刑法修正。月旦法學雜誌,51,16-42。
  76. 林山田, Shan-Tien(1984)。電腦犯罪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30,45-66。
  77. 林山田, Shan-Tien(1973)。犯罪行為及其界限。刑事法雜誌,17(6),1-10。
  78. 林山田, Shan-Tien(1973)。現代刑事政策之矯治與保安處分制度。中興法學,8,151-156。
  79. 林山田, Shan-Tien(1983).刑法通論.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80. 林山田, Shan-Tien(1997).刑事法論叢(一).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81. 林山田, Shan-Tien(1987).經濟犯罪與經濟刑法.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82. 林山田, Shan-Tien(1997).刑事法論叢(二).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83. 林山田, Shan-Tien(2008).刑法通論(上).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84. 林山田, Shan-Tien(2001).刑法的革新.台北=Taipei:新學林=New Sharing.
  85. 林山田, Shan-Tien(1975)。論刑罰之意義與目的(上)。軍法專刊,21(8),8-24。
  86. 林山田, Shan-Tien(1973)。各種刑罰理論及其批判。刑事法雜誌,17(3),1-15。
  87. 林山田, Shan-Tien(1999)。性與刑法:以強制性交罪為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43-52。
  88. 林山田, Shan-Tien(1987)。刑事政策之概念及其最新趨勢。刑事法雜誌,31(2),8-23。
  89. 林山田, Shan-Tien(2002).刑法通論(上).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90. 林志潔, Chih-Chieh(2007)。美國貪污犯罪之立法與預防:以聯邦法規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143,227-242。
  91. 林志潔, Chih-Chieh(2008)。防制洗錢之新思維:論金融洗錢防制、金融監理與偵查權限。檢察新論,3,265-281。
  92. 林志潔, Chih-Chieh(2007)。公司犯罪與刑事責任:美國刑法之觀察與評析。律師雜誌,333,43-54。
  93. 林東茂, Chih-Chieh(1999)。評刑法妨害性自主罪章之修正。月旦法學雜誌,51,70-80。
  94. 林東茂, Chih-Chieh(2003)。猥褻的概念。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2,77-82。
  95. 林東茂, Chih-Chieh(1985)。論西德少年法院法之少年刑罰。刑事法雜誌,29(2),55-79。
  96. 林東茂, Chih-Chieh(1980)。略論司法上對精神疾病罪患之妥適處理程序。警學叢刊,10(3),81-84。
  97. 林東茂, Chih-Chieh(2007).刑法綜覽.台北=Taipei:一品文化=Yi-Pin.
  98. 林東茂, Chih-Chieh(1982)。犯罪學古典學派與實證學派。刑事科學,14,108-118。
  99. 林東茂, Chih-Chieh(2007).一個知識論上的刑法學思考.台北=Taipei:五南=Wu-Nan.
  100. 林東茂, Chih-Chieh(1995)。從客觀歸責理論判斷交通事故的刑法責任。刑事法雜誌,39(3),19-59。
  101. 林東茂, Chih-Chieh(1980)。犯罪被害者之研究:一個新趨向。刑事法雜誌,24(1),53-65。
  102. 林東茂, Chih-Chieh(1996).危險犯與經濟刑法.台北=Taipei:五南=Wu-Nan.
  103. 林紀東, Dong-Mao(1956)。刑事政策學引論。法學叢刊,1,12-17。
  104. 林紀東, Ji-Dong(1957)。刑法上之損害賠償問題。刑事法雜誌,1(4),1-8。
  105. 林鈺雄, Yu-Hsiung(2009).新刑法總則.台北=Taipei:元照=Angle.
  106. 俞叔平, Shu-Ping(1976).刑法分則大綱.台北=Taipei:遠東=Yuan-Tung.
  107. 俞承修, Cheng-Hsiu(1959).刑法總則釋義(下).台北=Taipei:文友=Wen-Yu.
  108. 俞承修, Cheng-Hsiu(1959).刑法總則釋義(上).台北=Taipei:文友=Wen-Yu.
  109. 俞承修, Cheng-Hsiu(1956).刑法分則釋義.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110. 柯耀程, Yao-Cheng(2009)。參與論(七)。月旦法學雜誌,172,258-268。
  111. 柯耀程, Yao-Cheng(2009)。參與論(六)。月旦法學雜誌,170,193-203。
  112. 柯耀程, Yao-Cheng(2003)。刑法新增「電腦網路犯罪規範」立法評論。月旦法學教室,11,117-129。
  113. 柯耀程, Yao-Cheng(2009)。參與論(三)。月旦法學雜誌,164,252-262。
  114. 柯耀程, Yao-Cheng(1998)。刑法行為評價架構的演變及省思。中正大學法學集刊,1,163-198。
  115. 柯耀程, Yao-Cheng(2001).變動中的刑法思想.台北=Taipei:元照=Angle.
