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試探日治時期與1970年代鄉土運動的巷弄美學

并列篇名

Backstreet Scenery in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and the 1970s Nativist Movement

DOI

10.29626/JAS.201111.0003

作者

盛鎧(Kai Sheng)

关键词

巷弄美學 ; 裏町 ; 日治時期 ; 地方色彩 ; 現代性 ; 鄉土運動 ; backstreet scenery ;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 local color ; modernity ; nativist movement

期刊名称

藝術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11 / 11 / 01)

页次

129 - 16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治時期的臺灣美術,常見以「裏町」(うらまち)或「裏通」(うらどおり)為題,描繪後街或巷弄風貌的作品。歷屆臺展與府展,即有不少此類畫作。所謂「裏町」是指非臨路的街區,大約為中文「後街」之意;「裏通」則大致意指「巷弄」或「小路」。是以,在當時藝術家的審美目光注視下,此類本地的巷弄風情,已成為美學表現的重要題材。相對於街道或地標式景觀,作為城市面貌之「裏」的巷弄,大致較具本土特色,且貼近於一般庶民生活。就此而言,這類創作或可視為一種「地方色彩」之展現。然而,此時期的巷弄美學除反映出本土性與庶民性之外,其創作主體與再現客體之間的關係,究竟具有何種結構特質?這些藝術家是以「漫遊者」的眼光在看待巷弄中的人事景物嗎?此外,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對於後街或巷弄的描寫,是否亦具有等同之美學意識與共享之視覺文化?相關議題的探討以及跨藝術的比較,即為本文討論之起點。1970年代鄉土運動興起後,許多文學作品皆以尋常的庶民生活空間為背景,敘說其間人物的故事,巷弄即為顯例。此時期的鄉土美術,則大致較傾向懷舊式的表現,是以其中的巷弄美學相對較無社會性意涵。從日治時期到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兩者的巷弄美學自有不同的側重表現與演化,當中的差異以及不同年代的視覺文化特質,即為本文探討之重點。此外,亦將論及由鄉土文學代表性作品所改編之電影,其中的空間取景與場面調度所展現之巷弄美學。

英文摘要

Japanese ”裏町” (uramachi) refers a street block which is not located along a main road and roughly means ”back street”. But ”町” (machi) represents a block, not a road or a boulevard, which more or less contains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Thus uramachi usually connotes a quiet residential area.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ere were many art works with the title of ”裏町” or ”裏通” (uradōri, meaning avenue or alley) which portrayed such back streets and people's usual ways of lif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In addition, scenes of winding alleys in old Taiwanese cities were also very common in the paintings at that time. All these scenes were considered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que culture of Taiwan.During the 1970s, many nativist literary works described the living spaces of ordinary people and the backstreet commun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The nativist artists of this period were generally inclined to be nostalgic, rather than focused on current social issues. From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o the nativist movement in 1970s, the sceneries of backstreets in Taiwan certainly featured different typ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This research will explore these differences not only in the visual arts but also make comparative references to similar scene descriptions in literature and movies of the same perio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電影《恐怖份子》劇照。楊德昌導演,三一公司製作,中央電影公司出品,1986。
  2. 謝明錩,《陶隱》,1978,水彩,56 × 38 cm。
  3. 張文環,〈露路〉(楊三郎圖)
  4. 石川欽一郎,《臺南赤崁樓》,n.d.,水彩,33.1 × 25 cm
  5. 李梅樹,《三峽町裏》,1928,油畫,尺寸不詳
  6. 《後街人生》(1966)電影海報,陳子福繪,75 × 53 cm。
  7. 石川欽一郎 1935 〈臺灣風光的回想〉。《臺灣時報》(1935.6)。
  8. 張文環 1942 〈露路〉。《臺灣公論》(1942.9)。
  9. 〈裏町人生〉唱片標籤
  10. 楊三郎,《露路》,1942
  11. 黄良銓 1942 〈台北の雜居家屋〉。《民俗臺灣》12(1942.6)。
  12. 千田正弘,《賣春婦》,1929,油畫,尺寸不詳
  13. 石川欽一郎,《裏町》,1910,水彩,48 × 28.5 cm
  14. 楊三郎,《老藝人》,1930,油畫,尺寸不詳
  15. 立石鐵臣,《大稻埕》,1934,油畫,尺寸不詳
  16. 中河伸俊彙編〈日本表現規制史年表〉: (2010 年 11 月 1 日檢索)
  17. 林木材撰〈削蘋果事件〉。《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建會,網路版): (2011 年 9 月 5 日檢索)
  18. 電影《蘋果的滋味》劇照。萬仁導演,中央電影公司出品,1983(《兒子的大玩偶》其中一段)。
  19. 謝明錩,《在生命轉彎之處》,2002,水彩,107 × 82.5 cm。
  20. 石川欽一郎 1926 〈臺灣地區的風景鑑賞〉。《臺灣時報》(1926.3)。
  21. 石川欽一郎 1926 〈麗島餘録〉。《臺灣時報》(1926.7)。
  22. 鄭世璠,《裏町》,1941,油畫,尺寸不詳
  23. 石川欽一郎,《臺南後巷》,1907–12,水彩,29.5 × 20.5 cm
  24. 黃振泰,《永樂裏町》,1927,油畫,尺寸不詳
  25. 李宴芳,《午後的裏街》,1939,水彩,尺寸不詳
  26. Alberti, Leon Battista(1966).On Painting.New Haven:Yale UP.
  27. Arasse, Daniel(2008)。繪畫史事。北京:北京大學。
  28. Lukács, Georg(1996)。歷史與階級意識。北京:商務。
  29. Panofsky, Erwin(1991).Perspective as Symbolic Form.Cambridge:MIT P.
  30. 王拓(1977)。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仙人掌,2
  31. 白適銘(2010)。都市化、現代生活與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當代書寫。臺灣美術季刊,81
  32. 呂正惠(1988)。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
  33. 邱函妮(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34. 張超英口述、陳柔縉(2006)。宮前町90番地。臺北:時報。
  35. 盛鎧(2011)。裏町人生:臺灣日治時期美術與文學中的後街風貌。臺灣美術季刊,85
  36. 焦雄屏編(1990)。臺灣新電影。臺北:時報文化。
  37. 黃春明(1976)。莎喲娜啦.再見。臺北:遠景。
  38. 楊永源(2010)。日治時期繪畫的日常生活主題:藝術進入公共領域的例子。臺灣美術季刊,81
  39. 葉龍彥(1999)。春花夢露:正宗臺語電影興衰錄。臺北:博揚。
  40. 謝明錩(1988)。讀畫散記。臺北:皇冠。
  41. 顏娟英譯(2001)。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
被引用次数
  1. 謝依璇,黃竣暉,黃笠箴,許妙慈,李亭頤,李佳勳,吳品融(2018)。研究嘉義市更新地區巷弄特性與其綠化方式之間的關係。造園景觀學報,2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