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1960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

并列篇名

King Hu and the Shaw Brothers' "New" Style Martial Arts Films of the 1960s: A Bricoleur in the Film Studios

作者

黃猷欽(Yu-Chin Huang)

关键词

隨創者 ; 胡金銓 ; 邵氏片場 ; 武俠電影 ; 電影美術設計 ; bricoleur ; Shaw Brothers Studio ; King Hu ; martial arts film ; production design

期刊名称

藝術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14 / 09 / 01)

页次

47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香港邵氏電影公司在1965年推展新派武俠片,當時致力革新此一片種的主要導演有徐增宏、張徹與胡金銓。其中號稱武俠片宗師的張徹,畢生幾以邵氏片場為拍片基地;而胡金銓在拍攝完《大醉俠》(1965)之後,便赴臺加入聯邦電影公司製作《龍門客棧》(1967),該片之完成係仰賴外搭景和臨時攝影棚,並未使用新建成之大湳片場。本文認為胡金銓對電影美術設計的要求與同時期邵氏武俠電影導演有著極大差異,並顯著地表現在下列兩個面向。一方面,有別於邵氏片場將美術設計視為消耗品,他對道具物件挪用的設計,改變了道具作為片場財產的呆板用途,而以遊戲的方式操弄這些道具符號。另一方面,胡金銓安排劇中人物以隨創方式製作機關陷阱,解構了邵氏武俠電影慣用之機關場景,因而帶有顛覆性的實踐的意義。本文最後將指出,胡金銓抗拒強勢主導的片場制度的態度,與其對常民藝術與活動的偏好,乃至於他對當代中國政治的反思,實有其內在之關聯性。

