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百公尺跑不同加速期的運動學分析

并列篇名

The Kinematical Analysis of Sprinting in Different Accelerated Phase

DOI

10.6194/SCS.2004.04.04

作者

李昭慶(Chao-Ching Lee);林淑惠(Shu-Hui Lin);王慶堂(Ching-Tang Wang)

关键词

大腿-膝關節角度相對模式 ; 二度空間分析 ; 加速階段 ; thigh-knee diagram ; two dimensional analysis ; accelerated phase

期刊名称

教練科學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4 / 08 / 01)

页次

53 - 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評估百公尺跑中,起跑加速與途中加速兩階段下肢運動協調的差異。兩台DV攝影機用來拍攝十二位受試者跑過30與50公尺的動作影像,二度空間分析方法用來定量下肢關節的運動學資料。結果顯示不同的加速階段在一個步態週期中呈現不同的大腿-膝關節角度相對模式。這似乎意味著跑者會不同的加速階段調整短跑技術的策略來增加速度或步幅,跑者在30公尺加速階段的支撐期,會利用膝關節的調節與下肢的蹬伸來加速,而50公尺高速維持階段中,跑者會增加騰空擺動時的下肢關節運動幅度以增加步幅來維持高速。本研究也用這種方法以定性分析診斷技術佳與技術劣的受試者,他們在短跑技術上的差異,進而提供建議給予修正。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lower extremity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start-accelerated and mid-accelerated phase in 100 meter sprint Two cameras were set to capture film images of twelve subjects' action when they sprinted through the line of 30 and 50 meters, and two dimensional analysis was used to quantify kinematical data of lower extrem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accelerated phase represented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high-knee diagrams in a stride gait circle, and it revealed that sprinters might adjust the strategy of sprinting skill to increase running speed or stride length in different phases. The methods was also used to diagno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killed and unskilled subjects qualitatively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Donati, A.(1995).The development of stride length and stride frequency in sprinting.International Amateur Athletic Federation.
  2. Enoka, R. M.(2002).Neurmechanics of Human Movement.
  3. Novacheck Tom F.(1998).The biomechanics of running.Gait and Posture,7,77-95.
  4. 申偉華(1998)。優秀運動員百米短跑加速模式及因子分析。體育學刊,1,11-15。
  5. 石宏(1997)。短跑步長、步頻及其派生指標的運用。中國學校體育,3,43-44。
  6. 李昭慶(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7. 周鐵民、袁榮凱、陳曉娩、吳亞存(2002)。對國外優秀女子百米運動員的加速距離、個人最大速度與運動成績關係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5(1),126-128。
  8. 馬湘君(2000)。對百米全程中加速跑途中跑名稱距離與強度的探討。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1(1),88-92。
  9. 張慶文、王保成、曹之剛(2000)。優秀男子百米運動員途中跑支撐腿緩衝動作分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4(1),50-52。
  10. 許健、張豐(1997)。西百米加速跑的兩個階段。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1(增刊),56-57。
  11. 許樹淵(1978)。田徑運動力學。台北市:協進圖書有限公司。
  12. 陶武訓(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
  13. 閔凡亭、李武緒(2002)。短跑全程技術變化的內在原因淺析。山東體育學院學報,53,58-62。
  14. 鄒克寧(1995)。從劉易斯與鄭晨步頻步幅對比看中外運動員100m跑的技術差距。湖北體育科技,55,19-20。
  15. 蔡於儒(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劉淑華(2007)。100公尺跑分段速度參數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2),83-96。
  2. 劉淑華,湯文慈,曾孝生(2019)。男子200公尺短跑分段步幅步頻調節之分析。運動教練科學,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