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象的論述策略
|
并列篇名
|
Desexualized Nora: Strategies on Discoursing Chinese New Woman in May Fourth Period
|
DOI
|
10.6352/mhwomen.200212.0059
|
作者
|
許慧琦(Hui-Chi Hsu)
|
关键词
|
娜拉 ; 新女性形象 ; 新女性論述 ; 五四時期 ; Nora ; Image of New Woman ; Discourses on New Woman ; May Fourth Period
|
期刊名称
|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
卷期/出版年月
|
10期(2002 / 12 / 01)
|
页次
|
59
-
10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近代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的名劇《娜拉》(Et Dukkehjem; A Doll's House; Nora)當中的女主角娜拉,其在近代中國,長期以來被視爲覺醒的新女性形象而聞名。一般著作論及娜拉在中國的發展及其影響時,多半強調其覺醒與出走對中國女性的鼓舞。而娜拉的女性身分,以及她被塑造、乃至定型後的新女性形象,使後人在解讀當時任何有關娜拉的各類文本時,似乎理所當然地對號入座,以爲談到娜拉,就只與女性有關。事實上,初傳入中國的娜拉,究竟是不是爲了中國女性而塑造的?其於五四時代廣受認同的思想脈絡何在?換言之,五四時期掌握文字詮釋權的男性知識份子,究竟是採取什麼樣的策略來論述、形塑、並包裝娜拉這個形象?這些都是仍有待分析的課題。
本文試圖透過當時與後代的各類文本交叉分析,結合歷史背景與文化思潮的發展,追溯娜拉這個形象在五四時期的出現、傳播乃至於盛行,以反思國人建構新女性形象、乃至於論述新女性的本質與問題所在。本文將說明,「娜拉」在中國,是一個去性化(desexualized)了的新女性形象。其基於當時男性知識份子想像與追求現代性的動機而被塑造,雖然對中國女性的離家出走與追求解放產生激勵性作用,但這種廣泛的影響力卻是同樣、甚至更有力地施展於男性身上。從娜拉的例子可得知,這類新女性論述其本質,體現的是男性繼續僭取女性主體論述權的事實。
|
英文摘要
|
Nora, the female protagonist in Norwegian dramatist's play ”Nora” (also Et Dukkehjem and A Doll's House), was well known as an awakening female image in modern China. Works researching the developments of Nora in China emphasized almost exclusively the stimulation of Nora on Chinese women in terms of her behavior of awakening and leaving home. Nora's character as a female and her later fixed image that was made into a New Woman all drove people to explain historical texts concerned with Nora either as if she only represented women, or as if this image was merely related to women. The questions about whether the initial motif for the Nora image-making project was solely for women, what the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s were; in other words, what kind of discursive strategy those May Fourth male intellectuals, who dominated the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of letters, adopted in discussing, creating and packaging the image of Nora-all the questions above still wait to be analyzed.
This article tries to trace the initi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 of Nora in modern China by cross-examin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texts written by intellectuals both in the May Fourth and later periods, hoping to probe into the motives of those intellectual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image-making discourse, and to reflect upon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eir discourse on Chinese New Woman. I will show that the image of Nora in China is a desexualized image of New Woman. It was created mainly based on the imagination and in search of modernity by male intellectuals; therefore, despite the stimulating effect of this image on Chinese women in their leaving home and pursuing self-liberation, it exerted the same-if not more-influence on men. This article wants to show that, exemplified by the Nora cas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New Woman's discourses embodied the fact that men continued to assume the power of discoursing on female subjectivit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
参考文献
|
-
(1924)。我所希望於男子者。婦女雜誌,10(10),1513-1528。
-
(1920)。女子工讀互助團。申報。民國9年3月30日。
-
(1919)。覺悟。覺悟,1
-
Chan, Ching-kiu Stephen(1993).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
Chang, Shuei-May(1994).Casting off the shackles of family: Ibsen‘s Nora characte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8-1942.
-
Chow, William C. L.(1992).Chou Tso-jen and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漢學研究,10(1),105-135.
-
Fitzgerald, John(1996).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
-
Friedan, B.(1983).The Feminine Mystique.
-
Gardiner, Juliet(1993).The new Woman.
-
Goldman, E.(1919)。近代戲劇論。新青年,6(2),186。
-
Ledger, Sally(1997).The New Woman: Fiction and Feminism at the Fin de Siecle.
