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集句、艷情的死亡絮語-論晚明沈德符之悼亡詩

作者

李東龍

关键词

沈德符 ; 悼亡 ; 集句 ; 艷情

期刊名称

中極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15 / 06 / 01)

页次

101 - 1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沈德符(1578-1642)為考察對象,其詩作鮮少為人所知,反而在史學研究領域,沈德符的《萬歷野獲編》頗受重視,已有不少討論,然而我們不能忽略文學創作的重要性。晚明士人反理性的論述覺醒,重情文學儼然成為思潮,面對外在這樣的大環境,沈德符如何寫情?又在書寫中展演甚麼聲音?悼亡書寫正成了理解這些問題的途徑。沈德符之悼亡詩呈現三大特色:其一,悼亡詩大部分乃「集唐」之作,選擇以大量集句形式書寫,一方面展現沈氏作為藏書大家,博雅考據的問學性格;另一方面,受限於形式,其筆下的女性形象具有朦朧模糊,如隔一層的特色,同時,集句悼亡也讓詩人免於「直接」面對親人離世的傷痛。其二,詩人有意識於悼亡詩中展現「艷情」,不僅寫於詩題, 更在典故的運用,集句的選擇上突顯綺麗色彩。最後,闡釋作為悼亡詩最常出現的三種意象:病、墳墓、夢魂,都與死亡有關,反覆出現,各有其隱含象徵。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鍾慧玲(2006)。新詞誰解裁冰雪?─蕭繼宗先生與《麝塵蓮寸集》探論。東海中文學報,18,163-196。
    連結:
  2.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86)。古本戲曲叢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 唐〕韓偓撰, 劉復校點:《韓致堯香奩集》( 北京: 北新書局, 1926 年), 頁73-75。
  8. 文天祥《集杜詩》, 據日本早稻田大學藏本, 明治五年壬申仲夏刻本。
  9. (1984)。王次回詩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10. (1960)。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11. (1956)。元明史料筆記叢刊。臺北:中華書局。
  12. 西晉潘岳、董志廣校注(1993)。潘岳集校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3. 宋沈括(1977)。夢溪筆談及新校注合刊。臺北:鼎文書局。
  14. 宋蔡絛(2004)。西清詩話。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
  15. 宋嚴羽、郭紹虞校釋(1979)。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16. 宋嚴羽、郭紹虞校釋(1983)。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出版社。
  17. 明姚士粦、何通、張明華點校(1983)。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
  18. 明胡震亨(1972)。唐音癸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明徐師曾、羅根澤校點(1998)。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出版社。
  20. 明焦竑(1999)。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
  21. 明錢謙益(1965)。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
  22. 南朝宋劉義慶(1994)。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南朝梁江淹、明 胡之驎(1999)。江文通集彙註。北京:中華書局。
  24. 唐元稹(1983)。元稹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
  25. 唐李賀、王友勝校注、李德輝校注(2003)。李賀集。長沙:岳麓書社。
  26. 唐杜牧(1978)。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清朱彝尊(1990)。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8. 清朱彝尊(1990)。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9. 清趙翼(2009)。趙翼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30. 漢司馬遷(1981)。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31. 卜鍵(2000)。「明代野史未有過焉者」─沈德符與他的《萬歷野獲編》。中華戲曲,2000(00),146-161。
  32. 朱國平(2002)。〈長恨歌〉的接受與評論─以宋人為主。臺北:萬卷樓出版。
  33. 吳康(1994)。中國古代夢幻。臺北:萬象圖書出版社。
  34. 李文衡(1990)。清代禁書版本叢談─《萬歷野獲編》專稿。四川圖書館學報,1990(4),75。
  35. 李聖華(2005)。論竟陵 體。山東師範大學學報,50(5),18。
  36. 李瀾瀾(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都,四川師範大學。
  37. 杜桂萍(2008)。詩性建構語文學想象的達成─論葉小鸞形象生成演變的文學史意義。文化評論,2008(3),56-63。
  38. 杜麗香(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39. 林昭庚編(2001)。中西醫病名對照大辭典。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40. 武志龍(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甘肅,蘭州大學。
  41. 胡旭(2010)。悼亡詩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42. 范知歐(2011)。沈德符家族藏書事蹟始末鉤沉。文獻,2011(4),51-65。
  43. 范鳳書(2001)。中國私家藏書史。鄭州:大象出版社。
  44. 唐旺珍(2007)。近二十年悼亡詩詞研究綜述。文教資料,26,19-21。
  45. 耿傳友(2006)。王次回《疑雲集》辨偽。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4),34-40。
  46. 康正果(1996)。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
  47. 張振謙(2008)。試論道教文化對白居易艷情詩的影響。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8(3),314-315。
  48. 張健(1999)。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9. 許若菱(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國立暨南大學。
  50. 陳美娟(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
  51. 傅正谷(1993)。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2. 馮棋楠(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53. 楊玉成(2008)。夢囈、嘔 吐與醫療:晚明董說文學與心理傳記。沉淪、懺悔與救渡: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
  54. 萬宜君(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逢甲大學。
  55. 裴普賢(1975)。集句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6. 裴普賢(1979)。集句詩研究續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7. 劉艷萍(2011)。中晚唐艷體詩歌研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
  58. 謝柏梁(2006)。從〈長恨歌〉到〈長生殿〉。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6(1),76-80。
  59. 鍾來因(1985)。唐朝道教與李商隱的愛情詩。文學遺產,1985(3),35。
  60. 譚光輝(2007)。症狀的症狀─疾病隱喻與中國現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