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六朝觀音應身形象及其故事形態-以三本觀音應驗記為例
|
作者
|
江明淵
|
关键词
|
應身 ; 觀世音 ; 普羅普 ; 感應故事 ; 故事形態
|
期刊名称
|
中極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0期(2016 / 07 / 01)
|
页次
|
1
-
2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自竺法護譯出《正法華經》後,觀音聞聲救苦形象,始為中土所悉,而其受到民間普遍地信仰與接受,則有賴於應驗故事的出現與流傳。六朝時期,有關觀音感應故事,或被記錄在佛家著述,或蒐於士人逸聞,這些故事應出自信徒所傳,經民間宣傳後,復經士人潤飾而始成其書,廣義而言,其本質自應含有民間文學因子。觀音為行方便之力,以各種身相現身說法,本文試圖比較《普門品》與應驗記之觀音幻化形象,藉此一窺觀音在兩種文本間的形象差異。其次,以普羅普《故事形態學》理論分析感應故事,以印證角色的可變性與主人公行動或功能的恆定性,進而得出感應故事的敘述模式。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徐一智(2012)。從六朝三本觀音應驗記看觀音信仰入華的調適情況。成大歷史學報,43,57-116。
連結:
-
〔唐〕.慧祥:《法華傳記》卷第一,CBETA,T51,no.2068(2014年版),p.50c03。
-
〔明〕薛應旂:《六朝詩集》明嘉靖間(1522-1566)刊本。
-
〔隋〕闍那崛多、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CBETA,T09,no.264,p.134b27。
-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CBETA,T03,no.157,p.186a08。
-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CBETA,T09,no.262,p.56c05。p.57a22。p.56c05。
-
〔東晉〕竺難提譯:《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經》,CBETA,T20,no.1043,p.36a13。
-
〔劉宋〕曇無竭譯:《觀世音菩薩授記經》,CBETA,T12,no.371,p.356a09-356c15。
-
《故事形態學》(1928)
-
宋朱熹(1985)。四書集注。長沙:岳麓書社。
-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
唐許嵩(1986)。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
-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
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1997)。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
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1997)。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
-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
Henderson, John B.(1984).Th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Chinese Cosmolog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于君方、陳懷宇譯、姚崇新譯、林佩瑩譯(2015)。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北京:商務印書館。
-
方立夫(1990)。三次捨身寺院的梁武帝。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
-
王國良(1981)。汪氏校注本搜神記評介—兼談研究六朝志怪的基本態度與方法。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283。
-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馮川譯、蘇克譯(2013)。心理學與文學。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呂思勉(1983)。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李利安(2005)。印度古代觀音信仰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
李豐楙(1981)。六朝精怪傳說與道教法術思想。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3,1-2。
-
尚永琪(2006)。北朝胡人與佛教的傳播。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6(2),142。
-
林淑媛(2004)。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
牧田諦亮(1970)。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
後藤大用、黃佳馨譯(1982)。觀世音菩薩本事。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紀志昌(2002)。東晉居士謝敷考。漢學研究,20(1),75。
-
孫昌武(2014)。佛教文學十講。北京:中華書局。
-
孫昌武(1996)。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孫昌武(1998)。六朝小說中的觀音信仰。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分),臺北:
-
孫昌武(1996)。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孫昌武點校(1994)。觀世音應驗記(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
章義和(2006)。魏晉南北朝時期蝗災述論。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成都:
-
普羅普、賈放譯(2006)。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
-
湯一介(2000)。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湯用彤(1991)。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黃國清(2000)。「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的解讀—漢梵本對讀所見的問題。圓光佛學學報,5,144。
-
愛彌爾.涂爾幹、渠東譯、汲喆譯(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董志翹(2002)。「觀世音應驗記三種」譯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
劉俊文編(1995)。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鄭志明(2009)。中國民間信仰的宗教密契經驗。亞洲研究,59,106。
-
鄭欣(1997)。魏晉南北朝史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
魯迅(199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顧希佳(1993)。觀音別傳。板橋:可筑書房。
|
被引用次数
|
-
劉苑如(2022)。追憶與交通-六朝三種觀世音應驗記敘事研究。清華中文學報,28,101-144。
-
(2024)。唐代法華應驗敘事的全景閱讀與數位人文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4(1),4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