英文摘要

In 1965, Shaw Brothers (Hong Kong) Ltd. initiated a new style of martial arts films which revolutionized the genre. Directors such as Xu Zenghong, Zhang Che, and King Hu were the leading contributors that developed this emerging film genre. Zhang Che, the so-called old master of the martial arts movie, became well-known for his long and productive career producing films with the Shaw Brothers. On the other hand, King Hu seemed unenthusiastic about making movies in any established film studio. After his success with Come Drink with Me (1965), Hu left Hong Kong for Taiwan's Union Film and directed Dragon Gate Inn (1967). However, instead of filming in the newly-built Danang Studio, Taoyuan, Hu shot most of the scenes in outside set constructions and temporary studio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ery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roduction designs in 1960s martial arts films by King Hu and the Shaw Brothers Studio. First, unlike the purpose-built Shaw Brothers Studios which used props and sets as expendable and disposable objects, Hu adopted a "free-play" approach that appropriated the original meanings and intended usage of these same studio props. Second, there existed a seeming distinction between Hu's bricoleurs laying booby traps and the Shaw Studios' engineers constructing various kinds of mantraps. Hu's concept of bricolage can thus be deemed as subversive practices in opposition to the dazzling mass-produced, yet homogeneous death traps by Shaw Studios.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Hu's resistance to the globalizing film industry was parallel to his lifelong concern for ordinary people's arts and everyday culture as well as to his revulsion against totalitarian power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薛群導演 1966 《文素臣》。演出:李菁、喬莊。天映娛樂
  2. 徐增宏導演 1967 《七俠五義》。演出:喬莊、張翼。天映娛樂
  3. 張徹導演 1969 《獨臂刀王》。演出:王羽、焦姣。天映娛樂
  4. 張徹導演 1969 《飛刀手》。演出:鄭佩佩、羅烈。天映娛樂
  5. 岳峰導演 1968 《奪魂鈴》。演出:秦萍、張翼。天映娛樂
  6. 邵氏電影。
  7. 胡金銓導演 1970 《俠女》。演出:徐楓、石雋。豪客
  8. 張徹導演 1969 《保鏢》。演出:李菁、狄龍、姜大衛。天映娛樂
  9. 程剛導演 1969 《豪俠傳》。演出:李菁、唐菁。天映娛樂
  10. 羅維導演 1969 《虎膽》。演出:鄭佩佩、岳華。天映娛樂
  11. 高立導演 1967 《儒俠》。演出:張翼、虞慧。天映娛樂
  12. 張徹導演 1967 《大刺客》。演出:王羽、焦姣。天映娛樂
  13. 羅維導演 1968 《斷魂谷》。演出:于倩、岳華。天映娛樂
  14. 羅維導演 1969 《龍門金劍》。演出:鄭佩佩、高遠。天映娛樂
  15. 張徹導演 1966 《邊城三俠》。演出:王羽、羅烈、鄭雷。天映娛樂
  16. 羅維導演 1969 《毒龍潭》。演出:鄭佩佩、岳華。天映娛樂
  17. 徐增宏導演 1968 《玉面飛狐》。演出:何莉莉、張翼。天映娛樂
  18. 嚴俊導演 1968 《紅辣椒》。演出:鄭佩佩、陳亮。天映娛樂
  19. 張徹導演 1967 《斷腸劍》。演出:秦萍、王羽。天映娛樂
  20. 程剛導演 1968 《神刀》。演出:王羽、李菁。天映娛樂
  21. 徐增宏導演 1967 《神劍震江湖》。演出:鄭佩佩、張翼。天映娛樂
  22. 何夢華導演 1968 《追魂鏢》。演出:秦萍、岳華。天映娛樂
  23. 胡金銓導演 1966 《大醉俠》。演出:鄭佩佩、岳華。天映娛樂
  24. 陶秦導演 1969 《陰陽刀》。演出:凌雲、井莉。天映娛樂
  25. 張徹導演 1969 《鐵手無情》。演出:李菁、羅烈。天映娛樂
  26. 何夢華導演 1969 《飛燕金刀》。演出:秦萍、岳華。天映娛樂
  27. 張徹導演 1967 《獨臂刀》。演出:王羽、焦姣。天映娛樂
  28. 胡金銓導演 1967 《龍門客棧》。演出:石雋、上官靈鳳。豪客
  29. 徐增宏導演 1965 《江湖奇俠》。演出:秦萍、王羽。天映娛樂
  30. 張徹導演 1968 《金燕子》。演出:王羽、鄭佩佩。天映娛樂
  31. Bogost, Ian(2006).Comparative Video Game Criticism.Games and Culture,1,41-46.
  32. Dant, Tim、龔永慧譯(2009)。物質文化。臺北市:書林。
  33. De Certeau, Michel,Rendall, Steven(Trans.)(1984).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4. Del Real, Patricio(2008).Slums Do Stink: Artists, Bricolage, and Our Need for Doses of 'Real' Life.Art Journal,67(1),82-99.
  35. Derrida, Jacques,Bass, Alan(Trans.)(1978).Writing and Difference.London:Routledge.
  36. Dezeuze, Anna(2008).Assemblage, Bricolage, and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Art Journal,67(1),31-37.
  37. Hebdige, Dick(2003).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London:Routledge.
  38. Hebdige, Dick、蔡宜剛譯(2005)。次文化:風格的意義。臺北市:巨流。
  39. Kelly, Julia(2008).The Anthropology of Assemblage.Art Journal,67(1),24-30.
  40. Lévi-Strauss, Claude、李幼蒸譯(1989)。野性的思維。臺北市:聯經。
  41. Merquior, José Guilherme、許功明譯(1987)。結構人類學與美學思考。思與言,25(2),86-97。
  42. Miller, Daniel(1987).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
  43. 王童(2012)。從心心相印到惺惺相惜。電影欣賞季刊,30(3),91-100。
  44. 王麗明編(2013)。佈景魔術師—陳其銳、陳景森父子的佈景美學。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45. 伍宏(2008)。影視大亨邵逸夫:邵逸夫的電影、慈善、電視傳奇。北京:團結出版社。
  46. 吳昊編(2004)。邵氏光影:武俠功夫片。香港:三聯書店。
  47. 沙榮峰(2006)。沙榮峰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48. 易劍東(2000)。武俠文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49. 林文淇(2010)。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臺北市:電影資料館。
  50. 胡金銓(2011)。胡金銓隨筆。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51. 胡金銓(2011)。胡金銓談電影。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52. 徐克(2012)。追隨胡導演的腳步前行:專訪導演徐克。電影欣賞季刊,30(3),110-119。
  53. 區桂芝編(2007)。胡金銓的藝術世界。臺北市:躍升文化。
  54. 張建德(2007).History, Nation and Politics in King Hu's Dragon Gate Inn and A Touch of Zen.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115-130.
  55. 張曾澤(2005)。預備,開麥拉!:張曾澤的電影私房筆記。臺北市:亞太圖書。
  56. 張徹(2012)。張徹談香港電影。香港:三聯書店。
  57. 陳墨(2006)。中國武俠電影史。臺北市:風雲時代。
  58. 焦雄屏(2007)。李翰祥:臺灣電影的開拓先鋒。臺北市:躍升文化。
  59. 開寅(2013)。空間、氛圍與技巧:從「客棧設置」看胡金銓電影的風格與意境塑造。電影欣賞學刊,9(2),5-24。
  60. 黃仁編(2001)。聯邦電影時代。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61. 黃仁編(1999)。胡金銓的世界。臺北市:亞太圖書。
  62. 黃猷欽(2013)。存乎一新:白景瑞在1960 年代對電影現代性的表述。藝術研究期刊,9,87-122。
  63. 黃猷欽(2011)。鉛華盡洗:1980 年前後臺灣文藝電影美術設計的轉變。電影欣賞學刊,8(1),20-38。
  64. 黃猷欽、林忠模(2012)。老派儒雅之必要:專訪資深演員石雋先生。放映週報,390
  65. 廖金鳳編、傅葆石編、卓伯棠編(2003)。邵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臺北市:麥田。
  66. 蔡淑梨、蔡舒安(2013)。產業環境影響臺灣紡織產業創業家創業歷程中隨創力展現之研究:以儒鴻公司為例。創業管理研究,8(3),1-24。
  67. 魏君子編(2012)。武俠大宗師:張徹。香港:三聯書店。
  68. 羅卡編、吳昊編、卓伯棠編(1997)。香港電影類型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李翔齡(2017)。從戲台到銀幕:胡金銓電影中的女俠形象、廢墟場景與鑼鼓點。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學位論文。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