-
Rhodes, Norman(1995).Ibsen and the Greeks: The Classical Greek Dimension in Selected Works of Henrik Ibsen as Mediated by German and Scandinavian Culture.
-
Schwarcz, Vera(1975).Ibsen's Nora: The Promise and The Trap.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7,3-5.
-
Showalter、 Elaine(1990).Sexual Anarchy: Gender and Culture at the Fin de Siecle.
-
Woloch, Nancy(1984).Women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
人傑(1920)。男女解放。星期評論,31
-
心珠(1924)。我所希望於男子者:四。婦女雜誌,10(10),1518。
-
王政, Zheng(1999).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
王星拱(1920)。奮鬥主義底一個解釋。新青年,7(5),6。
-
王确(2000)。儒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走向。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版,2000(1),49。
-
王穎(2000)。胡適「健全的個人主義」在五四時期的積極影響。理論探討,3,35-37。
-
本間久雄(1922)。近代劇描寫的結婚問題。婦女雜誌,8(7),52-53。
-
本間久雄(1910)。性的道德底新傾向。婦女雜誌,6(11),1。
-
玄廬(1919)。女子解放從那做起?:其八。星期評論,9
-
玄廬(1920)。我對於工讀互助團的一考察。星期評論,42
-
甘陽。五四:多元的反思。
-
田漢(1920)。吃了「智果」以後的話。少年世界,1(8),6-8。
-
白佩蘭(1994)。性別與中國。
-
仲雲(1924)。最近的婦女運動(續)。婦女週報。
-
江勇振(2001)。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國際學術研討會。
-
伯鈞(1934)。中國的「拉娜」何處去?。申報。
-
余英時(1989)。五四:文化的闡釋與評價─西方學者論五四。
-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
-
余英時(1992)。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
-
呂美頤(1990)。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
-
呂實強(1991)。胡適與近代中國。
-
妙然(1920)。新婦女與舊家庭。新婦女,1(2),7。
-
我天(1930)。今日中國女子的三得三失。女青年月刊,9(2),3。
-
李大釗(1920)。由經濟上解釋中國近代思想變動的原因。新青年,7(2)
-
李今(1992)。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
-
李圭嬉(1995)。「五四」小說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識。
-
李歐梵(1996)。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
-
李璜(1973)。學鈍室回憶錄。
-
沈雁冰(1981)。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
沈慧(1944)。娜拉的出走與安娜卡列尼娜的自殺。現代婦女,3(1)
-
沈衛威。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
-
汪暉(2000)。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
-
周作人(1982)。周作人先生文集「藝術與生活」。
-
周昌龍(1995)。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
-
周芳芳(1999)。中國現代文學悲劇女性形象研究。
-
周策縱(1982)。五四與中國。
-
孟悅(1993).Gender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Writing and Feminism.
-
易卜生(1918)。娜拉。新青年,4(6),566。
-
易白沙(1916)。我。新青年,1(5),5-6。
-
昌樹(1934)。娜拉何處去。女子月刊,2(10),2944。
-
林崗(1989)。五四運動與中國文化建設─五四運動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選(上)。
-
林毓生(1988)。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
林賢治(1999)。娜拉:出走或歸來。
-
邵寧寧(1999)。牢籠抑或舟船─20世紀中國文學中〞家〞的形象演變。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6(5),25。
-
阿英(1979)。阿英文集。
-
青生(1925)。易卜生與婦女問題。婦女週刊,15
-
姚玳玫(1997)。冰心.丁玲.張愛玲─〞五四〞女性神話的終結。學術研究,9,91。
-