  116. 柯耀程, Yao-Cheng(2008)。參與論(一)。月旦法學雜誌,158,249-261。
  117. 柯耀程, Yao-Cheng(2009)。參與論(四)。月旦法學雜誌,166,193-202。
  118. 柯耀程, Yao-Cheng(2008)。強制猥褻與性騷擾之界限。月旦法學教室,68,16-17。
  119. 柯耀程, Yao-Cheng(2009)。參與論(五)。月旦法學雜誌,168,216-226。
  120. 柯耀程, Yao-Cheng(2008)。參與論(二)。月旦法學雜誌,192,167-176。
  121. 洪福增, Fu-Tseng(1958)。因果關係論(上)。刑事法雜誌,2(11),6-21。
  122. 洪福增, Fu-Tseng(1958)。期待可能性之理論與實踐(下)。刑事法雜誌,2(6),1-12。
  123. 洪福增, Fu-Tseng(1958)。期待可能性之理論與實踐(上)。刑事法雜誌,2(5),44-53。
  124. 洪福增, Fu-Tseng(1959)。不能未遂與普通未遂犯之區別。刑事法雜誌,3(10),29-31。
  125. 洪福增, Fu-Tseng(1959)。正當防衛論。刑事法雜誌,3(2),34-62。
  126. 洪福增, Fu-Tseng(1960)。犯罪構成要件之理論。刑事法雜誌,4(2),29-42。
  127. 洪福增, Fu-Tseng(1958)。違法性之理論。法學叢刊,11,100-109。
  128. 洪福增, Fu-Tseng(1956)。刑法與類推解釋。法學叢刊,2,98-106。
  129. 洪福增, Fu-Tseng(1958)。因果關係論(下)。刑事法雜誌,2(12),12-24。
  130. 孫嘉時, Chia-Shift(1981).刑法分則.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31. 孫德耕, Te-Keng(1962).刑法實用總則編.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32. 孫德耕, Te-Keng(1960).刑法實用分則編.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33. 宮內裕, Yutaka,賴硃隆(譯), Cho-Lung(Trans.)(1959)。論違法性之阻卻。刑事法雜誌,3(5),33-48。
  134. 徐育安, Yu-An(2009)。費爾巴哈之故意理論及其影響:以德國刑法為核心。政大法學評論,109,1-57。
  135. 徐偉群, Wei-Churr(2011)。需要翻轉的不是法律,是法界的知識狀態:強制性交罪修法應該停止。台灣法學雜誌,175,1-3。
  136. 徐偉群, Wei-Churr(2011)。從白玫瑰運動談司法改革。全國律師,15(4),15-29。
  137. 耿一馨, Yi-Hsin(1999)。美國聯邦最高法院United States v. O,Hagan判決對於內線交易規範之衝擊。證券暨期貨管理,17(10),1-18。
  138. 袁坤祥(編), Kon-Hsiang(Ed.)(2002).刑法法律期刊論文分類索引.台北=Taipei: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
  139. 高仰止, Yang-Chih(1974).刑法總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140. 高金桂, King-Guei(2010)。突襲式的猥褻:高等法院臺中分院九十九年上訴字第六三二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6,100-105。
  141. 高金桂, King-Guei(2011)。強制性交罪的強制力行使:高雄地方法院九十九年度訴字第四二二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89,251-262。
  142. 高鳳仙, Feng-Hsien(2008)。論刑法之「強制猥褻罪」與性騷擾防治法之「性觸摸罪」。台灣法學雜誌,118,39-52。
  143. 張麗卿, Li-Ching(2007).刑法總則理論與運用.台北=Taipei:五南=Wu-Nan.
