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2016年民事法發展回顧:方法論與釋義學之實務觀察
|
并列篇名
|
Developments in the Civil Law 2016: A Legal Methodological and Dogmatic Observation
|
DOI
|
10.6199/NTULJ.2017.46.SP.07
|
作者
|
吳從周(Chung-Jau Wu)
|
关键词
|
瑕疵擔保 ; 公同共有債權 ; 雙重債權讓與 ; 借名登記 ; warranty ; owners-in-common ; transfer of obligations ; registration of the name
|
期刊名称
|
臺大法學論叢
|
卷期/出版年月
|
46卷S期(2017 / 11 / 01)
|
页次
|
1397
-
142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2015年底迄2017年初之間,最高法院的民事庭非常罕見而值得注意地連續做成四個實質的決議,涉及法院實務上重要的爭議,對民事案件之影響重大,有深入分析研究之必要。分別是:一、承攬標的物有瑕疵時,定作人是否必須以先行使瑕疵擔保請求權為前提,始得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二、公同共有債權人如何行使權利,能否單獨起訴?三、雙重債權讓與時,第二次的債權讓與究竟是無效抑或效力未定?四、借名登記契約的出名人處分借名之不動產時,究竟是有權處分抑或無權處分?其中第一個決議涉及民法方法論的討論,其餘三個主要為民法釋義學的重要爭議問題。此外,整理最高法院實務見解也發現,違約金究竟是否為民法第146條的從權利,最高法院最近見解出現歧異,有待另外做成重要的決議。
|
英文摘要
|
Between the end of 2015 and the beginning of 2017, the Civil Collegial panel of the Supreme Court was rarely and noteworthy to make four substantive resolutions in a row, involving important disputes in court practice, which owne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uture civil cases and the need for in-depth analysis. First, is the defective product claim a premise for a proprietor before he asserts damage claims? Second, how the obligation owners-in-common exercise the right, is a separate suit allowed? Third, while a dual transfer of obligations, is the second time transfer invalid or ineffective? Fourth, if the nominee of registr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depose the trust, is it the right to transfer or no right to dispose of? The first resolution mentioned above dealt with the discussion of civil law methodology. The remaining three were mainly regarding important issues of civil law interpretation.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
参考文献
|
-
吳從周(2014)。2013年民事法發展回顧。臺大法學論叢,43(特刊),1171-1174。
連結:
-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2070號判決
-
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772號裁定
-
F.C.v.Savigny, System des heutigen römischen Rechts, Bd. I, Berlin 1840, S. 213 , S. 244, S. 215, S. 213, S. 222
-
Alexy.Theorie juristischen Argumentation.
-
Alexy, Robert、舒國瀅譯(2002)。法律論證理論。北京:中國法制。
-
Bydlinski, F.(1991).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 und Rechtsbegriff.Wien:
-
Huber, Ulrich(2003).Savignys Lehre von der Auslegung der Gesetze in heutiger Sicht.JZ,8.
-
Kramer, Ernst A.(1998).Juristische Methodenlehre.Bern:
-
Larenz, Karl(1992).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
Larenz, Karl、陳愛娥譯(1996)。法學方法論。臺北:五南。
-
Rückert, J.(Hrsg.)(1997).Fälle und Fallen in der neueren Methodik seit Savigny.Baden-Baden:
-
Rüthers, Bernd(2005).Rechtstheorie.München:
-
Vogenauer, Stefan(2001).Die Auslegung von Gesetzen in England und auf dem continent.Tübingen:
-
王澤鑑(2007)。民法概要。臺北:自刊。
-
史尚寬(1990)。債法總論。臺北:自刊。
-
史尚寬(1987)。物權法論。臺北:自刊。
-
吳從周(2010)。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臺北:新學林。
-
吳從周(2016)。公同共有債權之行使:評最高法院一〇四年度第三次民事庭會議決議。物權法之新思與新為:陳榮隆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
-
吳從周(2017)。台灣民法方法論之發展現狀:特別聚焦法律解釋方法在法院實務上之運用狀況。身分法之回顧與前瞻:戴東雄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
-
吳從周(2015)。我國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之發展現狀:特別著重觀察內部效力與外部效力演變之互動。軍法專刊,61(4),47-68。
-
吳從周(2015)。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之對應適用。臺北:元照。
-
林誠二(2010)。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臺北:瑞興。
-
邱聰智、姚志明修訂(2014)。新訂民法債編通則。臺北:承法數位文化。
-
孫森焱(2009)。民法債編總論。臺北:自刊。
-
梅仲協(1970)。民法要義。臺北:自刊。
-
陳自強(2013)。契約之內容與消滅。臺北:新學林。
-
曾隆興(1999)。修正民法債編總論。臺北:三民。
-
黃茂榮(2010)。債法總論。臺北:植根法學叢書編輯室。
-
劉春堂(2011)。民法債編通則。臺北:自刊。
-
劉春堂(2010)。判解民法債編通則。臺北:三民。
-
鄭冠宇(2015)。民法債編總論。臺北:新學林。
-
顏厥安(1998)。法與實踐理性。臺北:自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