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林語堂與《人間世》小品文:文藝大眾化的另類思考

作者

林明慧

关键词

林語堂 ; 《人間世》 ; 小品文 ; 文藝大眾化

期刊名称

中極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16 / 07 / 01)

页次

229 - 25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三○年代,中國在世界的潮流下邁入現代化進程,於外的西方霸權威脅、對內傳統思想不敷使用的焦慮,知識份子遂起而呼喊改革的必要性,文藝大眾化運動的思考因而產生。彼時文壇出現左翼和以林語堂為首的兩大文學陣營,相繼朝向文藝大眾化目標發展文學社會功能性和現實性之縝密運作。然而左翼並不承認林語堂亦是推行大眾文藝路線的實踐者,並否定林語堂發行《人間世》小品文的文藝理想,更將之批為脫離現實走入山林的歸隱之士。本文據此時空背景,周詳探析林語堂刊行《人間世》小品文之意圖、《人間世》小品文與現實之互動接觸、以及從《人間世》雜誌編者的視野,梳理出一條足以證明林語堂步步踏實的前往文藝大眾化途徑之事實。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邱華苓(2012)。林語堂與左翼文壇之論戰。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4,241-256。
    連結:
  2. 林語堂:〈論幽默〉,《論語》第33期(1934年1月),頁435。
  3. 林語堂〈悼魯迅〉,《宇宙風》第32期(1937年1月),頁394。
  4. 林語堂:〈發刊詞〉,《人間世》第1期(1934年4月),頁4。
  5. 周作人:〈半農紀念〉,《人間世》第18期(1934年12月),頁9-10。
  6. 林語堂:〈談女人〉,《論語》第21期(1933年7月),頁748。
  7. 盧壽枬:〈睡的哲學〉,《人間世》第35期(1935年9月),頁6-7。
  8. 劉半農〈我之文學改良觀〉《新青年》(1917年5月)。
  9. 林語堂:〈關於本刊〉,《人間世》14(1934年10月),頁15-16。
  10. 蔡元培:〈我所受舊教育的回憶〉,《人間世》第1期(1934年4月),頁8-9。
  11. 仁華譯:〈第七人〉,《人間世》第29期(1935年6月),頁45。
  12. 林語堂:〈編輯室語〉,《人間世》第2期(1934年4月),頁2。
  13. (1985)。周作人年譜。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4. Abraham Harold Maslow ﹐A theory o 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 4)370–396( 1943)
  15. 劉小蕙等:〈父親的死〉,《人間世》第17期(1934年12月),頁37-39。
  16. 成仿吾〈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收於霽樓編:《革命文學論文集》(上海:新學會社,1928年),頁131-132。
  17. 徐訏:〈劉半農〉,《人間世》第9期(1934年8月),頁43-44。
  18. 編輯部:〈投稿注意〉,《人間世》第5期(1934年6月),頁31。
  19. 蘭萍心譯:〈德國拘留所的苛遇〉,《人間世》第19期(1935年1月),頁6-7。
  20. Elman、 Benjamin(2006).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U.S.A.:Harvard College.
  21. Richard、 Evans J.(2005).The Third Reich in Power.New York:Penguin.
  22. Weber, Max(1963).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Boston:Beacon Press.
  23. 文振庭編(1987)。文藝大眾化問題討論資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4. 王兆勝(2004)。林語堂的文化選擇。臺北:秀威資訊。
  25. 王兆勝(1996)。近幾年林語堂研究述評。社會科學戰線,1
  26. 王邦雄編(2007)。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社。
  27. 司馬長風(1991)。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28. 田焱(2007)。「對權勢說真話」—《論語》雜志編輯理念研究之一。時代文學,4,29-30。
  29. 米歇爾‧傅柯、劉北成譯、楊遠嬰譯(1999)。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0. 余英時(1987)。道統與政統之間。士與中國文化,上海:
  31. 余英時(1987)。古代知識階層的興起與發展。士與中國文化,上海:
  32. 李宗剛(2006)。新式教育與五四文學的發生。濟南:齊魯書社。
  33. 李鈞編(2000)。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
  34. 李燦、羅玉成(2014)。跨文化視域下的林語堂「幽默」論。學術界,190,117-182。
  35. 杜聲鋒(1997)。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習。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36. 里昂‧托洛斯基、惠泉譯(1971)。文學與革命。香港:信達出版社。
  37. 房玄齡(1974)。晉書。天津:中華書局。
  38. 林語堂(1994)。林語堂名著全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39. 阿道夫‧希特勒、陳耀凱發行(1973)。我的奮鬥。臺南:魯南出版社。
  40. 施淑(1990)。理想主義者的剪影。臺北:新地出版社。
  41. 徐訏(1991)。現代中國文學過眼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42. 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43. 馬克思編輯、恩格斯編輯(200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44. 馬瑞辰(1968)。毛詩傳箋通釋。臺北:中華書局。
  45. 曹聚仁(1997)。文壇五十年。香港:東方出版社。
  46. 理群、溫儒敏、吳福輝(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47. 董大中(2000)。三十年代的魯迅和林語堂。新文學史料,3,58-67。
  48. 鄔國平選注(2005)。漢魏六朝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廖峰(2000)。近二十年林語堂研究資料綜述。廣西師範大學學報,1,94-97。
  50. 劉半農(2012)。中國文法通論。湖南:岳麓書社。
  51.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2.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3. 韓露(2014)。五四初期劉半農先生的翻譯成就與創新。蘭臺世界,10,54-55。
  54. 魏紹昌編(1962)。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