  144. 張麗卿, Li-Ching(1986)。淺談建立「化莠為良」之現代化獄政。法律評論,52(8),12-17。
  145. 張麗卿, Li-Ching(1995)。廢弛職務致釀災害的客觀歸責。東海大學法學研究,9,253-280。
  146. 張麗卿, Li-Ching(1986)。論精神障礙之鑑定。軍法專刊,32(5),14-26。
  147. 張麗卿, Li-Ching(1984)。論精神病犯之監護處分。刑事法雜誌,28(6),46-62。
  148. 張麗卿, Sheng-Hsin(2008)。強制猥褻罪」與「強制觸摸罪」的歷史辯證。台灣法學雜誌,117,101-113。
  149. 梁恆昌, Heng-Chang(1959)。論連續犯。刑事法雜誌,3(4),20-24。
  150. 梁恆昌, Heng-Chang(1957)。繼續犯之研究。法學叢刊,6,131-135。
  151. 梁恆昌, Heng-Chang(1979).刑法總論.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52. 梁恆昌, Heng-Chang(1980).刑法各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153. 許玉秀(編), Yu-Hsiu(Ed.),陳志輝(編), Chih-Hui(Ed.)(2006)。不移不惑獻身法與正義:許迺曼教授刑事法論文選輯,台北=Taipei:
  154. 許玉秀, Yu-Hsiu(2002)。當代刑法理論的發展。刑事法雜誌,46(4),1-55。
  155. 許玉秀, Yu-Hsiu(1997).主觀與客觀之間.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56. 許玉秀, Yu-Hsiu(2002)。累積的因果關係與危險昇高理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2,168-173。
  157. 許玉秀, Yu-Hsiu(1999).刑法的問題與對策.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58. 許玉秀, Yu-Hsiu(1993)。客觀的故意概念? :評德國的間接故意理論。政大法學評論,48,45-118。
  159. 許玉秀, Yu-Hsiu(1996)。區分故意與過失:論認識說。政大法學評論,55,311-328。
  160. 許玉秀, Yu-Hsiu(1994)。檢驗客觀歸責的理論基礎:客觀歸責理論是什麼? (上)。刑事法雜誌,38(1),30-62。
  161. 許玉秀, Yu-Hsiu(2003)。過失的認定與阻塞逃生通道罪。月旦法學教室,12,141-143。
  162. 許玉秀, Yu-Hsiu(2002)。強吻非強制猥褻? :評釋八十九年度偵字第五○九二號起訴、八十九年上字第三八四號上訴、九十一年度非宇第一一八號非常上訴、八十九年度易字第一二六六號判決、八十九年度上訴字第三五六一號判決暨九十一年度台非字第一六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 Taiwan Law Review,90,305-313。
  163. 許玉秀, Yu-Hsiu(1999)。犯罪階層理論(下)。台灣法學雜誌,3,52-69。
  164. 許玉秀, Yu-Hsiu(1994)。檢驗客觀歸責的理論基礎:客觀歸責理論是什麼? (下)。刑事法雜誌,38(2),61-86。
  165. 許玉秀, Yu-Hsiu(1991)。最高法院七十八年台上字第三六九三號判決的再檢討:前行為的保證人地位與客觀歸責理論初探。刑事法雜誌,35(4),1-41。
  166. 許玉秀, Yu-Hsiu(1999)。犯罪階層理論(上)。台灣法學雜誌,2,12-32。
  167. 許玉秀, Yu-Hsiu(2003)。妨害性自主之強制、乘機與利用權勢:何謂性自主? :兼評臺北地院九一年訴字第四六二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2,16-36。
  168. 許恒達, Heng-Da(2006)。刑罰理論的政治意涵:論「刑事政策」的誕生。月旦法學雜誌,137,188-211。
  169. 郭土木, Tu-Mu(2000)。貨交易詐欺及內線交易行為之探討(上)。證券暨期貨管理,18(2),1-12。
  170. 陳子平, Tz-Ping(2008).刑法總論.台北=Taipei:元照 Angle.
  171. 陳子平, Tz-Ping(2003)。從強吻案談強制猥褻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2,83-93。
  172. 陳子平, Tz-Ping(2010)。台灣刑法有關性犯罪修改的相關議題。法學新論,18,1-27。
  173. 陳志輝, Chih-Hui(2004)。客觀歸責與「回溯禁止」。法學講座,26,38-46。
  174. 陳志龍, Tze-Lung(1990)。許可性構成要件錯誤:兼論負面構成要件要素理論。臺大法學論叢,20(1),205-254。
  175. 陳志龍, Tze-Lung(2006).財經發展與財經刑法.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76. 陳志龍, Tze-Lung(2006).金控公司與併購.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77. 陳峰富, Feng-Fu(2004)。內線交易重大訊息具體要件與成立時點之界定。政大法學評論,79,171-220。
  178. 陳綱, Kang(1966).刑法總則實用.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79. 陳樸生, Pu-Shen(1951)。罰金刑之量定與刑法第二條第一項之關係。法令月刊,3(1),13-15。
  180. 陳樸生, Pu-Shen(1979).實用刑法.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181. 陳樸生, Pu-Shen(1953)。論不特定物之侵占。法令月刊,4(5),6-9。
  182. 陳樸生, Pu-Shen(1965).刑法各論.台北=Taipei:正中=Cheng-Chung.
