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樂趣化與傳統式網球教學對於女生學習成效之比較

DOI

10.6980/TZXYTY.200712.0073

作者

賴清水

关键词

樂趣化網球學習 ; 傳統式網球教學 ; 迷你網球 ; 學習效果

期刊名称

臺中學院體育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7 / 12 / 01)

页次

73 - 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傳統式與樂趣化兩種教學,對於高職女生認知發展、技能評量表現上是否有差異存在。研究採實驗研究法,以台北縣樹人家商職校一年級48位網球初學者,採用「網球動作技能測驗」、「網球課技能學習認知測驗」為工具進行研究,並以集群抽樣方式,分成兩組,其中一組為樂趣化網球教學組、另一組為傳統式網球教學組,經過12週的實驗教學。以前後測成績為學習效果之比較資料,經獨立樣本與相依樣本t考驗之統計分析後,結果歸納如下: 一、高職女生網球動作技能學習結果,樂趣化網球組與傳統式網球組均達顯著性差異,樂趣化網球組與傳統式網球組在正拍著地擊球與正反拍截擊球三項目達顯著性差異,而反拍著地擊球未達顯著性差異,樂趣化網球組較傳統式網球組學習效果佳。 二、高職女生認知學習結果傳統式網球組與樂趣化網球組均達顯著性差異,樂趣化網球組較傳統式網球組學習效果進步。本研究最後提出建言,作為後續研究與改善教學者、初學者對於網球學習難度高所存留的迷思和想像。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趙坤鐘(2002)。運動教育模式基礎下談樂趣化體育教學的應用。中華體育,16(3),94-100。
    連結:
  2. Chen, C. H.,Chou, C. C.(2003).The Impact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Goal Orintation on Student,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Knowledge of Fitn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25-39.
  3. Chou, C. C.(2001).Tallahassee, FL,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4. Dansky, J.(1980).Make-believe: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y and associative fluency.Child Development,51,576-579.
  5. Duda, J. L.,G. C. Roberts(ED)(1992).Motivation in sport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Education.
  6. Fein, G.(1981).Pretend play in childhood: An integrative review.Child Development,52,1095-1118.
  7. Keller, J.(1999).Unpublished manuscrip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8. Mcgee, R.,Farrow, A.(1987).Test Ques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9. Siedentop, D.(2002).Sport Education: A Retrospective.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1(4),409-419.
  10. Singer, G. G.,Singer, J. L.(1990).The house of make-believe: Children's play and the development imagina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1. Spence, R. B.,Evans, L. H.(1956).Dropouts in adult Education.Adult Education,6(4),221-225.
  12. Wang, Y. S.,Chon. C. C.(2003).The Impacts Knowledge of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Goal Orientaion in physical ducation, Taiwan.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25,135.
  13. 丁益文(1992)。蛙捷泳先後教學順序的不同游泳能力的影響。體育學報,14,403-422。
  14. 方黃裕(1996)。台大女生對排球運動鉤腕發球與肩上發球學習成效的研究。體育學報,21,231-239。
  15. 王儀旭(2005)。台北市C級網球教練講習會講習手冊。台北市:私立中國技術學院體育館。
  16. 王儀旭(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台北市立體育學院。
  17. 王儀旭、周建智、曾文鑫(2003)。探討KP&KR回饋理論介入對投擲學習成效之影響-以手榴彈野戰投擲為例。復興崗學報,79,185-204。
  18. 行政院體委會(1999)。體委會落實「健康」「卓越」擬定90年至93年度中程施政計畫草案。全民運動週報,71
  19. 吳萬福(1991)。現代體育教學應有的認識。體育與運動,74,48-52。
  20. 周紹忠、岑漢康(2000)。運動心理學。台北:亞太圖書。
  21. 林永安(2003)。趣味網球教學。大專體育,67,9-15。
  22. 林成吉(1991)。網球發球練習法之研究。大專體育,雙月刊,2(1),57-61。
  23. 邱奕銓(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24. 孫宜芬(1991)。不同的練習方法對大學男生羽球反手發短球學習成效的比較研究。體育學報,13,94-116。
  25. 康風都(1994)。網球初學者單手反拍與雙手反拍之學習成效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9,83-91。
  26.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
  27. 張清泉(1999)。迷你網球運動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8(2),57-72。
  28. 張清泉(2001)。迷你網球教學對不同年齡初學者之學習成效比較研究。台北市:聯廣圖書有限公司。
  29. 許樹淵(2000)。運動生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30. 連玉輝(1999)。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學校體育委員會專書
  31.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8)。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32. 楊紀瑜、徐志祥(2003)。體育選項樂趣化教學與訓練教學之比較研究-以籃球、排球項目為例。台灣運動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3. 葉憲清(1991)。體育教學目標。臺灣省學校體育,2(4),6-13。
  34. 熊明禮(1996)。傳統學習教學法與合作學習教學法在飛盤擲遠教學效果之比較。大專體育,27,48-60。
  35. 劉一民(1994)。建構運動玩家世界。運動玩家開啟方式的省思中等教育,6(3),29-32。
  36. 劉淑燕(2001)。「經驗」與「知識」對運動指導專家所扮演的角色。中正體育,創刊號,63-69。
被引用次数
  1. 陳新福(2022)。不同教學法對網球正手擊球技能表現之研究。興大體育學刊,21,35-45。
  2. 蕭新榮,葉子誠(2019)。短版蛙鞋介入捷泳教學之成效研究。淡江體育學刊,22,43-55。
  3. 謝沛蓁,劉記帆,張素珠(2021)。網球減壓球對網球初學者教學應用之探討。興大體育學刊,20,93-101。
  4. 楊正群(2017)。網球擊球與截擊教學先後順序對技能學習表現之影響。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11(1),13-31。
  5. 張世聰(2020)。樂趣化教學法在運動成就動機、流暢體驗與擊球表現之研究-以大學網球課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7(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