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都市、戰爭與新一代上海“現代派”詩人-以《現代》、《新詩》、《詩領土》為觀察對象
|
DOI
|
10.29935/ZJXK.200712.0004
|
作者
|
楊佳嫻
|
关键词
|
現代派 ; 現代 ; 新詩 ; 詩領土 ; 都市詩
|
期刊名称
|
中極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6期(2007 / 12 / 01)
|
页次
|
67
-
94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與「現代派」詩人密切相關的刊物《現代》(1932.5-1935.5,共34期,由施蟄存等主編)、《新詩》(1936.10-1937.7共10期,由卞之琳、孫大雨、梁宗岱、馮至、戴望舒主編)、《詩領土》(1944.3-1944.12,共5期,由路易士主編),其崛起、活動與創作實踐,與戰爭、都市兩個因素密切相關。
《現代》利用一二八事變後上海文壇短暫的空白中崛起,以多樣化的文學作品、論述和訊息,吸引了大批讀者;亦因編輯偏好的緣故,使得以現代主義方法寫作的作家作品得到注目,其中即包括以戴望舒爲首的「現代派」詩,且已有不少新一代「現代派」詩人隨之出現《現代》停刊後,戴望舒另辦《新詩》,純以詩作、詩學爲主,同時也成爲新一代「現代派」詩人的專屬園地之一,並與其他幾個周邊刊物分享同一批作者,形成一股盛大的「現代派」詩潮,在三十年代上海詩壇與另一左翼新詩團體「中國詩歌會」分庭抗禮。
1937年上海進入「孤島」時期,戰爭的緊迫氣氛使得「現代派」詩人紛紛轉向或離天上海,相關詩刊亦銷聲匿跡。到1944年,才有後《現代》、《新詩》成長起來的青年詩人路易士(紀弦)主辦了《詩領土》,在日人佔領下相對言論較爲自由的空間中,自覺延續「現代派」脈絡;但是,也正因爲處於戰時,他在刊物經營上多了一些特殊措施,與過雲《現代》、《新詩》想要避免政治介入的情況大不相同。
最後,本文以路易士、徐遲兩位曾經是好友,且同樣自《現代》、《新詩》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現代派」詩人爲例,說明戰爭與都市兩個因素,如何促使其崛起、影響其創作實踐,又如何使他們踏上不同的文學道路,而在後來導致全然不同的評價。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Edward M. Gunn著、張泉譯(2006)。被冷落的繆斯:中國淪陷區文學史(1937-1945)。北京:新星。
-
Michel Hockx(2003).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Leiden, Boston:Brill.
-
上海檔案館編(1997)。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上海罪行史料匯編(下)。上海:上海人民。
-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1937)。十年來的中國。上海:商務印書館。
-
古遠清(2006)。徐遲與現代派。外國文學研究,4,152-159。
-
艾青(1985)。艾青論創作。上海:上海文藝。
-
南華日報(1940/07/13)
-
阮章競主編(1992)。解放區文學大系:詩歌。重慶:重慶出版社。
-
周佁乃(1969)。中國新詩之回顧。臺北:廣文書局。
-
幸賴葉輝、陳炳良編(2005)。現代漢詩論集。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
邵洵美(1934)。現代美國詩壇概觀。現代,5(6)
-
金理(2006)。從蘭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及劉呐鷗為核心的社團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
施蟄存(1981)。施蟄存七十年文選。上海:上海文藝。
-
唐□雲主編(1996)。中國現代文學史(二)。北京:人民文學。
-
唐捐、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主編(2004)。紀弦與現代派運動:從上海到臺北。回顧兩岸五十年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
孫玉石(2005)。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北京:北京大學。
-
孫作雲、楊匡漢編(1991)。中國現代詩論(上)。廣州:花城出版社。
-
徐魯(1995)。建國前徐遲的編輯生涯。編輯學刊,4,72-74。
-
徐遲(1993)。徐遲文集(一)。武漢:長江文藝。
-
徐遲(1993)。江南小鎮。北京:作家出版社。
-
張世瑛(2001)。從幾個戰復審奸的案例來看漢奸的身分認定問題(1945-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1,172-173。
-
張同道(1994)。中國現代詩與西南聯大詩人群。中國社會科學,6,156-166。
-
張林杰(2007)。都市環境中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詩歌。北京:中國社會秤學出版社。
-
張泉(2001)。抗戰時期淪陷區的言說環境-以北京上海文學為中心。抗日戰爭研究,1,58-70。
-
張靜廬(2005)。在出版界二十年。南京:江蘇教育。
-
張靜廬輯註(2003)。中國近現代出版史料(現代乙編)。上海:上海書店。
-
陳智德。現代漢詩論集。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
陳智德編(2004)。三四○年代香港新詩論集。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入研究中心。
-
賀麥曉。以二十年代中國「文學場」。學人,13
-
葉凱蒂、彭小妍編(1994)。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
解志熙(2006)。摩登與現代-中國現代文學的實存分析。北京:清華大學。
-
劉心皇(1995)。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
-
劉繼業(2005)。詩人徐遲:積極前行途中的猶疑與反顧。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
-
戴望舒(1999)。戴望舒全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
戴望舒(1999)。戴望舒全集:散文卷。北京:中國青年。
-
鍾鼎文、林海音編(1981)。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臺北:純文學。
-
藍棣之(2002)。現代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
-
藍棣之(2002)。現代詩的情感與形式。北京:人民文學。
-
鶴見祐輔著、邱振瑞翻譯(2007)。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臺北:行人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李蘋芬(2021)。摩登詩形與戀愛論建構-徐遲上海時期的文藝實踐(1933-1937年)。臺北大學中文學報,30,187-230。
-
余能城(2022)。進出「異國」與「中國」之間-以李金髮回到中國之後的寫作為中心(1920s-1940s)。漢學研究,40(2),191-226。
-
周先陌(2021)。走過必留痕跡:論艾青1932-1937年間文學立場的搖擺。臺灣詩學學刊,38,3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