  183. 曾淑瑜, Shu-Yu(2011)。論金融犯罪「特別背信罪」之構成要件:臺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度金上重訴字第三一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93,194-204。
  184. 黃榮堅, Jung-Chien(1989)。刑法解題:關於故意及過失。輔仁法學,8,161-194。
  185. 黃榮堅, Jung-Chien(2006).基礎刑法學(上).台北=Taipei:元照=Angle.
  186. 黃榮堅, Jung-Chien(1999)。刑法增修概說。台灣本土法學雜誌,2,205-212。
  187. 黃榮堅, Jung-Chien(2006).基礎刑法學(下).台北=Taipei:元照=Angle.
  188. 黃榮堅, Jung-Chien(1995).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台北=Taipei:元照=Angle.
  189. 黃榮堅, Jung-Chien(1996)。電腦犯罪的刑法問題。臺大法學論叢,25(4),197-228。
  190. 黃榮堅, Jung-Chien(2005)。數罪併罰量刑模式構想。月旦法學雜誌,123,43-67。
  191. 楊大器, Da-Ctrl(1969).刑法總則釋論.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192. 團藤重光, Shigemitsu,黃景川(譯)(1959)。責任之理論。法學叢刊,16,98-101。
  193. 廖大穎, Ta-Ying(2010)。「商業判斷原則」與董事刑事責任之阻卻:台北地院九十六年度重訴字第一一五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183,223-242。
  194. 廖大穎, Ta-Ying(2004)。內線交易。月旦法學教室,22,43-47。
  195. 廖大穎, Ta-Ying(2007)。論析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五條第一項第四款的構成要件與嘉義地院九二年金訴宇第三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92,19-41。
  196. 臺灣刑事法學會=Taiwan Criminal Law Society(2005).二○○五年刑法總則修正之介紹與評析.台北=Taipei:元照=Angle.
  197. 臺灣最高法院編=Taiwan Supreme Court(Ed.)(1991)。最高法院刑事裁判書彙編,2
  198. 褚劍鴻, Chian-Hung(2001).刑法分則釋論(上).台北=Taipei:臺灣商務=Commercial Press.
  199. 褚劍鴻, Chian-Hung(2004).刑法分則釋論(下).台北=Taipei:臺灣商務=Commercial Press.
  200. 褚劍鴻, Chian-Hung(1984).刑法分則釋論.台北=Taipei:臺灣商務=Commercial Press.
  201. 褚劍鴻, Chian-Hung(1975).刑法總則論.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202. 趙琛, Tzen(1966).刑法分則實用(下).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203. 趙琛, Tzen(1966).刑法分則實用(上).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204. 齊藤金作, Kinsaku,洪復青(譯), Fu-Ching(Trans.)(1959)。主觀的共犯論與共犯立法。刑事法雜誌,3(9),29-47。
  205. 劉邦繡, Pang-Hsiu(2001)。犯罪防治法之性侵害犯罪新解:以一九九九年修正之刑法妨害性自主罪、妨害風化罪為論述。律師雜誌,267,86-118。
  206. 劉連煜, Len-Yu(2001)。專門職業人員與內線交易責任。月旦法學雜誌,72,26-27。
  207. 劉連煜, Len-Yu(2006)。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的認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7,295-304。
  208. 蔡聖偉, Sheng-Wei(1995)。客觀歸責性與故意:不能未遂之再研究。刑事法雜誌,39(3),60-122。
  209. 蔡聖偉, Sheng-Wei(2001)。罪章的新紀元(上)。月旦法學雜誌,70,151-162。
  210. 蔡聖偉, Sheng-Wei(2001)。罪章的新紀元下)。月旦法學雜誌,71,96-107。
  211. 蔡聖偉, Tun-Ming(1957)。論共同正犯之行為。軍法專刊,6(12),10-13。
  212. 蔡墩銘, Tun-Ming(Ed.)(1984).刑法分則論文選輯.台北=Taipei:五南 Wu-Nan.