施存統(1920)。〞工讀互助團〞底實驗和教訓。星期評論,48
-
胡勇(1999)。三個不幸家庭的反抗女性─安娜、娜拉、蘩漪比較談。南昌教育學院學報,3,43-44。
-
胡適(1919)。不朽-我的宗教。新青年,6(2)
-
胡適(1919)。新思潮。新青年,7(1)
-
胡適(1918)。易卜生主義。新青年,4(6)
-
胡適(1918)。貞操問題。新青年,5(1)
-
胡適(1988)。胡適作品集(第18冊)。
-
胡適(1983)。胡適口述自傳。
-
胡適(1919)。胡適答藍志先書。新青年,6(4),419。
-
胡適。美國的婦人。新青年,5(3)
-
茅盾(1988)。茅盾全集(卷十六)。
-
倩文(1936)。五四運動與婦女。北平婦女,2
-
夏茵英(1999)。西方文學女性形象新解讀。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9(5)=總161,32。
-
家為(1934)。封建殘餘下的婚姻制度。申報。民國23年3月17日。
-
旅岡(1936)。期望於中國娜拉者。女子月刊,4(10),15-16。
-
袁振英(1918)。易卜生(Henrik Ibsen)傳。新青年,4(6),612-613。
-
茞君(1929)。新婦女的要素。婦女共鳴,15,14。
-
張旃孜(1935)。跳出新舊式的傀儡圈子以外。婦女月報,1(4),13。
-
張愛玲(1992)。張愛玲文集(卷四)。
-
張嫻(1924)。婦女解放的我見。婦女雜誌,10(1),362。
-
梁云(1999)。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結─從子君、陳白露現在女性解放價值觀。社會科學輯刊,1999(3)=總122,136。
-
許淑娟(1994)。中國的〞娜拉〞和挪威的〞娜拉〞─比較魯迅和易卜生對婦女解放問題的探索。婦女研究論叢,3=總51,49-52。
-
速水猛(1919)。自醫學觀之良妻賢母主義(續)。婦女雜誌,5(8),9-10。
-
陳素(1979)。五四運動回憶錄(下冊)。
-
陳望道(1926)。中國女子底覺醒。新女性,1(98),639。
-
陳獨秀(1916)。新青年。新青年,2(1)
-
陳獨秀(1921)。婦女問題與社會主義。廣東群報。轉引自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五四時期婦女問題文選》。
-
陳獨秀(1916)。吾人最後之覺悟。新青年,1(6)
-
陸玉芹(1999)。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人的解放。鹽城師範學院學報,4,81。
-
陸晶清(1997)。陸晶清詩文集。
-
陶孟和(1918)。女子問題。新青年,4(1)
-
彭明(1999)。近代中國的思想歷程。
-
曾琦(1922)。婦女問題與現代社會。婦女雜誌,8(1),4。
-
曾琦(1922)。婦女問題的由來。婦女雜誌,8(7),8-9。
-
舒衡哲(1989)。中國的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運動。
-
費絲言(1998)。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
-
雁冰(1920)。男女社交公開問題管見。婦女雜誌,6(2)
-
黃克武(2000)。「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整體之重建」學術研討會。
-
黃繼持(1998)。魯迅著作選。
-
楊廣宇(1998)。平凡的題材 深刻的意蘊─《玩偶之家》的社會批判意識。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1),103。
-
瑟廬(1920)。近代思想家的性慾觀與戀愛觀。婦女雜誌,6(10),1。
-
雷良波(1993)。中國女子教育史。
-
蒨玉(1920)。侮辱女子之男女解放說。星期評論,34
-
劉人鵬(2000)。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
-
劉大杰(1935)。易卜生。
-
劉光宇、冬玲(2000)。女性角色演變與中國婦女解放─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的文化透視。山東師大學報,2,11。
-
劉再復(1997)。百年來中國三大意識的覺醒及今日的課題。歷史月刊,110,85。
-
蔡暢(1925)。五一紀念與婦女經濟獨立。婦女週報,85
-
魯迅(1989)。傷逝。
-
魯迅(1958)。集外集.〈奔流〉編校後記七。
-
魯迅(1981)。魯迅全集(第1卷)。
-
謙弟(1926)。我所認為新女子者:一。新女性,1(11),804。
-
謝野晶子(1918)。貞操論。新青年,4(5)
-
鞠普(1908)。毀家譚。新世紀,49
-
簡瑛瑛。叛逆女性的絕叫:從《傀儡家庭》到《莎菲女士的日記》。中外文學,18(10),55。
-
藍志先(1919)。藍志先答胡適書:貞操問題。新青年,6(4),400。
-
龐樸(1989)。五四:多元的反思。
-
羅家倫(1919)。婦女解放。新潮,2(1),19。
-
羅蘇文(1996)。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
-
蘇中立(1998)。中國近代社會思潮(第二卷)。
|
被引用次数
|
-
蔡玫姿、林秀青(2014)。淪陷區女作家蘇青的「新女性」踐履之途。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36,31-48。
-
(2023)。「革命女傑」再探:俄國革命者「蘇菲亞」形象在日本與中國的流播與轉化(1881-1911)。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1,1-56。
|