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這個詞雖然是漢語中原本已有的詞彙,然而在清末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包含進化論、線性史觀等更多的意義被涵射進入這個語彙中,這樣的變化意味著文明不再是傳統中國認定的標尺,而是必須接受以西洋為排頭、新的普遍價值與單向線性的次序。吳趼人《新石頭記》呈現的「文明境界」是一個他所認為「現代」的想像圖景,藉由各種理想與幻想讓中國在進步的線性上加速加深,企圖以「真文明」去倒映出西洋諸國的「偽文明」。「文明境界」就像是晚清博覽會裡的展示櫥窗,藉由老少年與賈寶玉的問答、展示境內各種文明之舉措。在展示的過程中,西方被視為野蠻的「他者」的存在,需要被再次教育文明更深的內涵,如同博覽會匯聚各個國家的視線與目光,企圖藉此機會扭轉野蠻形象,重新拿回文明的話語權。文明既是隨進步史觀而來的相對概念,便是能夠在不斷進步與追趕中被超越的,但是從小說的結局來看,文明似乎以「東方文明」作為進化的最頂端與最終點,甚至被賦予了大同世界的期許。小說運用了大量的儒家意涵作為空間佈置與命名的依據,顯示文明的真義在某種程度上仍包含了大部份的儒家意蘊。最末回的夢境以文明境界的創造者「東方文明」出現在晚清中國主持的萬國和平會議作結,顯示看似虛幻的異想世界實際上是被冀望實現的「文明先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