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宋江很操」-有氧舞蹈創意新思維

并列篇名

Song Jiang Exercise: A Creative New Thinking of Aerobic Dance

作者

陳岷莘;謝懷霈;歐宗明

关键词

有氧舞蹈 ; 宋江陣 ; 有氧運動 ; Aerobic Dance ; Song Jiang Battle ; Aerobic Exercise

期刊名称

長榮運動休閒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期(2017 / 06 / 30)

页次

24 - 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析論「宋江很操」有氧舞蹈創發的內在邏輯及動作內容,以擴增大眾對此項創意有氧舞蹈之認識,同時得以傳承在地民俗文化。宋江很操原創者選擇具有參與者容受性、音樂多元性、動作吸納性、風格多變性及搭配混合性的有氧舞蹈,為融合的原型運動項目。再從宋江陣中抽取相關元素,並簡化其動作難度,將其融入有氧舞蹈中,使其成為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宋江很操」有氧舞蹈。編排動作的選擇,是以具代表性動作、容易模仿,及一眼就能辨識的動作為主,如獅陣、白鶴陣、雙斧。此種創新有氧舞蹈模式,帶進宋江陣的特色,讓其配合時代的潮流,往傳承的意念層面發展,打造全民功夫操之健身新風潮,是屬於「正港台灣味」的創意新有氧。

英文摘要

This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logic and movement of aerobic dance "Song Jiang Exercise". And it’s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public to have a clear idea of such creative aerobic dance, but also to inherit the local folk cultures. Song Jiang Exercise was an original and mixing aerobic dance that characterizes carrying capacity from participants, diverse music, expansive movement, and versatile style with unique Taiwanes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horeographers selected the special elements of Song Jiang Battle to combine with aerobic exercise. With simple moves, it presented the local cultural aspect. For moves, they were characteristic and identifiable, such as lion ritual, crane ritual and double axes. Such innovative aerobic dance that blends Song Jiang Battle was trendy. It inherited tradition and made new national dance that generates new "real Taiwanese" aerobical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地理及區域研究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吳宛霖、佘永吉(2016)。有氧舞蹈對促進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肌力與肌耐力表現之研究。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4,290-308。
    連結:
  2. 徐世同、王建臺、張景弘、吳東安(2015)。遊客對民俗運動賽會刺激感的前因與後果。大專體育學刊,17,365-382。
    連結:
  3. 張世沛、祁崇溥、黃素珍、蘇榮立(2011)。有氧舞蹈具體適能瑜珈對運動健身成效評估。文化體育學刊,12,19-28。
    連結:
  4. 陳永祥(2005)。從內門宋江陣看身體意義在台灣社會的轉變。身體文化學報,1,39-54。
    連結:
  5. 廖文志、王天威、林建良(2003)。羅漢門宋江陣的文化。文化體育學刊,1,195-204。
    連結:
  6. 廖文志、王天威、林建良(2003)。羅漢門宋江陣的文化。文化體育學刊,1,195-204。
    連結:
  7.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 (2014) 。高雄內門宋江陣-宋江很操有氧瘦身操完整版。2014 年10 月21 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BrtN6oS5nc。
  8.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AFAA](2003)。AFAA 規範與指導 方針。未出版講義。
  9. Maguire, J. S.(2002).Body lessons: Fitness publishing and the cultural production of the fitness Consumer.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37(3/4),449-464.
  10. 方韓(1991)。看一場古老的梁山泊─嘉義縣古民國小的「宋江陣」社團。師友月刊,284,15-19。
  11. 王秀華(1995)。有氧運動―有氧舞蹈。師大體育,37,42-47。
  12. 王建台、沈峰明(2007)。台灣鄉土體育之研究─以內門宋江陣為對象。屏東教大運動科學學刊,3,1-12。
  13. 余攸寧(1999)。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14. 吳守從、李苾文、巫昌陽(2013)。民俗體育活動參與者對民俗文化認同之影響。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3,9-27。
  15. 呂志忠(2004)。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16. 張英琦(2011)。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
  17. 黃瓊慧(2003)。論參與有氧舞蹈運動之效益。高應科大體育,2,7-16。
  18. 溫怡英(2001)。有氧舞蹈課程教學法之動作分解與組合技巧。大專體育,55,110-114。
  19. 蕭秋祺(2008)。論民俗藝陣的文化保存與觀光發展以高雄內門宋江陣為探討中心。學校體育,105,52-60。
  20. 謝幸珠(2001)。從健康體適能談階梯有氧運動教學。中華體育季刊,15(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