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柔道運動理論內涵之探討

DOI

10.6980/TZXYTY.200712.0035

作者

鄭麗霞;呂耀宗

关键词

柔道運動 ; 理論內涵

期刊名称

臺中學院體育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7 / 12 / 01)

页次

35 - 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柔道運動從「術」轉變為「道」的過程中,更確立出柔道包含體育、勝負、修心的三方面教育的意義,因此也擴大了柔道的領域視野,柔道除了實際的身體技術的鍛鍊外,精神層次也符合教育哲學,所以唯有提昇柔道的精神層面素養,才能培養出優秀的柔道家,而不是只有全心專注於比賽的競技勝負當中,如此對柔道運動的推廣與發展才有所助益。 所以不論是柔道的指導者或是學習者,都必須確實的理解柔道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內涵與相關理哲,如此才能在競技的舞台上與日常的生活中,學習到有意義的真正柔道運動,也唯有如此才能邁向『終身柔道』的學習新里程。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Jimmy Pedro,William Durbin(2001).Judo techniques & tactics.Human Kinetics.
  2. 山川岩之助、工藤信雄(1975)。柔道指導ハンドブック。東京:大修館書店株式會社。
  3. 呂海山編譯(1982)。柔道 新技。台南:王家出版社有限公司。
  4. 村山輝志(1975)。柔道管理學。東京:逍遙書院。
  5. 林春生(1967)。柔道之系統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6. 松本芳三(1975)。柔道のコーチング。東京:大修館書店株式會社。
  7. 柔道大事典編集委員會(1999)。柔道大事典。東京:???書房株式會社。
  8. 柳澤九、山口香(1992)。女子柔道 基本レッスン。東京:大修館書店株式會社。
  9. 張丕介譯、宋巴特原著(1969)。人學。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主編(1984)。體育大辭典。體育原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1. 黃武雄(1987)。柔道學理新詮。台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2. 嘉納治五郎、松本芳三(1992)。講道館柔道の創始と成立。東京:五月書房。
  13. 醍醐敏郎(1993)。柔道教室。臺北:聯廣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4. 藤原豐三郎(1974)。柔道。東京:泰流社。
  15. 藤堂良明、村田直樹(1999)。柔道の名稱の起こりについへ。東京:
被引用次数
  1. 許正心、洪聖德(2015)。柔道運動原理與教育內涵之探討。文化體育學刊 ,20,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