  213. 蔡墩銘, Tun-Ming(2001)。醫療業務過失之事實認定。月旦法學雜誌,70,16-17。
  214. 蔡墩銘, Tun-Ming(1998)。醫療犯之法律構造。律師雜誌,222,33-37。
  215. 蔡墩銘, Tun-Ming(1956)。論刑法上之常業犯。軍法專刊,5(3),11-13。
  216. 蔡墩銘, Tun-Ming(1957)。間接正犯理論之研討。法學叢刊,8,100-106。
  217. 蔡墩銘, Tun-Ming(1996)。院內感染與醫療管理過失。法令月刊 ,47(2),13-15。
  218. 蔡墩銘, Tun-Ming(2005).刑法精義.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219. 蔡墩銘, Tun-Ming(1995)。尖端醫療之法律問題。臺大法學論叢,24(2),239-272。
  220. 蔡墩銘, Tun-Ming(1973).刑法總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221. 蔡墩銘, Tun-Ming(1998)。司法精神鑑定與刑事判決。刑事法雜誌,42(3),11-24。
  222. 蔡墩銘, Tun-Ming(2000)。醫療糾紛醫事鑑定之解讀。刑事法雜誌,44(4),1-31。
  223. 蔡墩銘, Tun-Ming(1995)。臨終醫療與醫療犯罪。刑事法雜誌,39(2),15-35。
  224. 蔡墩銘, Tun-Ming(1994)。醫療行為與犯罪。法令月刊,45(9),12-15。
  225. 蔡墩銘, Tun-Ming(1969).刑法各論.台北=Taipei:三民=San-Min.
  226. 蔡墩銘, Tun-Ming(1995)。醫療犯之違法性與有責性。臺大法學論叢,25(1),133-174。
  227. 蔡蕙芳, Hui-Fang(1995)。電腦犯罪與刑事立法的課題。月旦法學雜誌,試刊號=0,103-107。
  228. 蔡蕙芳, Hui-Fang(2003)。電腦詐欺行為之刑法規範。東海大學法學研究,18,23-98。
  229. 鄭逸哲, Yat-Che(2003)。從所謂「強吻案」談猥褻、可罰的猥褻和如何處罰可罰的猥褻:評桃園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易字第一二六六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上訴字第三五六一號判決和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非字第一六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95,255-265。
  230. 盧映潔, Ying-Chieh(2009)。強制猥褻與性騷擾「傻傻分不清」? :評最高法院九十七年度第五次決議。月旦法學雜誌,171,215-228。
  231. 盧映潔, Ying-Chieh(2009).犯罪與被害:刑事政策問題之德國法制探討.台北=Taipei:新學林=New Sharing.
  232. 盧映潔, Ying-Chieh(2003)。由強吻案談起:論我國刑法第二二四條強制猥褻罪之猥褻行為的界定。台灣法學雜誌,42,94-100。
  233. 盧映潔, Ying-Chieh(2002)。強吻案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90,236-240。
  234. 盧映潔, Ying-Chieh(2010)。「意不意願」很重要嗎? :評高雄地方法院九十九年訴字第四二二號判決暨最高法院九十九年第七次刑庭決議。月旦法學雜誌,186,164-173。
  235. 賴英照, In-Jaw(2005)。內線交易的基礎理論。月旦法學雜誌,123,172-191。
  236. 薛智仁, Chih-Jen(2010)。限制短期自由刑之制裁體系改革方向:兼評易服社會勞動之增訂。政大法學評論,116,239-291。
  237. 謝立功, Li-Kung(1999).洗錢防制與經濟法秩序之維護.台北=Taipei:金融財務研究訓練中心=Taiwan Academy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38. 謝開平, Kai-Ping(2010)。構成要件之結構分析:兼論襲胸案在強制猥褻罪之適用。月旦法學教室,90,92-101。
  239. 韓忠謨, Chung-Mo(1979).刑法原理.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240. 韓忠謨, Chung-Mo(1982).刑法原理.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241. 韓忠謨, Chung-Mo(1968).刑法各論.台北=Taipei:自刊=Author.
  242. 韓忠謨, Chung-Mo(1957)。現代刑法思想之矛盾與出路。刑事法雜誌,1(1),4-14。
  243. 瀧川幸辰, Yukitoki,賴硃隆(譯), Chu-Lung(Trans.)(1957)。期待可能性之理論(二)。法令月刊,8(4),15-46。
  244. 瀧川幸辰, Yukitoki,賴硃隆(譯), Chu-Lung(Trans.)(1957)。期待可能性之理論(一)。法令月刊,8(3),14-16。
  245. 蘇俊雄, Jyun-Hsyong(1974)。總體刑事法學的發展。臺大法學論叢,4(1),69-80。
被引用次数
  1. (2014)。風險承擔作為阻卻不法事由─重構容許風險的實質理由。中研院法學期刊,14,16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